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途径探究

2018-03-07唐俊程翔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学习型队伍辅导员

唐俊,程翔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 618300)

传统模式下高校辅导员队伍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学院和院系双重管理模式,主要负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是学校的党委部门和行政部门,其他如辅导员的选流、晋升等工作由学校的其他部门配合两个部门完成。但各部门之间对辅导员的管理经常存着在矛盾和重复,且行政化的指令也凌驾于辅导员的“专业化”之上,致使辅导员队伍感到无所适从,专业水平也得不到发展,工作效率也因此而下降。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将辅导员从“行政束缚”中解脱出来,鼓励辅导员创造性与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辅导员的个体价值。同时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更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途径。

1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

建设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并非传统意义的进行学习活动,而是要更新辅导员的意识形态、知识结构,与时俱进的提高辅导员的学习、创造以及执行能力。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主要具备五个特征,第一是具有工作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明确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和帮扶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积极主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学习成果。第二是全员性,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必须全员参与,只强调个别辅导员不仅难以提高整体辅导员的素质,还容易引发辅导员之间的矛盾。只有对所有辅导员一视同仁,共同要求,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是持续性,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长期不间断的努力,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让辅导员将学习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将时间经验积累为学习成果,实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第四是创新性,学习型辅导员并非只强调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同样重要,所以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应着眼于培养辅导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辅导员学习的方法,使其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会通过学习提高工作水平,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五是机理性,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必须重视长远性和长效型,通过构建内外动力机制实现建设目标。

2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途径

2.1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职业路径

“三化”道路是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确定工作方向和目标。要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必须要求其朝着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个人知识掌握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在工作中将学习到的先进理论用于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顺利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知识渊博又不迂腐,经验丰富又平易近人的辅导员是最受欢迎的,所以辅导员应注意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并结合学生的特征选择其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和辅导员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将专家化视为其发展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步,成为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学生爱戴的专家型辅导员,从而助推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2.2 以发展为核心,拓展辅导员的职业空间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脱节、教学方法不落后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时候,要以发展为硬道理,围绕发展这一核心,拓展职业空间。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辅导员职业空间的拓展,才能实现高效辅导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必须重视培养每一个辅导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通过各种方法让辅导员实现自我成长。由于高校辅导员面对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其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所以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就相当于为实际的教育工作铺平道路,让学生在更加稳定、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要对辅导员建设充分重视,对于辅导员职业空间的拓展做出明确要求,让辅导员可以在不断学习中拓展职业空间,完成个人职业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深化高校辅导员学习和培训机制

高校要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就必须以理论为中心,通过组织辅导员学习和培训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知识掌握量,然后将知识科学落实到实践中。深化高校辅导员学习和培训机制是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辅导员与时俱进的重要措施。高校辅导员通过参与学习和培训,能够提高其对于“育人”的全局把握性和管理意识,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高校在设计辅导员学习和培训机制的时候,应注意学习和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单一地进行理论讲述从而使理论和现实脱节,应保证辅导员接受的培训知识可以有效运用于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学习型辅导员应具备全面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与时俱进的接受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动态针对性进而采取创新性策略进行教育。高校要针对学习型辅导员的基本要求设计学习和培训机制,为辅导员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其学习和工作能力,鼓励辅导员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成为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辅导员,完成学校赋予其的光荣使命。

2.4 培养辅导员职业荣誉感与角色认同度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是辅导员具备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度。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要发展进步,首先要从内心认可这份职业的重要意义并有信心能够做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能够从其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责任重大,如不具备职业荣誉感和角色认同度,则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双重身份使其工作强度大大提高,如果辛苦工作不能获得回报,必然辅导员会对其工作心生抱怨或失去热情。所以要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角色认可度,高校应重视激励,对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肯定和奖励,让辅导员形成竞争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高校需要为辅导员提供工作晋升的空间,利用科学的晋升机制促使辅导员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型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