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总目次

2018-03-08本刊编辑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史记研究

(括号中的数字为期数和页码)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渭南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与对策研究 程书强(23.5)

党的创新思想研究

习近平关于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的思想 卢粉艳(3.5)

习近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想 赵雪红(3.13)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实现路径 任保平,王思琛(11.14)

党的领导的历史发展和新的时代内涵 郭 玥(11.28)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赵 露,余 澳(11.35)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路 黄 春(19.5)

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谭燕妮(19.10)

市县巡察:国家监督体系中党内监督制度创新 易巧玉(19.16)

中共党史研究

照金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丁德科(11.5)

“壮举横山”与“开放广东”所蕴含的当代价值——从习仲勋革命生涯中两大最为光辉的闪光点说起 石 杰 (11.9)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旅行家司马迁专题研究

中国最伟大的人文考察旅行家 张大可(1.5)

司马迁行踪路线考 马宝记,许盘清(1.14)

司马迁的考史游记刍论 范德伟,田志勇(1.26)

司马迁与徐霞客旅游之比较 徐兴海(1.34)

孔子之“游”与司马迁之“游” 任群英(1.43)

古代杰出的文史旅行家司马迁 薛引生(1.48)

司马迁与徐霞客旅游特色及启示 戈春源(1.53)

司马迁生年讨论

解读袁传璋“虚妄论”提出的一些问题 张大可(13.5)

《报任安书》作年为基准点不能成立——就《报任安书》作年与袁传璋先生商榷 陈 曦(13.20)

司马迁家世研究

王国维之《太史公行年考》立论基石发覆 袁传璋(1.57)

“司马迁生年前145年论者的考据”虚妄无征论 袁传璋(5.5)

“二十南游江淮”证明司马迁生于建元年间——兼答张大可先生《司马迁生年述评》 吴名岗(5.23)

司马迁之死探微 刘洪生(9.14)

司马迁思想研究

司马迁的史家动机论 郑先兴(9.20)

大学生学习司马迁精神的现实意义与基本内涵 刘向斌(9.28)

论《史记》成书过程中吸取的文化要素 曹祎黎(9.35)

论司马迁对方士与医者不同叙事态度的起因 吴梦雅(9.41)

从“观人”“揣摩”到对“为人”的全面关注——论司马迁对人的研究的集大成之功 可永雪(13.25)

司马迁五行思想的二重性探索 张文杰(13.34)

《史记》所载地域文化研究

《史记》“西域”诂 曾志雄(5.31)

《史记·货殖列传》与《汉书·地理志》地理风俗记载关系考论 叶文举(5.38)

“项羽自刎乌江”文化论 薛从军(5.47)

从西伯侯到太史公期间的韩城千年史 张韩荣(5.52)

《史记》文本研究

从叙事视角看《左传》与《史记》对“重耳之亡”记述的差异 姚明今(1.69)

《史记·秦本纪》研究综述 段永生(1.79)

《留侯世家》导读纲要 李伟泰(9.5)

《史记·夏本纪》文本探析 徐兴海(13.44)

文本细读、春秋笔法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释疑 杨 玲(13.52)

《史记》中之“为人”及其研究 阎崇东(17.5)

《史记·项羽本纪》隐喻管窥 王炳社(17.11)

《五帝本纪》集校与修正 朱枝富(17.21)

《史记》折射的汉初法律精神 屈 琦(17.37)

《史记》儒道诗学关注点解析 冯晓莉(21.32)

历史叙述中的主体意识——以《史记·项羽本纪》为阐释对象 徐军义(21.39)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三种解读 何文文(21.49)

《史记》文献与传播研究

从《金庾信传》看《三国史记》对《史记》的接受 杨 波(1.87)

裴骃《史记集解》所引马融注探究 李小成,南小妍(5.76)

《史记》评点与近世文化趣味的作育 党艺峰(5.84)

论近现代《史记》文章学评论之特点 王长顺(9.66)

《史记》编撰对西汉图书文献事业发展的贡献 党晓红,汪庆春,马光华(9.73)

多重视角下的《史记》精华——以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为例 凌璐丝(9.79)

《史记》三家注之特点比较 杨 炜(9.85)

论赵盾形象文学化发展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影响 杨宁宁,韦知秀(17.49)

文章学视野下茅坤对《史记》的接受 王晓红(17.56)

《史记》对陶渊明之影响探微 侯光耀(17.64)

论古代书院对《史记》的传播与研究 师 帅(17.73)

叙事学视域下的英译《史记》分析——以华兹生译本为例 李 燕(17.80)

两汉之际《史记》续补考 夏德靠(21.70)

《史记》语言文学研究

《史记》叙事特别提示——介宾短语“当是时”功能论 魏耕原(5.61)

鸿门宴中曹无伤的叙事势能 芮文浩(5.70)

《史记》人名中多音字读音研究 王麦巧(21.55)

论《史记》对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以语素“伐”之词汇为例 朱成华(21.61)

《史记》史事研究

《史记》所见孔子家世考略 戴颖琳,宫云维(9.47)

从异姓诸侯王悲剧看汉初的矛盾体制——以《史记》为主要依据 仝梅菊(9.52)

爱情与政治视域下的“长门遗恨”——《史记》阿娇婚姻悲剧分析 韦知秀(9.59)

从《史记》到后世文献:叙事角度下的丝路外来植物引入者探源 李 娜,李 侠(13.81)

论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张连杰(13.88)

《史记》修订本“平定诸吕”等六事志疑 衣抚生(21.5)

论韩信垓下之战及其影响 徐业龙(21.11)

平原君“利令智昏”导致长平之战及其惨败 吴名岗(21.16)

春秋战国以庶代嫡诸侯王形象分析——以《史记》为视角 李 帅(21.22)

《史记》人物研究

论吕后与吕家的关系及其影响 蒋 波,冯艳秋(13.62)

历史叙事的多重视野:刘邦与项羽引论——兼论“互见法”的历史哲学内涵 高军强(13.68)

《左传》和《史记》中吴王夫差形象的比较 牙彩练(13.74)

论《史记》对孔子形象的重塑 董敏娜(21.84)

被低估的治世人才——以《史记》公孙弘为例 彭国怡(21.90)

《史记》学术动态

历史文化与《史记》研究的新开拓 朱枝富,王小燕(1.91)

《〈史记〉人物大辞典》的编纂、特点及价值 卜晓梅(5.91)

2017年司马迁研究综述 郝建平(9.90)

谈谈《〈史记〉人物大辞典》的出新和不足 郭楚伟(13.94)

法治与基层社会治理专题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司法治理 王国龙(7.6)

农村司法与乡村治理 丁 卫(7.23)

网络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 戴彦艳(7.31)

秦地文化研究

袁宏道华山诗歌及其后期诗风的形成 赵国庆(3.85)

明代渭南诗人南宪仲生平著述考 赵金丹(3.92)

陕西东府社火的装饰艺术研究 李怡轩(7.85)

康海与陕西提学交往考论 丁高奎(7.91)

新时期陕北说书的发展和社会功能 张统宣(11.76)

关中民居题材油画的民族性探研 尉艳丽(11.84)

安汉生平事迹考略 赵超越(11.90)

甘肃陇西话的子尾词及其词表 朱富林,齐雪艳(15.60)

历代潼关军事设防 张 晶,梁建邦(15.69)

陕西地区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保护 贾单妮(15.76)

关中皮影艺术传承现状与发展研究 蔡静波,刘向斌,肖晓珍(17.86)

基于秦东地域文化资源的动画创作研究 李 岩(17.92)

论富平县的迁徏与民族融合 白赵峰(23.75)

李芳桂皮影戏《玉燕钗》关中方言词举例 田晓荣(23.81)

“花儿”的隐喻认知阐释 荆兵沙(23.87)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

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扶贫对精准扶贫作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渭南师范学院定点扶贫龙门村为例 姚树洁,王洁菲,袁 梁(4.5)

互联网扩散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应的实证研究 唐光海(4.72)

互联网扩散对服务业的影响实证研究 张亚翠(4.80)

关中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分析 杨 娜(12.48)

文化距离与“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的文化风险 党琳静,颜 黎(12.57)

政府部门精准扶贫投入效果分析——基于渭南市临渭区截面数据分析 高敏芳(16.4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王笑娴,尹文嘉(16.58)

“离土不离乡”村民的市民化研究——基于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的调查 雷 喆(16.65)

陕西省渭南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杨建斌(19.7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碳会计核算探讨 沈宏益(20.54)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问题调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尹 洁,佘欢欢(20.60)

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发展及路径探析 丁若沙(20.68)

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与农民收益的协调发展分析 叶文显,马婷婷(20.74)

“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基于打造重庆内陆开放高地视角的研究 姚树洁,欧璟华,房 景(24.5)

对外开放程度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业效率的研究——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的视角 王琴梅,梁昌一(24.19)

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及要素优化调整研究 刘亚楠(24.29)

马克思主义研究

对“还看今朝”本意的唯物史观解读 周太山(23.11)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孙福胜(23.19)

语言文学研究

宋人诗歌章句浅酌 仓林忠(3.20)

《桃花扇》成书问题辨正 王亚楠(3.28)

《六书故》援引唐本《说文》考辨 陶生魁(3.34)

多民族国家的语言政策探析 付美艳,李迎迎(3.40)

里约奥运会汉语网络标题中的认知隐喻研究 李世琴,李气纠(3.46)

堕落的乡村知识群体——论鲁迅对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生态恶化的精神焦虑 晏 洁(7.38)

论先锋小说对叙事成规的反叛 杨 雷(7.46)

宋代理学诗派三论 孙慧玲(7.53)

贾平凹小说《秦腔》中的乡土文化批判与美学内蕴 张 伟(7.60)

左翼乡土小说和五四乡土小说的差异研究 田 丰(11.41)

“他山之石”: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李 勇(11.48)

从句法规律辨《墨子》“籍设而亲”句“而”非代词 张 萍(15.5)

河西宝卷方俗词语义考二则 姬 慧(15.11)

关中“印象”的乡土书写与“情理”困境——党益民长篇小说《阿宫》审美评述 李有军(15.18)

秦琼与尉迟敬德在大众心理层面的地位变迁及其原因 王 艳(15.24)

文艺理论的戏曲向度与相关文艺政策的形成——兼谈戏曲在毛泽东习近平相关文艺思想形成中的作用 王彦霞(19.37)

中国二十世纪小说之英雄形象一窥 王明科,王姣姣(19.43)

《汉书》联珠艺术蠡测 何凌风(23.25)

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探析——兼论王世贞晚年“自悔”说 张荣刚(23.33)

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之维——从“发愤著书”“不平则鸣”到“穷而后工” 陈西洁(23.39)

中国古代生活审美的民族性 张翠玲(23.45)

《离骚》结构述评及新论 刘聚晗(23.51)

追求自由,回归两性生态和谐——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金色笔记》 李碧云(23.57)

哲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哲学研究 于泉蛟(7.66)

论“内圣外王”的关系建构及其哲学反思 韩文娟(7.72)

“逍遥”与“超人”——对比中西哲学的人生境界观 刘梦璐(7.79)

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奠基观念及其当下启示 吴新民(11.54)

试论西方伦理思想中的“自爱”概念 陈晓曦(11.62)

骄傲与虚荣之同异辨析——基于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解读 胡志刚(11.69)

孙中山先生伦理思想体系蠡测 胡可涛(15.3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 蔚云飞(15.40)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王聚芹,黎 莉(19.24)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曾 杰(19.31)

历史学研究

论刘知几《史通》纪传体的生成观念 夏德靠(3.51)

西夏《天盛律令》研究述评 任长幸(3.60)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农业稽古 朱凤祥(19.64)

论郭子仪家族之门风 焦静璇(19.70)

宋代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考察——以《夷坚志》为中心 刘树友(23.62)

文化遗产保护探析——以日本为例 任忠英(23.69)

法学研究

宪法“税条款”的比较分析 刘 娟(3.68)

试论行政指导的实效保障与违法性边界 朴玉兰(3.74)

论法治文明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关系 付 洁(3.79)

论量刑规范化视野下法官量刑思维的确立——以《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为视角 李鹏飞(15.46)

我国应急物流法律补偿模式研究 张钧涛(15.54)

图书情报与编辑出版研究

编辑出版网络化综论 马 俊(4.86)

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张 绒(4.92)

编辑主体性与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五重维度 王政武,唐玉萍(8.81)

图书馆智库建设与服务情况调查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夏美玲(8.88)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出版业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 马小侠(12.73)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出版企业文化建设 陈鼎中(12.80)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 吴玉玲(16.7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创新研究 曹 静(16.79)

司马迁编辑思想对现代期刊的启示 朱正平(17.43)

近二十年来学术评价研究之趋势 张积玉,雷润玲(18.84)

论当代宗教文化传播对书法艺术传承发展的促进 陈平安(18.92)

关于路遥小说的编辑案例及其启示——兼论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 詹歆睿(19.50)

明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编纂 孔 珍(19.59)

高校学报自然科学论文配图的编排与制作 牛怀岗,林关成(24.67)

艺术研究

原创歌曲《大河之魂》的配器及MIDI制作探究 崔 峰(15.82)

中国书法笔法中的传统哲学思想 周 双(15.91)

论现象级影片《战狼2》的成与败 孟丽花(19.83)

高棉建筑的艺术特色研究 闫媛媛(19.89)

水彩画的空间与意象 梁小明(23.92)

高等教育研究

陕北公学政治教育及其当代价值 吕 强,冯 桢,张 琪(2.5)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策略探讨 王奎群(2.11)

关于高校培养卓越信息技术教师问题的思考 杨晓宏,杨方琦(6.5)

德性:教师道德成长的内在要求 王 荣(6.16)

基于“泛在互联”视角的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 李运福(10.5)

对标澳洲高校发展战略规划 聚焦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 庄玉琳,仝泽民,郭 楚,张董强(10.12)

基于综合理论模型的高效科研团队建设 杨 芳(10.1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研究 李亚奇,李 峰,王 涛,李 辉(14.5)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师范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研究 杨春丽(14.13)

美国博士后角色价值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启示 郭瑞迎(18.5)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瓶颈及其突破 杨冬菊(18.12)

大学课堂教学价值导向的审视 王昌民,王 凌(22.5)

特色+创新: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实战项目训练新路径 田 萱(22.13)

劳动法诊所教育中的基本准则 马永保,李一军(22.19)

基于对话教学理念的师生关系建构 范牡丹(22.25)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国防和军队改革背景的军校文职教员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初探 冯小卫,党折折,段朝晖,李博敏(2.16)

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邵一骏,桂尚书(2.21)

革命文化对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卓爱平(6.22)

民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回应 钱周伟(6.28)

习近平的“立德树人”育人观解读 孙刚成,林 婧(10.26)

消费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性的消极影响及应对路径研究 刘 顿(10.33)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张路杨,王钦懿(14.19)

高等院校学生工作诊改之师生共进的过程性研究 王玉晶,郝 媛(14.26)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途径探索 张爱文(18.17)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民参军企业文化建设探究 石晓蕾(18.23)

陕西大学生文化符号观现状与我国文化实力提升策略探究 刘乐婵(18.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评估体系研究 徐建飞(22.31)

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谢宝利(22.37)

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研究 薛一筝(22.42)

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价值结构 杨方琦(2.27)

面向煤化工专业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改革 任国瑜,亢玉红,闫 龙,李 健,刘晓菊(2.37)

课程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解 亚,解亚珠(6.34)

网络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构建策略 石建国,陶 皖,杨 丹(6.41)

新工科背景下信管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改造实践 陶 皖,张 伟,杨 丹(10.41)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思考 王舶宇(10.48)

“课程微博”:“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探索 张 翮,章 波(14.32)

基于教育叙事的音乐教学研究 刘小红(14.38)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探析 王月海(14.45)

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思政“概论”课情感教学探究 朱 虹(18.52)

数项级数概念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王雪琴,成荣强(18.58)

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高 静(22.48)

基于聚类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董晓萌,程珍珍(22.56)

外国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研究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MCE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郭 铭,刘立群,程璐璐(2.42)

周作人早期翻译与五四白话散文语体规范的确立 孙 黎(2.48)

CBI理论下艺术生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李晓旭(2.53)

概念图技术下英语听说译互动教学模式构建 王璐璐,王 珏(2.59)

高校日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及对策研究 姜 丽(2.67)

云南边疆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CBI教学可行性分析 宋显云(2.73)

论“对等”“相等”和“相当”“对当”的含义、用法和翻译 李田心(6.49)

以S&W关联理论探究新闻文体中隐喻的特征——以党的十九大会议报道为例 孙 莹(6.56)

道歉表达的中日对比研究 张 群(6.63)

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下高师英语专业的改革探索 王渭刚(6.70)

“软性背景知识”的选择与应用 张忠锋,南 海(10.54)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优化策略实证研究 胡梦姚,宋 徽(10.60)

CET-4汉译英测试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 高 钰(10.66)

地方师范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听力现状调查研究 罗亚凤(10.74)

MTI院校笔译工作坊设置模式探究 乔现荣,夏发玲(14.51)

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试析中美文化差异 李 日(14.57)

基于翻译伦理视角的汉语典籍英译研究 姚 艳(14.64)

文化对等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创新途径研究 卢 峰(14.70)

基于SPOC的“多元视频翻转课堂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陈含英(14.76)

基于自动评阅系统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李 玲(18.35)

高校英语教学中能动式教学模式建构思路探析 席海燕(18.41)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薛 雨(18.47)

中外核心医学期刊英文摘要文体特征对比分析 唐 磊,江晓敏(22.61)

基于慕课教育的ESP教学模式构建 杨秋娟(22.68)

基于微信交互平台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实践与有效性研究 陈 璇(22.76)

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关于Smarandache LCM函数的两个性质 杨明顺(4.12)

二元幂级数的收敛性 郭志华,秦小雨,曹怀信(4.17)

Mock theta函数研究进展综述 陈 斌(4.23)

EQ-代数的模糊滤子粗糙性研究 段喆杰(4.30)

具有环境污染的两种群互惠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杨秀香(8.5)

丢番图方程x3-1=1 477y2的整数解 党 荣(8.11)

X-RAY高精度检测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 王菊霞,葛春平,何 冰(12.5)

光激发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输运及强THz辐射研究 薛 红,席彩萍(12.18)

偏序集区间广义拟阵及其性质 李尧龙(16.5)

电磁能量转化与电磁场的关系研究 潘营利(16.10)

级数求和中的裂项法研究 薛利敏,田亚丽(20.5)

关于lgΓ(x)的Kummer-Fourier级数研究 周焕芹(20.10)

交叉混沌序列在数字图像加密中的应用研究 张永红(24.37)

磁各向异性媒质中半波天线辐射功率 孟新红(24.45)

现代应用技术研究

铁丝上的剧烈焰色反应 祝保林,吕 争(4.36)

现代模切机的传动与工作机构研究 高秀兰,吴 凡,周 帅,赵升吨,贾 楠(4.41)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朱志平(4.51)

基于以太网的矿井监测系统研究 朱高中(4.61)

柠檬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 付罗莎(4.66)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研究进展 高志勇,谢恒星,李吉锋,刘史力(8.16)

卤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胡庆玲(8.22)

一种光电式脉搏信号检测装置 秦玉伟(8.28)

基于Hadoop的电梯安全大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常 姗(8.34)

基于莫尔条纹的波干涉演示仪的设计与制作 韩修林,唐义甲,丁智勇(8.41)

添加Se元素对Cu污染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李 晶,王友保,王 鑫,郭璐韵(12.25)

富硒预混料的添加对鸡群及鸡蛋品质的影响 韩永健,韩小刚,魏光民,张瑞泉(12.33)

渭南流动人口动态数据分析 舒尚奇,马学文,陈利君(12.40)

C/Mullite/Si-C-N复合材料热扩散行为分析 卢国锋(16.18)

秦岭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刘楠楠,蒋水星(16.24)

基于前置、后置策略的快速排序算法研究 张晓煜(16.29)

电磁污染的影响机理与防护措施研究 孙 欢(16.38)

纳米三氧化二镧表面二次接枝改性聚氯乙烯研究 张文根(20.15)

CF3CH=CH2与大气Cl原子反应机理研究 刘 艳(20.22)

供应链可靠性诊断的随机Petri网模型及算法研究 任大勇(20.28)

基于Sobel算子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 黄 剑,贺兴时(20.39)

基于非凸稀疏模型的优化算法在金融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李 蒙(20.47)

二次包埋C/C复合材料SiC-MoSi2-TiSi2复合涂层的设计与高温抗氧化性能 焦更生,王 闯,李贺军(24.50)

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胡 明(24.56)

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器设计 苏变玲(24.61)

心理学研究

父女关系对女儿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小萍(8.60)

群际接触类型对言语期望偏向的影响 郭千钰,刘 峰(8.67)

治愈系动漫的积极效应研究 黄 欢,贾 威(8.74)

中国西北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吴 弦(12.65)

运动与健康教育研究

体育师范生参加说课面试的误区与对策 党炳康(8.46)

“一带一路”倡议下渭南体育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穆 峰(8.53)

公民健身条件的构成及其实现 孙彩虹(12.86)

广场舞运动对60~65岁女性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月红,周 娟(12.93)

张载与陆九渊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之比较 王凤杰(16.8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调查研究 宋和平(16.91)

基于胜任力的校园足球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张长城(20.81)

体育锻炼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体自尊研究 王 毅(20.89)

蓓蕾园地

中国法院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问题研究——基于人民法院108份判决的实证分析 郑小雨(2.79)

《诗经·齐风·东方之日》主旨辨析 杨胜男(2.85)

习近平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永红,何家琪(2.91)

“文气”说的“一体三相”研究 马 也(6.76)

论语言游戏对游戏定义的启示 刘 晓(6.82)

PPP项目三方参与者风险分担讨价还价博弈研究 白晓燕,许 华,徐 意(6.88)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制度探究——兼评《公司法解释四》 王岩松(10.80)

文化平等视域下丝路精神弘扬初探 李 倩(10.86)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西部基础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倪 阳(10.92)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综述 张天浩(14.83)

秦腔剧《窦娥冤》中的“清官”情结 彭 磊(14.92)

尧舜时期“德”属性的双重性——以《虞夏书》为中心 黄 旭(18.64)

理解与融通:《牟子理惑论》中儒释道三教会通管窥 杨小华,彭蓝君(18.71)

罚金刑贷款制度研究 蹇 昶(18.78)

地方高校传媒专业课程教学对策 郝丹娜,卢小璐(22.83)

《尼各马可伦理学》幸福观与《功利主义》幸福观比较研究 姚丁月(22.89)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梳理与未来走向 王旭涛,胡琳丽,任雪梅(24.74)

中加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刘 媛,翁昊天,郭良库,柴 富(24.80) (本刊编辑部整理)

猜你喜欢

史记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