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域探险笔记【连载】

2018-03-08宋驰北

小火炬·阅读作文 2018年8期
关键词:禾木图瓦马拉

宋驰北

6 和好朋友的长途历险(下)

穿越雪世界

冬天去禾木的路非常难走,从布尔津出来,我们就一直在望不到边的雪世界里行驶。有时是盘山道,有时是悬崖,很多路段都像走迷宫一样,车在两米高的雪墙之间穿行。向师傅告诉我们,以前的路更难走,冬天不通汽车,村民出行都靠马拉雪橇,100公里的路得走两天。

我们走的这种雪墙间的小路,是铲雪车在大雪过后帮大家开出来的。小路只够一辆车通行,如果遇到对面来车,就得在雪墙上挖一个槽,把自己的车藏进去,给对方让路。如果临时遇到下雪,或者遇到“推山雪”,还得自己一边走,一边开路。

向师傅摸出雪锹带我们去挖第一个槽时,开玩笑说,雪锹是本地人的“接头暗号”,错车时,要是没从后备箱里掏出一把雪锹,大家会立刻知道你不是本地人。

走到离禾木大概还有20多公里的地方,惊险的一幕出现了。那是一个坡道加悬崖路段,对面过来七八辆越野车。他们的车没有换雪地胎,根本上不了积雪的陡坡。最前头的那辆车不断加大油门往上冲,又一次次滑下来,随时可能因为打滑把对面的车撞下悬崖。

前后被堵住的几辆车纷纷停下来帮忙,那几辆越野车上的游客则跳下来,开始悠闲地抽烟、聊天、拍照、看风景、玩手机,抱怨天气,呵斥领队。当大家帮忙把路清理出来以后,这些游客才三三两两回到自己的车上,不仅不推车,还全部坐在车上等人推他们上雪坡。

我和丘陵被这群人的行为惊到了,拉住丢下雪锹准备去推车的向师傅:“你不生气吗?”向师傅回答:“现在要赶紧把路疏通,拖到天黑,大家都有危险。”

云间部落

禾木村隐藏在阿尔泰山脉的山谷里,被围在一米多厚的积雪中。木制房屋上堆滿了雪,看上去就像一坨坨雪地里的奶油,烟囱中冒出的白烟飘浮在健硕的牛身旁。

从我们一进村,丘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天,成精了!”马会排着队啃树皮——一棵树下站一匹马:狗会守在厨房窗户外等待食物“从天而降”:牛在看到对面来车的时候,会提前躲进雪槽:牛群过马路遇到来车时,头牛会回头拦住自己的队伍:连山上的小狐狸都知道,在大雪封山以后回村子溜达。

这里住着图瓦人和哈萨克人。图瓦人很特别,在中国56个民族里找不到这个名字,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所以被归作蒙古族的一支。实际上他们的语言和蒙古族的完全不同,应该算是原始突厥人的遗存部落。全国只有几千图瓦人,全部住在喀纳斯的3个图瓦村庄,被人们称作“云间部落”。

图瓦人的特制木屋上一颗钉子都找不到,木头和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土填满,泥土上长满苔藓,房子就好像一棵巨大的植物,会呼吸,有生命。木屋里没有暖气,只有一堵红砖搭的火墙,用烧饭的柴火炉子加热,作用比暖气好几倍。室外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屋内却十分暖和。

这种神奇的力量是大自然赐予的。木屋在所有建筑里最保温节能。木材的细胞结构中有无数微小的气孔,所以它是一种天然的绝缘体,热绝缘能力比混凝土高16倍,比砖高10倍,比空心砖高3倍,比固体钢高400倍。

我们住在哈里木家,哈里木是我几年前到禾木时认识的朋友。哈里木家的墙上挂着许多动物皮,有白色的狐狸皮、巨大的熊皮、鹿皮和野猪皮。他们家肯定有个元老级猎手,而且年纪不轻了,毕竟《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推出很多年了。

在哈里木家的餐桌上,我们吃到了无数野生的人间美味:风干肉、用自己养的高加索黑蜂采的蜂蜜做的点心,还有野韭菜、野沙葱、野百合、野蒜、野蘑菇、野松子、野生鱼、野草莓和野红果做的果酱。丘陵表示,想留下来做个“野人”。

尾声

进入喀纳斯保护区的第7天,我和丘陵到达喀纳斯湖湖区。

那是黄昏,天空刚刚开始泛红,除了远处一座海拔至少有4000米的山顶被橘黄色的日光照射之外,其他都笼罩在一片映着微光的薄雾当中。我们身边站着一匹面部布满冰渣子的棕马,后面的马拉雪橇上,躺着两副哈里木从他家仓库里翻出来的、爷爷打猎时用过的古董级毛滑雪板。而结冰的喀纳斯湖,正坐落在几乎到达视觉极限的雪山间。

在卡拉麦里,我们体会到人类的渺小。在奔赴禾木村的悬崖边,我们看到人们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学会了勇敢、坚韧、达观和互助。在温暖的木屋里,我们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当我们听从哈里木爷爷的建议,放弃徒步,以马拉雪橇的方式穿越雪原时,我们懂得了敬畏自然。

出发前,我们以为成长是独立、自由、勇敢。2000公里的长途跋涉中,我们学会了对自己的生命、成长和安全负责、对他人的信任负责。这是这次旅途最大的收获。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禾木图瓦马拉
马拉利的账单
俄罗斯图瓦人的民族国家认同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图瓦人在喀纳斯湖上“团拜”新春
新疆禾木邂逅彩色王国
新疆图瓦人民族认同两种趋势及其原因
日出,禾木
新疆布尔津图瓦新村古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