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高林:拼出来的测绘尖兵

2018-03-09陈庆贺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8年2期
关键词:援疆职业技能测绘

◎ 本刊记者 陈庆贺

一寸长的短发,如一股黑色的激流向上抛溅,一幅黑色无框眼镜挡不住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小麦色的皮肤记录着寒风冷雨、烈日骄阳的无数次侵袭。这就是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第二分院副分院长范高林,一位始终冲锋在一线的测绘人。

入行18年来,他先后两次远赴哈密参加测绘援疆,参与了城镇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级GPS控制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等大大小小近百个项目。其间,他两次获得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选拔赛第一名,摘取了“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称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有人说他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还有人说冠军、奖章对他来说就是信手拈来。话说得很轻巧,但又有谁人知道他为此付出过多少辛勤汗水呢?

逐鹿赛场 两摘桂冠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作为示范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成长的“梦工厂”。能够参与竞赛的都是历经层层筛选、优中选优的行业翘楚,“参赛选手”的头衔已让不少从业人员望而却步,而范高林不仅两次争得省赛入场券,还都一举斩获全省冠军晋身全国比赛。

首次参赛,崭露头角。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选拔赛前,全省各测绘单位秣马厉兵,紧张组建参赛队伍。范高林在省遥感测绘院的初选中脱颖而出,获得参赛资格。为了迎战比赛,范高林每天工作结束后都坚持强化训练两个小时。“我的弱项是内业编图,我就反复操作编图软件,熟记100多个操作按钮的功能和位置,并练习点击鼠标的速度。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我能在2秒内找到工具,并输入数值画好。”范高林说。

在重大比赛中,比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策略和心态。面对分秒贵于黄金的比赛时间,范高林并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制定策略。在数据采集环节他果断放弃了在仪器中输入路灯、消防栓等部件名称,而是选择靠大脑记忆它们的位置特征,从而赢得了时间优势。在内业编图过程中,之前的强化训练终见成效。根据记忆,范高林准确无误地将17个部件标注在图上,大部分操作命令都在一两秒内完成。

当人生中第一个大赛冠军的喜讯传来时,激动、自豪的情感掺杂在一起,令范高林终生难忘,他暗下决心:“我要永远争做领头羊。”

重返赛场,尚未老矣。时隔六年,范高林又争取到了第五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南选拔赛的参赛资格。面对越来越呈现年轻化态势、选手平均年龄31.5岁的竞赛,37岁的范高林面临着体能上的巨大挑战。

赛前,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组织参赛选手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训练。每天长跑5公里的体能训练让范高林的膝盖出了问题。但一到赛场,范高林“永远争做领头羊”的血性让他将膝盖的痛楚抛到了脑后。比赛的280个测量点位散布在依山而建的赛场上,只见他测完一个点位后又飞奔向下个点位,始终如离弦的箭矢,似追风的闪电。赛前很多人并不看好“高龄”的范高林,但当目睹他沉稳老练的操作、不遗余力的奔跑,特别是感受到那股子仍如初生牛犊般的劲头后,所有人心中只剩下折服。

最终,范高林再次夺得河南选拔赛工程测量项目第一名。他拒绝了赛后的庆功,却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测绘援疆行动。人们发现,“见第一就争”的范高林,字典里从来只有“事业”,没有“功名”。

两赴哈密 塞外练兵

范高林曾两次参加河南测绘援疆行动,烈日炎炎的戈壁滩,频频肆虐的沙尘暴,还有与队员较量切磋、携手前行的拳拳情谊……都让范高林终生难忘。

2015年,范高林第一次参加测绘援疆工作。当车快行至哈密时,刹那间乌障漫天空,犹如一堵黑压压的城墙袭来。不一会儿,狂风怒吼,满天黄沙,飞起的沙砾打在车上噼里啪啦地响。“能逃过一劫真是万幸!”提起这段惊心动魄的沙尘暴经历,范高林至今仍心有余悸。除了长期与风沙为伴,四十多度的高温也时刻考验着援疆队员。“酷热的阳光炙烤着,整个戈壁滩就像个大火炉,风一吹来,脸上便火辣辣地发烫。”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范高林带领队员们历经两个月的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首次援疆工作。

粗粝的风沙没有消磨掉范高林的勇气,灼热的骄阳淬炼了范高林的意志。2017年,河南测绘援疆工作启动时,熟悉哈密测绘环境、外业经验丰富的范高林,再次走到了前台。“我想要利用这次测绘援疆搭建的平台,与全省测绘行业优秀人才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另外也想把塞外边疆当成练兵场,备战全国技能竞赛。”

在各项测绘援疆工作紧张有序推进的同时,范高林始终没有忘记代表河南出战全国技能竞赛的重任。工作时他把每一次测绘任务都当成比赛来完成,力求快、准、精;工作之余和队友一起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你学习我的长处,我指出你的缺点,教出真感情,练出真差距。最终,援疆任务完美收官,范高林和队友们的测绘技艺也突飞猛进。

除了完成测绘任务,范高林还要为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为预防队员们水土不服,范高林寻找当地的河南老乡,为队员们烹饪地道的家乡菜;为给高强度工作的队员们增加点生活乐趣,他带领大家动手包饺子、到山顶唱歌,一起苦中作乐,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让离乡在外、经历风吹日晒的队员们感受家的温暖。

攻坚克难 拼字当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无数辛勤的汗水与付出。自2000年踏入测绘行业以来,范高林坚持用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谱写着新时期测绘人的风采。

工作上,他“能吃苦,敢啃硬骨头”。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有次为了赶工期,他坚持每天5点出门调绘,晚上加班至11点,三伏天也不午休,超负荷连续工作了10天,完成了17天的工作总量。工作完成了,体力透支的范高林也病倒了。

方法上,他从不墨守成规,总是走在探索创新的路上。地籍调查工作中,他利用Excel表格编写识别公式,自动判断身份证号码的正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项目中,他利用批处理脚本对扫描件进行重命名;在改房檐工作中,他采用对比法测量房檐宽度……这些小技巧,在确保信息准确性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管理上,他因材施教,精准培训。针对团队里作业人员各自的性格、特点等,他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法,分别进行精准培训。经过培训,再加上大小项目的洗礼,范高林锻炼出一支意志坚强、敢打硬仗的队伍,并带领团队先后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开封市D级GPS三维空间大地控制网一等奖、郑州铁路局用地图绘制一等奖等。

“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6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累过,怨过,苦过,深深地体会到测绘人的艰辛与不易。但也感动过,自豪过,开心过,深深地享受着测绘事业的无穷魅力。18年的测绘坚守,18年的测绘历练,已经把范高林锤炼成一名钢铁战士。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如今38岁的他正打算考研,继续深造,以应对更多的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援疆职业技能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援疆的夜晚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