APP下载

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2018-03-11刘宇翔李彦龙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刘宇翔 李彦龙

摘要:社会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息息相关,健康的社会文化可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能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重要基础。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从农村文化消费的落后、农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农村文化消费途径的扩增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村文化消费问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农村社会文化;消费影响因素;消费途径的扩增

前言:

自从2001年开始,我国的文化产业被纳入“十五”计划纲要之中,党中央先后出台了很多与社会文化发展相关的文件。在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问题决定》,促使文化改革工作成为了国家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我国实际文化建设过程中,“重城市、轻农村”的基本现象仍未彻底解决。

一、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的研究进展

我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近几年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相关研究理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上,对农村产业方面的涉足少之又少,在成果展示上也十分有限。

(一)农村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具有对立关系,主要指在农村经济中发展文化产业,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纸、影视音像、工艺制品以及群众文化等。在这之中,只要属于农村文化发展范畴的,就可以称之为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对农村先进文化进行传播,还能将农村文化中的软实力大大提升,还能增加非农业产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促使农村经济实现转型,最终缩短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与此同时,很多农村中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可更好的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促使文化实现更好的交流与传承[1]。

(二)农村文化产业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化

由于地区和地域的不同,农村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实际农村产业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农村地区的地域性、民族化差异进行充分考虑。陈伟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文化发展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契机,建立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人文化理念,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方向转变。在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以现有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对民俗文化产业进行大力开发,促使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文化产业中的资金困境

想要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打破,相关部门应从农村文化产业中的内生性风险以及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入手,为农村文化产业建立良好的融资环境,并推行最合理的投资方式,以政府为核心,各个文化传媒组织为桥梁,利用金融借贷等形式,让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补充。站在公益性文化事业角度来说,想要解决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需要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模式,避免因为资金紧张而出现产业发展停滞情况。

二、我国农村文化消费问题的研究进展

(一)农村文化消费的落后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可以被看做是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性劳务所包含的享受和使用等过程。徐伟伟等人认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是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另外,在2010年,刘淑艳等人提出了:“虽然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想要真正实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真生提升,需要将农村文化消费基数低、层次低等问题彻底改善,确保居民消费心理的稳定发展。”在2012年,叶闽慎等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实际调查报告,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很多农民认为当地的文化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部分农民平均每年只能看1到2次电影,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看过,这也能充分体现出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

(二)农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多而复杂

我国农业部在全国农村设定了2万个固定观察点,并对各个农户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很多农村家庭在人口结构、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与文化消费支出因素之间的关系很大。为此,步蕾英等很多学者针对某一农村地区的文化消费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发现,居民消费观念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与文化消费状况和农村文化产品选择息息相关。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在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从研究方式来看,以定性分析法为主,缺乏定量时政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从研究内容角度来说,农村社会文化研究的改革缺乏系统性,并没有对文化发展绩效进行评价,这对于我国农村社会文化问题的研究十分不利[2]。

(三)农村文化消费途径的扩增

近年来,很多国内外学者纷纷加入到农村文化消费途径扩大的研究项目中,但此项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政府力量、社会力量以及民众力量缺一不可。郑玉香等人在2012年對该项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探讨,他们认为,主要综合各方力量,才能确保农村文化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王岳州和潘丹丹先后提出,我国应通过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文化消费观念的有效革新,再加上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提升等手段,来实现农村文化消费途径的扩增。每个时代具有不同的主旋律,农村文化既有历史的沉积,又具备新时期特点。但整体来看,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费孝通在《乡村中国》中对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文化进行了合理定位,并对我国民族文化消费途径进行了论述,对我国乡风文明培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国学术界对农村文化的含义界定尚未得到统一,很多学者对农村文化进行了狭义理解,认为农村发展当以城镇为依托,从而产生出更具文化特点的文化。还有很多人认为农村文化十分适合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对农村道德行为进行规范。所以说,农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盛娅农.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农户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7,38(07):64-71.

[2]牛星,吴冠岑.国内外农地流转的社会风险及治理研究综述[J].上海国土资源,2017,38(02):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