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癜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08何婷婷赵思佳顾海萍杨雪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族史白癜风病程

何婷婷 赵思佳 顾海萍 贾 虹 杨雪源

白癜风全球发病率为0.5%~1%[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与自身免疫相关,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为进一步探究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并分析可能与白癜风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门诊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106例白癜风患者,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门诊就诊的106例白癜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5例,女61例,年龄1~59岁,平均年龄(22.60±15.28)岁。同时选取6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名,女32名,年龄3~54岁,平均年龄(22.30±11.7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及抽血月份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临床均符合白癜风的诊断标准。(2)年龄1~60岁。(3)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标准:(1)近1个月内口服或外用维生素D类药物。(2)伴有严重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或消耗性疾病的患者。(3)不配合检查及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准确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白癜风分型、分期、受累面积、家族史等,为方便记录,将皮损分为2期,即稳定期和进展期,根据皮损分布,分为节段型和寻常型(包括散在型、泛发型、局限型),以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计算,将受累的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分为轻度(<1%)、中度(1%~5%)、中重度(>5%)三组,按照患者年龄,分为1~20岁、21~40岁、41~60岁三组,根据患者病程,分为不足1年、1~2年、大于2年三个阶段。

1.2.2 血清25-(OH)D的检测 用真空采血管抽取白癜风组及健康对照组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静置30 min,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试剂盒由MK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定义血清25-(OH)D正常范围为30~50ng/mL,21~29 ng/mL范围为25-(OH)D不足,低于20 ng/mL为25-(OH)D缺乏。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白癜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25-(OH)D比较及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分型、受累面积、家族史等对25-(OH)D水平的单因素分析运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25-(OH)D水平比较(表1) 106例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为(19.62±9.52)ng/mL,60例健康对照组25-(OH)D水平为(22.69±7.34)ng/mL,白癜风组25-(OH)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白癜风组与对照组25-(OH)D水平比较

注:t=2.16,P=0.03(<0.05)

2.2 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白癜风分型、分期、受累面积、家族史对25-(OH)D水平的影响(表2) 106例白癜风患者,其中男45例,女61例,节段型白癜风患者7例,寻常型99例,进展期89例,稳定期17例,轻度受累白癜风患者43例,中度受累46例,中重度受累17例,其中无白癜风家族史87例,有家族史19例,不同性别、分型、分期、受累面积及家族史对25-(OH)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20岁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23.12±11.10)ng/mL,21~40岁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15.64±5.40)ng/mL,41~60岁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19.23±8.44)ng/mL,不同年龄阶段的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年龄为21~40岁的患者25-(OH)D最低,其次为41~60岁的白癜风患者。病程不足1年的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21.01±10.50)ng/mL,1~2年的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21.43±5.92)ng/mL,病程2年以上的白癜风患者25-(OH)D平均值为(15.98±6.75)ng/mL,不同病程之间25-(OH)D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越长,25-(OH)D水平越低。

表2 影响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 例

3 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自身免疫相关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一项分析显示[2]低25-(OH)D与白癜风发病有显著性关系,检测25-(OH)D水平对白癜风患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也表明白癜风的发病与25-(OH)D不足有关。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食物摄取及紫外线光照合成,在肝脏中经25-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25-(OH)D,在肾脏中经25-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生理活性的1,25-(OH)2D3。25-(OH)D血中含量较高,且半衰期较长,能较好反映维生素D水平及转化能力,因此25-(OH)D被认为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3]。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化合物,除调节钙磷代谢,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是一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抗原提呈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4]。

传统认为,白癜风发病机制与遗传、氧化应激、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自身抗体对黑素细胞的破坏。维生素D通过抗细胞凋亡作用,增加黑素细胞活性和酪氨酸酶的水平,从而抑制黑素细胞被破坏[5]。1,25-(OH)2D3还具有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调节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抵抗H2O2对细胞的毒性损伤。Finamor等[6]观察16例白癜风患者口服维生素D3治疗后,14例患者白斑有25%~75%不同程度的复色。外用维生素D衍生物治疗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Yamanaka等[7]发现维生素D衍生物他卡西醇,通过抑制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表面T细胞的表达,从而抑制CD4+T细胞,减少皮肤炎症浸润。维生素D水平不足与白癜风发病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疾病的缓解,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年龄、病程的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年龄较大,病程越长的白癜风患者,25-(OH)D越低,可能与维生素D的合成能力下降和摄取不足有关。顾文涛等[8]认为,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分期和年龄对白癜风患者25-(OH)D水平有影响。Xu等[9]初步调查发现,中国白癜风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且维生素D水平与检测月份有关,3月份均值最低,9~10月上升至峰值。Silverberg等[10]认为低25-(OH)D水平可以作为白癜风的筛查指标,尤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5-(OH)D更低。白癜风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低表达,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将其作为临床上的检测指标有利于辅助白癜风患者的治疗,尤其对于病程较长的中老年白癜风患者,适当予以补充VitD,既能促进白斑复色,又有益于患者的骨骼健康。本研究例数偏少,影响因素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尚未对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白癜风患者进行探讨,对影响白癜风患者1-25(OH)D水平的因素还需更大样本验证。

[1] Ezzedine K, Lim HW, Suzuki T, et al. Revised classification/nomenclature of vitiligo and related issues: the vitiligo global issues consensus conference[J]. Pigment Cell Melanoma Res,2012,25(3):e1-e13.

[2] Upala S. Low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vitiligo: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2016,32(4):181-190.

[3] Hohck MF. Vitamin D deficiency[J]. N Engl J Med,2007,357(3):266-281.

[4] Ben-Zvi I, Aranow C, Mackay M, et al. The impact of vitamin D on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PloS One,2010,5(2):e9193.

[5] AlGhamdi K, Kumar A. The role of vitamin D in melanogenesis with an emphasis on vitiligo[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13,79(6):750-758.

[6] Finamor DC, Sinigaglia-Coimbra R, Neves LC, et al. A pilot study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prolonged administration of high daily doses of vitamin D o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vitiligo and psoriasis[J]. Dermatoendocrinol,2013,5(1):222-234.

[7] Yamanaka KI, Kakeda M, Kitagawa H, et al. 1,24-Dihydroxyvitamin D3(tacalcitol)prevents skin T-cell infiltration[J]. Br J Dermatol,2010,162(6):1206-1215.

[8] 顾文涛,许辉,马红,等.白癜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卡泊三醇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45(8):572-574.

[9] Xu X, Fu WW, Wu WY.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deficienc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vitiligo: a case-control study[J]. PloS One,2012,7(12):e52778.

[10] Silverberg JI, Silverberg AI, Malka E. A pilot study assessing the role of 25 hydroxy vitamin 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vitiligo vulgaris[J]. J Am Acad Dermatol,2010,62(6):937-941.

猜你喜欢

家族史白癜风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儿童白癜风的研究进展★1
白癜风遗传概率小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