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的站姿

2018-03-08郑勉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他主义华纳源泉

郑勉

“霍华德·洛克放声大笑。他全身赤裸地站在高崖边上,临渊俯视脚下极深处静卧着的湖……悬崖下的湖面仿佛只是一个纤细的钢圈,把岩石切割成两半。山岩在湖水深处绵延不断,在湖面上却有峻拔之势,两峰峭立,直冲云霄。于是,世界宛如虚空中悬浮的小岛,无所傍依,仅仅把锚固定在这个临崖兀立的男人脚上。他倚天而立。”

这是安·兰德的成名作《源泉》的开篇,主人公霍华德·洛克一出场,就以如此自信甚至自负、坚定甚至孤傲的站姿震撼了读者的视觉。他站在世界中央,不,是把自己站成一个世界。极深的湖衬托悬崖,峻拔的悬崖衬托他。这个站姿毫不留情地出卖了他性格的一切特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奇崛孤傲的灵魂透体而出。

这个站姿正是洛克面对世界的写照,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中逐步显示。当天他被斯坦德建筑学院开除,因为冥顽不化的教授不能接受他在现代派建筑上的天才;当他被外界一再否定,被沉迷于传统风格的建筑业抛弃,他不为所动;之后对抗埃斯沃斯·托黑所领导的社会平庸丑恶势力的诬陷,斯考德审判的法庭上他甚至拒绝抗辩,因为毫无必要;直到最后科特兰德审判,他依旧笔直地站着,向世界指出:他绝不是为他人而存在的人,个人的、完整的创造力才是世界进步的源泉,而利他主义的非理性、盲目性与伪善是毁灭世界的根源。

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信仰像脊椎一般支撑了这个站姿?仅仅用“个人主义”解释似乎有失轻率,因为个人主义时常被片面地理解为自私、利己,不考虑他人。而理解《源泉》中反映的“个人主义”,应更多关注它对于创造性工作的意义。个人认为,这种个人主义本质是自由的意志与绝对的理性之结合。

自由意味着维持个人思想的独立完整以及忠于真实自我。忠于真实自我的精神在个人主义者的外表上得到清晰明了的体现:外表完完全全慑服于内在自我的力量,躯壳根本抵挡不住自我外露的强烈欲望,就像猛兽冲破牢笼,从根本上否定掩饰与虚伪。于是我们便能理解,为何人们能一眼认出个人主义者,就像在一堆五光十色的玻璃弹珠中拣出一粒光芒闪耀的钻石一样简单。这种特质为他们招来“二手货”们(安·兰德用以形容那些只能依赖他人的成果而缺乏独创性的人)强烈的厌恶:《源泉》的第一幕,洛克在斯坦德镇子中独自穿行,没有任何其他行为,竟然就激起路人本能的愤恨。因为大多数人习惯戴起面具穿好伪装过日子,而一个自由真实的自我,就像赤裸着参加化装舞会那样不合时宜。

然而个人主义者不在意外界,他们在意的是个人精神及其创造的完整与否。当洛克独立设计的建筑被掺杂了其他设计师的元素,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接受。因为在小说看来,创造只能由个体独立完成,其完整性与独立性紧密相关。引用洛克在科特兰德审判上对于创造独立性的强调:“创造者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独立。他的理性头脑在任何形式的强制之下都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它不能被束缚、牺牲或屈服于不管什么样的理由。它在功能上和动机上都要求完全的独立。”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洛克对于斯考德审判摧毁斯考德神庙的要求选择了沉默,而面对科特兰德安居工程被画蛇添足却选择炸毁安居大楼,并且有了法庭上长达10页慷慨激昂的自我辩护。辩护对象是自由精神,不是他自己;自由是原则,也是信仰。

对比小说中另一位个人主义者,洛克的挚友,盖尔·华纳德选择实现自由的道路,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洛克无畏践行信仰的可贵。华纳德选择以世俗的成功为手段达到自由的目的,以真实自我所唾弃的肮脏手段,迎合没有原则、低俗的公众口味,逐步建立以《纽约旗帜报》为中心的华纳德帝国。在洛克面临科特兰德审判时,华纳德企图利用他的报业帝国为洛克辩护,在公众面前释放真实的自我,发起了一场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场维护良知的圣战。

但是华纳德失败了,最终他还是向被伪善的利他主义者操纵下的公众舆论妥协。华纳德的悲剧在于,他的权力既然来源于无意识的公众,他就不能为个人精神辩护,不能為自己辩护。因为集体无意识唯一水火不容的就是自由的意志。

如果说自由赋予人的是内在信仰的坚定,那么理性则武装人的外在自信,使其坚不可摧。面对那些伪善的利他主义者的迫害,洛克说:“痛苦只能沉到一个特定的点。”这句话大概是《源泉》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它是洛克自由灵魂的肉体脊梁,同时也拯救了洛克的爱人多米尼克,使原本选择逃避的她获得足够的自信忽视世俗。

从世俗伤害中免疫的能力来源于理性思考。理性思考使洛克对自己的信仰有绝对自信:没有人能否定他。否定他的人与他无关。——其实没有自由意志的人们对个人主义者的评判,好比一个从未听说过你的人对你的生活横加指责,你除了嗤之以鼻,还能给他什么反应呢?

其次,是认清自由所需的代价。当他在十岁那年发现自己在建筑上独创性的天赋时,他就准备好接受一切打击来捍卫创造的自由了。他得到了精神上彻底解脱。他成了一个真正的无畏者。这使他犹如升维般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外部世界:他在四维,世界在三维,世界对他来说完全透明。洛克对数次利用他又反噬他的彼得·吉丁抱有的是怜悯,没有恨意——这是拥有自我者对失去自我者的怜悯。这反而令所谓的利他主义者们更加憎恶,因为洛克对憎恶、对仇恨、对痛苦的接受,接受之后的完全自由独立,令他们无法控制。

是的,痛苦只能沉到它被支付的那个点而已。霍华德·洛克就站在那个点上。

或许,洛克的形象只限于文学作品的虚构;或许,现实中有所追求、真正为“个人”而活的人并不会以如此震撼的方式站在我们面前。但毋庸置疑的是,拥有自我的信仰必将带给人一种区别于碌碌众生的特质:或是知道自己将去往何方的坚定,或是洞察了人世百态后的安然,或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我们总能在他们脸上找到那一丝灵魂的痕迹。或许这正是传记作家不惜笔墨描摹传记对象的脸的动力;我想到了震撼过我的那些脸:高更的脸,梵高的脸,贝多芬的脸,托尔斯泰的脸,西塞罗的脸,笛卡尔的脸……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令我震撼。我们得以从脸上一瞥他们的灵魂,找到他们之所以伟大的源泉。 (指导老师:周 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他主义华纳源泉
华纳影业高层大调整
轻型无人机起落架摆振问题简析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华纳影业公布多部新片档期
华纳兄弟把其官网列成盗版网站
论“斯密问题”中的自利动机和利他动机
欢喜冤家放大招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蕴涵
动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