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南音翻译及其外宣策略研究

2018-03-08郑书耘林迳苍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闽南语南音泉州

郑书耘,林迳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专业,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南音是闽南地区传统戏曲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在2009年泉州南音进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中华戏曲文化中的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在目前,将南音翻译及外宣策略研究联系起来,形成强有力、有关联的文献还很少很缺乏,这与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实施不太符合。南音是世界级的非遗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与研究价值,让南音更好地走向世界,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时机,更好地外译外宣南音,对外传播好南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作者分析南音的翻译及外宣现状。首先在于深化细化的南音翻译研究,从跨文化交流视角重视南音的英译工作,完善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策略的阐释。如何让海外观众领略南音内在精华,我们认为可以运用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在翻译中遵循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原则,来提高南音的翻译质量。再则提高南音译本的融合媒体传播之实际效应,有助于推进南音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使南音真正走向国际,创新构建南音翻译和外宣的文化话语体系。

一、南音翻译及其外宣的现状

南音是有浓郁特色的古老乐种,雅俗共赏、典雅古朴、柔美深沉,深受闽南人民的喜爱。南音被远涉海外的游子带到东南亚闽南人聚集的各个地方。现多以泉州闽南方言歌唱形式展现。当前在“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南音的翻译有助于增强培殖优秀的闽南地域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有益于弘扬泉州文化。但是国内对于南音的研究只有少数文章聚焦其传播研究,南音在海外传播的影响人群以华侨为主,总体而言,南音对于非华侨人群影响甚小。目前有关南音的翻译质量及其传播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1.南音翻译的现状

南音是中国的国粹,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国外有大量戏剧作品译入,而像中国戏曲如南音的作品少有译出。泉州南音散曲曲目共有2200余首,是古代艺术歌曲保留至今的的一座宝库,故事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及宋元明代的戏剧,但遗憾的是,对南音进行翻译几乎还没有。政府门户网站零星散见少量南音译文;学术论文个别提及南音乐器名称等的英译,曲词英译则近乎空白。

针对我国南音翻译的特点,南音要贴近闽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又要满足海外观众对国内信息的认知需要,同时贴近海外观众的思维习惯。目前许多南音的翻译缺乏目的语受众意识,译文的可接受性、可读性受到严重的影响,翻译质量不容乐观、海外传播效果堪忧。

2.南音外宣的现状

在南音的海外传播过程中,在外宣媒体选择、翻译语种、南音曲目等方面有局限性。语种较单一,以英语为主;外宣媒体单一,大多数以报纸媒介进行报道和宣传。从长远来看,南音的传播由 “内宣”向“外宣”延伸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所能完成。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化程度 的日益提高,一些媒体传播资源和手段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传播渠道单一不够多元化,从而导致南音的传播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新媒体技术日趋成熟,南音要逐渐摆脱单一的媒体传播,构建立体式宣传模式,丰富外宣手段及传播渠道,争取更多海外观众。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南音翻译外宣路径的选择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南音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软实力”的载体,承载着对外传播的历史重任。我们重视选择媒体平台,媒体的受众面、专业性、知名度会影响南音在媒体的覆盖区域、影响人群。还要熟悉不同文化的话语范式,准确定位受众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成功地改变语境,培养海外观众对于南音的喜好。

1.在受众意识路径上选择转换

当前“一带一路”“文化走出去”“文化强省”等战略是南音翻译对外宣传事业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在南音翻译对外传播过程中需从受众意识的角度做出译文的不断地 “适应性选择转换”。具体来讲,可从“文化维度”“语言维度”“交际维度”等实现南音翻译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在南音的翻译过程中,对译本作出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目标体现海外观众的受众意识,包括观众的社会背景、知识结构、理解能力、预期的阅读效果等,选择转换重点放于南音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层面上。需要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文本外增译、回译等,南音的唱词音美、形美、意美,其翻译需体现唱词内在的韵律美。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翻译者首先要熟悉南音所生存的闽南文化,同时又要了解海外观众所独特的欣赏习惯、审美品位。南音表演时用闽南语演唱,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南音翻译者不仅要熟悉英汉两种语言,更要对以泉腔为代表的闽南语了如指掌。翻译前首先要把闽南语唱词转化成普通话(语内翻译),然后把普通话译成英语(语间翻译)。例如:唱词的“日头”是“太阳”,“阮”是“我”,“今瞑”是“今晚”,“目滓”是“眼泪”,“女”是“你”,“田蝧”是“蜻蜓”,等等很多这样的例子。翻译者对南音唱词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方位研读,必要时邀请研究闽南语的民俗专家当顾问。

语内和语间之间需要进行熟练的转换,在修辞习惯上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不同的结构,考虑意译等方法,不单纯使用语言的符号、文本的形式的进行转换,而且需要通过精准而细致的理解、阐释,全方位地把南音艺术传递给海外观众,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感受古老的南音艺术的魅力。如出画堂 (百鸟图)的唱词:(闽南语)出(於)画堂,且看只丹青 百(於)鸟图(於)中,尽是食宿(於)飞禽。孔雀屏(於)开,鸾凤和鸣。大鹏鸟出天庭,天鹅共凫花传(於)信情。飞鸬飞入云端影,莺出谷,雁来宾。白鹤来冲天,(於)黄鹄(於)飞腾。(普通话)来到厅堂,看这幅画好的百鸟图中,都是各种飞禽。孔雀美丽的羽毛展开,凰鸟唱和。大鹏鸟飞在天上,天鹅和野鸭传情谊。鸬鹚飞入云中,黄莺飞出山谷,雁群飞来。白鹤飞上天,水鸟飞翔。(英语)Came to the hall,you will be attracted by this newly-finished painting.There is a variety of birds in this paining.The peacock is showing the beauty of its tail,The phoenix is singing around.The big pengornis is soaring in the sky.Swam and wild duck are falling in love at thismoment.Cormorants are playing in the cloud,orioles are busy flying out of valley,while flocks of geese are ready to come back home.White cranes are hovering in the heaven.Waterfowls are flying over thewave.

2.对外宣传路径的选择

目前,在“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南音对外宣传的路径媒体的传播形式,有机整合以南音表演的的视觉图像、跨时空的音频等多媒体融合的传播路径。传承和发展南音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格局,积极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

南音海外传播已经进入微媒体时代,当前的微博、微信已成为重要渠道。微信的“通用”工具栏有设置“多语言”栏,支持十余种外语语种,其中还包括一些小语种,带有音频、文字图像等多种功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传播内容有简短、碎片化特征,即时传播南音信息,适合“快餐式”阅读,可以作为拓展南音海外传播的平台及载体。

笔者目前已成立南音翻译工作室,组织专业英语教师翻译,并对翻译过的曲名、唱词反复讨论,拍摄专业演员演出视频,语言为地道的闽南语,视频字幕为英汉双语。与国内某知名高校出版社合作,南音翻译的研究成果以专著(多媒体电子书形式)出版,依托高出版社国内外良好的出版渠道全球发行,(多媒体电子书形式)可以在电脑、手机APP端下载,克服海外传播受众窄小、途径单一的缺点。专著出版后,针对读者的反馈信息,在后台可以对南音的英语翻译进行的修改,以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对南音搜集、整理、翻译、拍摄演出视频、多媒体电子书出版传播,我们从中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保护、传承、弘扬传播的新思路 。目前,要想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将南音远播海外,需要通过努力提高翻译质量,创新对外宣传路径,让腔韵委婉、演奏优雅著称的南音文化在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占领一席之地。

三、结语

泉州南音是闽南本土风情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在泉州南音的英译过程中,可以选用多种翻译方法,保证其文化内涵和本质特色;兼顾透明性、可读性、准确性,在合理原则指导下,不断寻找对外宣传的新途径新思路,提高泉州南音的竞争力,借助“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机遇,让泉州南音真正“走出去”。

猜你喜欢

闽南语南音泉州
泉州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李进杰的南音情
闽南话
闽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