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吟千年古镇云南驿

2018-03-06陈美兰

大理文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商铺古道古镇

陈美兰

云南驿,在我梦呓里吟咏过千万遍,未曾厌倦。十多年前,我和妹妹及家人曾经走进古道,踏寻千年历史痕迹,那次与古道的亲密接触,便让我难以忘怀。云南驿成为我寄存生命的驿站,以至在心底一次次念叨吟唱,今生我还要再次亲近云南驿。

一次说走就走的人生漫旅,圆了行云南驿的梦。云南驿地处滇西高原与滇西横断山脉相交的云南省祥云县,是云南之源,被称为“古云南”和“小云南”。祥云境内的云南驿,至今仍然保存着云南省中“云南”的原称。祥云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桥头堡,也称古云南,云南驿便是境内镶嵌在西南古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璀璨明珠,“云南”二字正是源于此。自东汉公元122年至今,2000多年间,有史可考的“彩云南现”的记载不止十余次,盛有“彩云之乡”的美誉,为此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正是对云南驿深厚历史文化的向往,我才有了到云南驿的难忘旅程。

我们一行五人,从南诏故都到达云南驿,已是下午三点多。在雨里再次邂逅云南驿,宛若人生初见一般美好,古驿道仍然保存完好。当我置身古道,时光恍若变慢,刚从小巷进入,就见与古道交叉口的古民宅屋檐下,青石板路边,静坐着四个老人,那条梦中悠长寂寥的古道,闯入眼帘,一时眼眸里珍存下了第二次行云南驿古镇的影像。

我们几个人,不由自主都往东面走,徜徉间听到那四个老人正在古道边说古论今,听话题他们正在关注着当今的学校教育。只听到一个老爷爷说话,逗得一个老奶奶哈哈大笑,她的笑声,回响在寂静的古道。我悄然走到他们的近旁,看到几个老人额头上布满皱纹,似沟壑纵横,满额的沧桑,一脸的衰老。这是古道时光在他们额头上烙印出的经纬线,既是他们的人生印记,也必然是古道深邃历史折射出的痕迹。云南驿,古道、古宅、老人,一幅素雅的水墨唯美画,就这样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撑着伞徜徉古道,我们各自选择喜欢的角度,拍摄古道容颜。淅淅沥沥小雨里的古道,除了雨声,古道像静静地安详躺着午休的睿智老人,倍显朴实、苍凉。我伫立古道中央,看那一道道老宅院大门,门当户对,悬挂着的木质对联,与大门相得益彰。昔日应是一大户人家。透过虚掩的大门,偷窥院内,古色古香、清幽干净。小院内的远古气息扑面而来。再看那道有特色的大门,里面并排的两道小门,西面的小门里坐着三个女人。我有些好奇,因门是开着的,不由自主轻轻跨入门内,走进古道人家,门内三个女人低着头正在用包装带编小圆凳,我与她们打招呼,她们才发现我,抬起头热情邀请我坐。我说:“这院子好住啊!”一个看上年纪稍长的阿孃回话说:“我们这里都是老房子,没有你们城里的洋房好!不过住着还是很舒适的,冬暖夏凉,街坊四邻和睦相处。”她的话道出了千年古镇情,民风淳朴,生活闲适。她们在古屋里过着雅致生活,做着手工活,嘴说话手打挂,双手绕来绕去,忽上忽下地编织,巧手编织着美好新生活。云南驿古镇,悠长寂静的古道,一代代守望古道的人,守住了古道,就守住了千年人类生活史,便传承着千年古道积淀出的文化。

漫行千年云南驿古道,我仿佛从汉唐盛世走来,不经意千年历史注入心头。古道是连接小村庄的主动脉,历史上最繁华时,古道上人来人往,马店比比皆是,商贾云集,客栈一家连着一家,从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贩运交换来的各种货物,在这里买卖,一笔笔生意成交。中原文化从这里不断渗透进来,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经历了一场夏雨的洗礼,古道的青石板路,干干净净,青灰色的石头,光滑透亮,遥望悠长悠长的古道,那是千年岁月里,一代又一代,一拨又一拨的人、马踏出的通道,看不到尽头,厚重的历史之路,越看越绵长。

彩云南,古道边,商铺一间连接着一间。商铺为今天很少见到的云南汉族传统民居,一门一窗一铺台的式样。商铺前,铺台林立,一个紧挨着一个,亲密无间。历史上在这里曾经有过喧嚣繁华,叫卖声、吆喝声不断;如今,摆放货物的铺台,失去了往日的功能,冷冷清清,旁无一人。当岁月洗尽铅华,繁华、喧嚣隐退历史长河;古道、宅院、商铺、货台只留下岁月剥蚀后的陈旧色。当我看铺台边寂寥无人时,却惊喜一古道人家开着门,恰好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出门,我便请她为我拍照。我斜倚着商铺台,留下了在古道的足迹。

凝视一个个商铺台,犹如穿越时空,回到古代,我站在雕花格子窗口前,正在与店主买东西,或是茶叶或是盐巴或是糖果,或是自己心仪的丝织品,想象着那样的生活是最本真、最朴实的人间烟火味。曾经熙熙攘攘、人流如织的古道,曾经繁华的祥云县故都,当繁华落尽时,仅仅剩下时光沉淀出来的沧桑、古朴、安静、幽远、恬淡。古街边,铺台前、有两家人紧闭的门口,分别有小狗蜷缩闭着眼睛,行人过往,它们还能依旧恬静安然地小憩,古道气定神闲的神韵似乎也都遗传给了它们,狗狗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想必心也安宁。

继续行走在古道斑驳的青石板路上,我的脚步为何那样缓慢?几个文友她们走得快些,一晃眼就不见她们的身影,只见文友月亮打着的那把大红伞,在古道里显得鲜艳温暖。我独自撑着蓝色的伞,不经意心就走失了。走着,看着,品赏着,遇到的行人屈指可数。我期许能做一回古道人,身心停留,静住古宅院几日,朝看太阳从古道东面慢慢升起,云蒸霞蔚的天空,把古道晕染成一幅美丽的晨景画;暮赏夕阳,看太阳缓慢从古道的青石板上、古屋房檐上、悬挂着云南驿三个字的牌楼飞檐上渐渐隐退西山,身处那样的意境,我定能感动不已。坐在古道边,静看云卷云舒。古道兴衰,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时代变迁的必然。人生过程,亦是一场艰辛漫长的行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我又坐在古道边的一块石头上,请一过路人为我拍照,拍完我抬头时,认出这就是十多年前来参观过的云南驿历史博物馆,遗憾铁将军把门,未能再次進入博物馆参观,感知体验云南驿悠久辉煌荣光的历史。

忆往昔,云南驿在抗战期间,曾经是蜚声中外的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和中印输油管必经地,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当我们走进云南驿机场遗址,附近是满目碧绿、纵横交错的田园,笼罩在烟雨里,遥望美丽的田园村庄,让人根本看不出曾经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而当我穿行遗址上时,那场血性战争仿佛再现我眼前。仿佛嗅到了硝烟、血腥味;还倾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人们的惊叫声声音入耳,我的心海也随之喧嚣起来。我看见几个大石碾子,静静地被冷落在大地上,碾子上长满绿苔。看着石碾子,悲凉沧桑,无声似有声地讲述着一个民族的悲壮故事。抗战期间,数万爱国民工参与抢修拓宽云南驿机场,就是用这些大石辗子夯地,劳工的号子声、大碾子的滚动声,撼动着大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必然是震动大地唤醒民族魂之声。凝视石碾子,我仿佛看见当年日军从空中投下一颗颗炸弹时,多少手无寸铁的民工,被炸得鲜血淋漓,倒在了血泊中,鲜血飞溅到了大碾子上,如今那血迹浸透石心几十年,成了人民刻骨铭心的难忘记忆。遗址上,一架老飞机,锈迹斑斑、千疮百孔,它安详地躺在地上,我臆想这飞机,或许就是当年美国空军“飞虎队”莫尼中尉驾驶过的飞机,它是英雄战机,陪着莫尼中尉,鏖战蓝天,打击日本侵略者。当日军大批轰炸机袭击机场时,莫尼中尉和他的战友们驾机迎战,他的战机不幸也燃起了火,为了保护祥云人民的生命财产,莫尼中尉的鲜血洒在了清华洞的山坡上,最终永远长眠在了中国。莫尼中尉的英雄事迹在云南驿一直流传,成为祥云人民心中的英雄,永远的念想,也是中国人民永远缅怀的国际主义战士,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矗立在祥云清华洞山坡上的“美国空军莫尼中尉殉职纪念标”,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追思纪念。我徘徊在雨里,思绪飞扬,一颗心湿漉漉的,心情极为沉重,古道犹在思英雄,机场遗址追忆抗日事,满怀惆怅涌心头。

云南驿是当今唯一集中了马帮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等同时代运输方式的地方,是人类交通发展史的活化石。走进云南驿,就走进了两千多年的云南历史,从这颗镶嵌在中国西南的明珠,窥探古老遥远的历史。而在云南驿机场,至今还保留着60多年前修建的遗址,当时美军飞机停放的机窝以及当年修建机场时使用过的大石碾子。当我独自悠然徜徉古道时,还看见在两间商铺墙间的滴水空地搁置着一个小石碾子,我猜想这个小石碾子抑或也能印证那场战争,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

细雨霏霏的日子,行吟云南驿古镇,踏着一块块厚重的青石,青石间长出青绿杂草,湿漉漉的路间渲染着生命之绿,生生不息,让人心生感动。静坐古道边,倾听遥远的马蹄声,捡拾史海贝壳,追忆彩云之南往事。在云南驿,穿越千年时光,聆听来自古丝绸之路的马蹄声。我听到了马鸣嘶吼的声音,马蹄声由远而近,这声音逼近了,马帮仿佛就在我眼前,马蹄声声在耳旁回响,踏碎千年梦幻。

云南驿,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有着辉煌光荣历史的古镇,古镇神韵,民族魂永存。

云南驿,千年古镇,依然如故本真。

猜你喜欢

商铺古道古镇
杉林古道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茶马古道
投资需要逆思维
三家商铺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