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竹艺传承中的一棵不老劲松
——纪姚本顺从事竹艺生涯57周年的调查报告

2018-03-09张应军

长江丛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簸箕竹编背篓

张应军

姚本顺,男,土家族,1951年10月15日出生在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比耳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竹编村,村里人以编织竹器为主要职业。姚本顺8岁就跟随父亲姚祖志、族叔姚复生学习竹编技艺。1976年被保靖县竹艺社招为竹艺加工技师,1977年被保靖县外贸局招为竹编彩色花篮指导加工技师,1987年,姚本顺从竹艺社回家后,一边务农,一边为乡邻们编织竹器,不弃竹编技艺,至今已有57个年头了。姚本顺几十年来,熟练地掌握了立体竹编、平面竹编和混合竹编各种编织技法,先后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8项,由此,他被批准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湘西自治州唯一的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传承人。2014年8月以来,为了传承和发展传统竹编技艺,父子俩和比耳村村主任联合办起了保靖县比耳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因此,姚本顺现为保靖县比耳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主要成员,专门负责编织技术指导与竹艺人才培训工作。

一、生活诉求 与竹结缘

比耳名称的由来,据传比耳就是讲对面龙山比耳有座狮子山,和保靖比耳有座狮子山相互比耳朵,最后龙山狮子打败,由此龙山比耳的那座山要矮些。从地形上看保靖比耳的狮子顶山下河边的岩石就像狮子的头、脑门、眼睛、鼻子和嘴,隔河龙山比耳那边的矮山坡和保靖比耳约高的山坡似如狮子的耳朵,由此而得名比耳。比耳镇比耳村位于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距湘西自治州吉首150公里(国道)。西与龙山县里耶镇比耳村隔河(河叫酉水河,也叫土家族的母亲河)相望,是湘西自治州的贫困边远山区,也是当今国家扶贫的重点乡村。

保靖县比耳村群山环绕,沟壑丛生,风景如画,是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喀斯特地貌明显。竹材资源丰富,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镇域海拔较高,自然条件垂直分布明显。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保靖县比耳村现有人口4200余人,旱地6600亩,稻田200亩,人均1.62亩。比耳村由于人多土地少,光靠土地种植难以维持生机,但竹材资源极为丰富,比耳村人为了生存,有史可查,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宝庆人周文采和侄子周从喜定居比耳。周氏初做篾货不外传,后来才传艺女婿、外甥,至清同治年间,才广招徒弟外传篾匠技艺,竹编技艺由此逐渐传到外村、外县以及省内外,竹编成为了他们维持生机的主要职业,并一度成为久经闻名的竹编村。这样,比耳村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姚本顺就是其中最聚集代表性的结缘人。

二、竹编器皿 名声远扬

姚本顺从8岁就学习竹编技艺,他在父辈们的指导下,潜心学艺,逐渐掌握了篾丝的裁、劈、剖、削、撕、匀、刮、编等十余道工序。姚本顺竹编技艺学成后,常常给别人编织竹器,因为他的编织技术精湛,手艺好,慢慢地在当地小有名气。1976年时被保靖县竹业社招为竹业加工技师,1977年时被保靖县外贸局招为竹编彩色花篮指导加工技师,在此期间,他的竹编加工手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他不仅会立体竹编编织和平面竹编编织、又会混合竹编编织,熟练地掌握了十字纹、二绞丝、三绞丝、四绞丝、五绞丝、人字路、菊花纹、三角孔、四角孔、六方孔、八方孔、圆口、胡椒纹、梅花十字纹、万字格、玉盏格、七字万、四梅花、双龙抱珠、水波浪、井字底、狗牙齿、大梅花、小梅花、升子底等数十种编织图案纹样,同时也编织出具有土家族特色及集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小工艺竹编作品。如:睡簟、竹床、桌、椅、凳子、背笼、筛子、簸箕、箩筐、竹篮、蒸笼、小背篓、深簸箕、小花篮、小香簸、小提箩、提篮、提盒、鱼篓、竹编字画等数千件竹编器皿。

2004年,他所编织的土家小背篓、小簸箕、小花篮、佛珠、睡簟、竹家具等送往宋祖英的家乡——古丈县,参加《小背篓》全州竹编比赛,土家小背篓获一等奖;2005年,他编织的竹编作品送往深圳、广州参展,获得好评,并当场有人求购;2006年在张家界参展,也深得大家的称赞,求购者无数;2007年,他的竹编制品参加了“走进酉水”大型文化活动,为“走进酉水”活动增光添彩色;2008年,编织的小背篓和深簸箕被当作礼品送往日本,得到日本朋友的认可,并欲签订一年出口3万个的合同;2008年,他编织的深簸箕、小背篓等竹编制品参加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的展示;2009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在湘西自治州召开,他编织的小背篓、小箩筐、深簸箕在保靖展区展示,他本人也在展厅里当场展示编织技艺,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州博物馆有意收藏他编织的有实用价值的竹编5件。

如今,他的竹编手艺名声不仅享誉省内外、也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名气,求购和定制竹编器具的人乐意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三、继承传统 勇于担当

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的竹编发展,有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从1848年初期发展到六、七十年代的兴旺时期。这个时期比耳村不仅家家有竹编、人人会竹编,而且县里还办起了竹器社,产品由县外贸局出口国外。可是,兴旺发展时期不长。从1985年到2010年以前,由于塑料制品的出现,使竹编这一传统产业产生了萧条,各县市竹编企业纷纷倒闭,年轻人出外打工,可以说,70后没有几个人会竹编。2011年6月,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来,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党和国家及人们的关注,各地竹编事业又逐步恢复起来了。但从事竹编行业的人数不多,而且会竹编的人都在4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本顺来说,继承传统、培养竹艺人才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也时常担心他的手艺失传。为了继承传统,发展山区竹编产业,2013年他毫无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在深圳打工的大儿子姚元飞叫了回来学习竹编技艺,而且大儿子姚元飞毅然回到了家乡与父亲一起创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思考和实践,父子俩认为,这样传承技艺的面太窄,不利于全面发展竹编事业,于是筹划了办竹编合作社的念头。这一念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将原比耳镇中心小学所以场地和房屋无偿租用给他们。1984年8月,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姚本顺命名的—保靖县比耳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四、传承技艺 孜孜不倦

本顺竹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现有职工40余人。他不仅是竹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成员,又是负责职工编织技艺的指导工作;不仅在竹编技艺的传承上,孜孜不倦的先从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培养入手,传授竹编技艺(图1,图2),也不厌其烦的对本社职工编作方法进行耐心指导(图3),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勇于挑起来本村及相邻村镇竹艺人才培训工作的重担,先后举办竹艺人才培训班四期(图4),亲自授课四次,受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更可贵的是他为了传承人培养和企业的发展,每天天一亮就起床上班,工作都在十二小时以上,真不愧为是湘西竹艺传承中的一棵不老劲松。

图1 姚本顺在指导第四代传承人儿子姚元飞编织小簸箕

图2 姚本顺在指导第五代传承人孙子姚宇兴编织《天开文运》

图3 姚本顺在指导女职工编织产品

图4 姚本顺在竹艺培训班上传授竹编

猜你喜欢

簸箕竹编背篓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黄牛背篓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