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俄语翻译

2018-03-06石凤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信函目的论俄语

石凤叶

摘要:当代,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商务翻译在商务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目的论为商务俄语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提高商务俄语翻译的质量,促进商务贸易合作不断向前,越好越快地发展,文章从商务信函翻译和商务合同翻译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目的论指导下的商务俄语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商务俄语翻译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不断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并且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边国家,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俄罗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重要参与者和关键合作伙伴。在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关系稳定良好的前提下,合作贸易不断积极向前发展。随着与俄罗斯贸易交往的日益密切,商务俄语翻译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翻译是否准确,恰当、合理,往往会决定商务合作能否成功进行,也常常会影响双方建立的长期贸易关系。所以,我们对商务翻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商务俄语翻译逐渐引起众多翻译者的重视。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务合同的翻译以及商务接待过程中日常用语的翻译,这些都贯穿于整个商务合作过程中,这些也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商务信函和商务合同都属于信息类文本,翻译时都要特别注意中文与俄语之间的转换。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在德国兴起的翻译目的论是一种以译本的作用和实用性为导向,侧重于翻译文本的目的性。在目的论视角下,对于商务俄语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且会对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二、翻译目的论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译学界发生了一场根本性的突破。以奈达、纽马克、卡特福德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了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切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功能对等”“交际翻译”“语义翻译”等概念。同时期还出现了多元系统派、功能派等。翻译目的论就是功能派翻译理論的奠基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翻译目的论,该理论认为翻译必须遵循一些规则,是一种有结果的目的性活动。它要以原文为基础,实际上是一种交互行为,人们是有目地的去翻译,并且译文也取决于翻译目的。目的论强调目的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翻译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译者根据翻译活动的预期效果和不同的翻译目的,来决定相应的翻译策略,也根据翻译的目的对原文进行取舍及修改。翻译目的论也为商务俄语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包括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以及忠诚原则。前者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与忠实性原则,前者指译文内部必须连贯,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有连贯性。

在商务俄语翻译中,翻译目的论最大的功能就是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所有译者要根据交际目的来决定采用的翻译方法。可以这样说,目的决定着翻译活动的行为。而在商务俄语翻译中,译者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策略,这也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体现。

三、目的论与商务俄语翻译

1.目的论与商务信函俄语翻译

商务信函是为解决商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而撰写的来往书信。通常在合作初期,企业都是以商务信函的方式来和客户建立起初步联系,也是之后正常贸易往来交流沟通的关键手段。翻译商务信函要完整准确的传达重要信息,用词准确规范,表达清楚。否则会传递错误信息,使双方出现误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商务信函也各分为请求函、要求函、报价函、确认函等等。在目的论指导下商务信函俄语翻译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重视格式问题。商务信函属于公务信函,俄罗斯公务信函的结构和要项分布要遵守全俄国家标准的规定。俄语翻译成汉语的信函,格式简单固定。俄语信函相对比较复杂,例如:收函人的地址和名称通常在信函的右上角标明。

第二,要重视正文称呼语的翻译。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采用的翻译方式也不同。若在双方联系的开始阶段,商务信函翻译要比较正式,选择用姓氏称呼。例:Уважаемый +господин+фамилия!。如果双方进一步合作,业务关系比较熟悉,选择用“名+父称”来称呼,增加亲近感。在处理不同的信函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选择最合理恰当的翻译。

第三,要重视敬辞的使用。在俄语商务信函的正文结尾,通常会写一些表示敬意的套语。公务信函的目的是沟通,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所以,通常要在正文结尾会表达对未来合作的希望、感谢、鼓励等等。例如:致以最好的祝愿……。

(С наилучшими пожеланиями)

2.目的论与商务合同俄语翻译

商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公文文体,它是正式的法律文本。一旦生成,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受法律约束,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正常行使,对违反双方协定的一方,有据可查,会同样受到相应的惩罚。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商务合同俄语翻译策略的选择要符合此类文本的翻译要求。商务合同作为法律文本,其功能在于规范实施者的行为,规定实施者的责任及义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语文本应承担和源语文本相同的功能,译文要完整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并且字句要翻译得体,符合法律文本的规范,能够产生法律效应。

如果在合作中出现问题,由于商务合同受法律承认与保护,遵循合同是处理纠纷的重要手段,所以对翻译质量要求很高。合同翻译用词要准确严谨、句式结构要规范、译文要连贯通顺、有条理、有逻辑。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注重翻译策略的选择,要注意译入语言特征、文化传统以及相应的法律条款,在原语国家与译入语国家的法律有差别时,要特别注意。

在商务合同翻译中要使用规范的法律文本格式,使用正确的贸易术语。以下述合同条款为例,其目的是对其中涉及的交货目的地达成一致。原文是: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транспорт на условиях базисаFCA,Горьковск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станция Вахитова,код станция 250707,код предприятия-2466.。译文:根据货交承运人(FCA)条款,铁路运输指定高尔基铁路,瓦希托夫站,站码250707,企业代码2466。该条款的主要信息是规定卖方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该条款中出现的“FCA”是通用的贸易术语,指货交承运人,在翻译时不必细化说明。合同双方能够清晰了解本条款的内容,达到交易的目的。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根据忠实性原则,译文应尽可能忠实于原文。译者应准确地将原文的信息用目的语表达出来。商务合同涉及的是双方的经济利益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译文的忠实性还体现在商务合同中固定表达的翻译上,使译文实现相应的法律功能,避免因翻译不当引起的法律纠纷。

例如:В случае нарушения покупателем условий настоящего договора,поставщик имеет право применить к покупателю нижеперечисленные санкции.译文:在买方违反本合同条款的情况下,供应商有权向买方申请以下制裁。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若出现买方违反合同条款,卖方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将长句中的语序调整,重新组织语言,使表达更加通顺、明白,更加忠实于原文。

四、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仅探讨了在目的论指导下,商务信函以及商务合同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想要达到的预期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及规范性。笔者认为,虽然商务文本有不同的类型,但是目的论为商务文本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译者会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商务俄语翻译。

参考文献:

[1] 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74-75.

[2] 冯克江.商务信函的特点与翻译[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90.

[3] 周海燕.俄语应用文写作[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许钧.从翻译出发—翻译与翻译研究[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5] 潘艳红.目的论研究在中国[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信函目的论俄语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五(1942.10.28)影印件
朱自清致逯钦立信函之四(1945.6.25)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现代英文商务信函的个性化写作风格初探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1935年4月4日梅贻琦致剑桥大学研究生处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