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方法探究

2018-03-09宁祺

卷宗 2017年36期
关键词:采编工作解决方法公共图书馆

宁祺

摘要:采编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开展的基础,提高采编质量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当前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读者需求、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控制业务外包质量以及设置学科小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以优化采编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采编,顾名思义,是采集信息及编辑信息的工作。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即采访和编目两个部分,是图书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业务。它为图书馆提供源源不断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其他各项业务、服务和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可以这样说,没有采编工作,图书馆无以立足。同时,正是因为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它的完成质量和效率与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采编过程中只有力求完善,做好文献资源的选择、采购、加工等工作,才能为读者提供日益优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添砖加瓦。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较之前已有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无论从采编人员的专业性,采编工作模式,或者是外部技术条件等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里主要阐述三个方面。

1采编工作的不足之处

1.1读者文献需求分析没有做到位

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最终是面向读者的,因此读者手中拿到的书是否是他们想读的,而不是图书馆让他们读的,这点很重要(这和图书推荐活动是两个概念)。无论何时,读者阅读的实际需求都是图书采访工作的必要考量因素。如果图书馆以自身喜恶为出发点,一味追求打造自己的特色馆藏而忽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属性,会使得馆藏种类单一、内容集中,缺乏普及性和广泛性。既做不到“每个读者有其书”,也做不到“每本书有其读者”,“书是为了用的”这个目标自然无法很好地实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采编人员的没有做好读者文献需求分析的前期准备,也没有对书籍采购做合理的规划和全局的统筹,选书只按图书新旧和个人意志,采书过程略带有盲目性,使得图书馆无法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实用性降低。

1.2采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需要加强

采编部门是图书馆的专业技术部门,主要是是智力劳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对采编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书目数据制作加工流程,会使用《中图法》,熟悉本馆自定的图书分编细则,以及图书分类和取号规则等。有些大型馆还会对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工作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但现阶段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能胜任采编工作的专业人员依旧缺乏。部分工作人员会有这样一种主观思维,认为采编工作的内容千篇一律,是一种机械的重复劳动,没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必要。事实上,没有进行专业培训、没有通过专业考試的人员在采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编目过程不严谨,编目结果不准确,数据质量堪忧。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现在采编工作分工较细,基本属于流水作业,一个采编人员不再是独立完成一整套数据加工流程,而是图书拆包、分类、数据查重下载、著录、编目、审校、后期加工都各有其人,这样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只专注范畴内的工作,而在必要时无法兼任另一部分工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补位,影响采编工作的进程。因此,专业技能过硬且全能型是采编部门急需的理想型员工。

1.3业务外包产生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购书经费的不断增加,采编人员数量和精力都有限,采编业务外包是大势所趋。业务外包分担了一部分劳动量,帮助采编部门完成前期和后期的部分工作,节省编目时间,提高编目效率。同时,外包业务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外包人员的稳定性和专业性,对馆内编目细则的掌握程度、图书的编目质量,后期的加工质量等,都是影响采编工作和数据质量的因素。

1.4图书采访的专业限制

大部分图书馆的成人文献大致分为文学、社科和自科三大类,相对于文学类图书的受众面广、普及程度高,阅读门槛较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专业性要更强些,尤其是自然科学。社科类的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类别,自科类的化学、生物、天文、医药,以及工业技术这个大类等等,每类都自成体系,博大精深,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再全能型的采编人员也无法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精通所有科目。采编人员数量有限而知识无穷无尽,怎样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源中既全面又能分门别类、精准、有针对性地采选,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支撑。比如计算机类图书,一般的采编人员并非科班出身,对图书的选择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根据题名推测内容,或是没有馆藏的统统收入囊中。这有可能导致同一种讲述计算机特定问题的书的种类特别多,而欠缺其他种类。

2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采编工作方法有如下四点思考

2.1以读者需求为中心

不如抛开图书馆本位的立场。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资源如何分配取决于用户结构,也就是读者类型。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文献需求,有人看书为了休闲放松,有人为了获取知识,有人为了解疑释惑。采编工作必须根据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和意向,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做好以下工作。

2.1.1采编人员并不处于一线工作岗位,与读者没有直接的接触。因此采编中心应与书刊部或流通部沟通合作,定期做好图书借阅率的统计。采编人员得到及时的反馈后,将统计结果作为选书的依据之一。比如文学类图书流通量大,使用率最高,是读者阅读最为广泛的图书类型,采编部门应根据这一情况在采书过程中有所侧重。

2.1.2信息化时代,采编人员可以利用多种网络渠道和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群等,开设读者留言或读者问卷调查等相关版块,直接建立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这种方式类似于过去的读者信箱,但信息反馈更加及时高效,缩短周期,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读者可以提出购书建议,列出推荐书目,也可以对采购人员的采购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多样化的荐购方式,采编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读者的文献需求。endprint

2.1.3线下,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读者沙龙等活动,与读者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有一点要注意,参加活动的读者应有不同的类型,代表不同职业、年龄、阶层和不同的文献需求。例如十位读者均是文学爱好者,他们的文献需求就会相对单一,采编人员获得的反馈信息也相对片面。

以南山图书馆为例,2017年5月,采编中心为配合月底的图书馆宣传服务周,推出了本部门活动策划——“我的图书馆我做主”。活动旨在让广大现场读者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按读者证当前可借阅册数进行借阅,并且每人不限读者证数量。5月20日当天,南山图书馆采编中心520宣传服务周活动“我的图书馆我做主”在南山书城正式开启,部门全体员工和书刊部员工在场为读者现场办证和借阅图书。读者积极参与,踊跃借书,气氛热烈,场面火爆。许多读者一人持多证,为自己和家人朋友借到了心仪的图书。此次活动反响非常好,在业界形成了良好口碑。而活动之所以大受读者欢迎,是因为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选喜爱的书,不受限制,不受他人影响和控制,生动充分地体现了“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采访原则。

2.1.4现在各大读书类网站和报刊等传媒都有评选推出畅销书目的排行榜,如新浪读书、豆瓣读书等。畅销书实际上就是读者阅读选择的直观体现,是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另外,即时出版的新书推荐也是此类网站和报刊的重要内容,能够被推荐自然有可取之处,应作为参考。采编人员应该经常关注此类网站,订阅相关期刊,实时掌握畅销图书和新书的动态。

2.2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

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书目数据制作的质量,也反映了一个图书馆的专业水准。进入采编中心工作的员工应在上岗前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系统学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工具书,学习标准的图书分类与主题标引,熟练操作图书馆采编系统,熟悉编目流程,熟练掌握书目数据制作方法。在接受编目规范培训,能够独立完成标准书目数据制作后,将获得编目员资格证书。持证才能上岗,这应该成为采编中心的工作原则。这样就在源头上对采编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了把控,数据质量也将有所保证。上岗后,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馆的分编细则和图书取号规则。学习图书馆相关专业知识,加强业务能力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熟练程度,这是对每个采编人员的硬性要求,是工作性质决定的。一些有条件的图书馆会采购外文图书,这对采编人员的学历、专业、外语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采编人员应在工作实践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资历深的编目人员和审校人员请教学习,参加继續教育、业务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强化知识结构。

另外,采编人员应该是“专才”还是“全才”的问题。采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采编工作分工的细化,能够让每个人更专注和精通自己的领域。比如查重下载的部分,实际上分为查重数据、下载数据、取号、增加馆藏、贴条码等步骤,较为繁琐,但采编人员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专业和熟练,很快就能得心应手。成为全才不仅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无法面面俱到,能者多劳也是一种不公平,但采编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整个采编系统的工作流程,这是职责所在。精通一方面,并不代表可以对其他方面一无所知。比如审校人员的本职是做专业审校,也许对前期加工和后期加工的具体操作没有那么熟练,但必须知道是怎样操作的,这样在员工人数不足或工作职能出现变动时可以实现人员互补,避免产生工作停滞的现象。

2.3控制业务外包的质量

图书馆将一部分采编工作外包出去,引进外来人员,实际上增加了许多不可控因素。外包商派遣的加工人员流动性大,且多数没有系统学习过编目数据标准化的规则。他们主要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口头告知了解加工流程,边做边错,边错边改,有些甚至为了达到工作总量而忽视质量要求,编目潦草随意,数据质量较差。

2.3.1通常来讲,外包商比较追求经济效益,不会过多强调图书的加工质量。因此在初期签订外包合同时就必须细化条款,明确人员安排、图书数量、数据质量、完成期限、经费要求等。要用定量较为有效地、看得见的标准来规范加工过程。无法达到要求的加工质量即是违约,应承担相应责任。一份全面细致的合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范外包服务中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增强对外包服务的管理。

2.3.2应禁止外包商在同一时段派遣加工人员为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不同图书馆各自的著录细则和取号规则都不尽相同,加工人员容易混淆,造成数据编目混乱。而且加工人员不稳定,做完一批离场,过段时间再进场继续加工,影响图书馆图书编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3.3业务外包相当于把专业工作交给非专业人员来完成,因此外包商派遣的加工人员也必须参加编目规范培训,考试后取得资格证书才能进场做书,并学习本馆的编目细则。加工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对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达标、潦草做事的加工人员,将暂停其工作,甚至退换。

2.3.4资深的采编人员应适时提供业务辅导,为加工人员答疑解惑,在加工过程中双方及时沟通,修正问题,帮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专业技能。

2.4设置学科小组

面对图书采访工作受专业限制的问题,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在采编中心培养专业人员,设置学科小组岗位。学科小组不同于学科馆员,学科馆员是“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是馆员向用户输出信息。而这里说的学科小组,类似于一个专业的采访小组。采编部可以将工作人员按各自的专业背景大致分类,组成学科小组,在专业图书的采访工作时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各展所长,提高文献采访工作的专业性。比如在采购计算机类文献时,可以由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采编人员主导,他了解计算机类文献有哪些缺失或者重复,因此采选起来更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这方面可以参考香港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人员构成。

3结语

采编水平是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服务水平真实客观的写照。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正视采编工作不断出现的问题,互相学习,经验教训共享,积极解决,才能将采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采编工作解决方法公共图书馆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未来影响探析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广播新闻采编工作音响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