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编排与分析

2018-03-06牛树林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童谣人教版汉字

牛树林

一、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编排

根据语文课程的要求,小学低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对小学生应该以语文的启蒙教育为主。进入到小学中段后,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因此,语文教材的编排,应本着对低年级教材进行简化的原则,从简入繁,规避繁琐。笔者以使用中的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遵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材的编排过程中,应遵守从简入繁的原则。 目前,使用中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如下。在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中,首先以汉语拼音的学习为重点,以儿歌为依托,将拼音的学习融入到诗歌中去。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地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汉语拼音后,教材的内容以识字为重点,在文章的编排上也越发的多样。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编排中,主要是整合教材内容,形成专题形式的单元。教材中共设立八个专题,在这些专题中,知识丰富宽泛,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以上分析可得知,小学语文一年级的知识学习可分为三个板块:汉语拼音、识字以及课文。此处重点分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编排中所占比例。小学语文教材的每册都分为8个单元,上下册共16个单元。据笔者分析的语文教材可知,16个单元中的15个单元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占教材比重的93.75%。例如识字单元中对于汉字文化知识的学习,讲解了汉字规律,教材中多个模块都在不断地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笔者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分为四类:语言文字类、古典文学类、历史文化类和艺术文化类。其中,语言文字文化分别以汉字、童谣、谚语、字谜等传统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汉字数量为2个,童谣4首,谚语6则,三字经、字谜、歇后语等为6首;古典文学类表现为古诗以及古典名著,古诗为13首,古典名著1篇;历史文化类表现为节日,节日介绍文章1篇;艺术文化类表现为手工艺术,相关文章1篇。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编排内容丰富多样。

综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可知,根据学习目标主题要求,教材以主题為中心进行单元组元,使得教材知识更加具有整体性。一年级上册的教材重心为拼音及识字,随后从一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上册,每册教材都是由8个单元编排而成,六年级下册由6个单元构成,共86个单元。据笔者研究分析,其中18个单元学习了我国传统文化,其比例占到全部教材的20.9%。这些知识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介绍。其中语言文字类分别体现为汉字13个、童谣4首、成语263个、诗经2首、谚语27则、歇后语25句;古典文学类分别为古诗词120首、文言文45篇、古代寓言故事10则、古代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10个、古典名著12篇;历史文化类分别为历史名人故事14篇、历史事件4件、历史发展4篇;艺术文化类分别体现为、建筑艺术5篇、绘画艺术1篇、书法艺术2篇、手工艺术1篇。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类别的传统文化均有所涉及。其中,语言文字类以及古典文学类所占比重最大,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

二、教材中传统文化类选文的分析

1.语言文字类选文的分析

培养学生识字、读写以及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现阶段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现行的人教版教材中,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文化主要表现为汉字文化以及汉语言文化。

(1)汉字文化。据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性,教材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象形文字、图形、会意字等帮助小学生进行识字。例如在《象形字真奇妙》中纳入的象形字学习,可通过图片以及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为例引导学生认字;在课程《日月明》中出现的“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则为会意字。在一年级下册中,则纳入形声识字。例如课文中出现的蜻蜓、蜘蛛等字。

在五年级教材中,对于传统汉字文化构建了单独的单元,即“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编排了与传统汉字文化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汉字的演变》《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以及《甲骨文的发现》等。在教学目标中,本单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使其对汉字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

(2)汉语言文化。小学语文教材在汉语言文化的编排上,主要包含传统童谣、《三字经》等。

其一,童谣。童谣因其符合小学生年龄的特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应用较为广泛。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的。在现行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童谣也有较多的收录,例如一年级上册就收录了12首童谣,在《有礼貌》中,童谣为“大公鸡,有礼貌,见到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眯眯笑,奖他一顶大红帽。”以童谣的形式将懂礼貌的道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童谣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二,《三字经》。《三字经》作为我国古代的启蒙教材,其中蕴含了许多的道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纳入其中。例如在教材中选入的关于孝悌的两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其次还有部分是改编后的《新三字经》,例如“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等,无论是《三字经》,还是《新三字经》都能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明白这些故事的内涵,从中学习到做人的道理。

2.古典文学类选文的分析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典文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对此的选择也很多,其类别主要体现在古代诗词、文言文、寓言、神话故事等方面。

(1)古诗词。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编排了56首完整的古诗以及7首完整的词。教材中收录的古代诗词作品选题广泛,随着年级的变化,数量以及难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知识多样性的要求。endprint

(2)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经过不断加工形成的书面语。由于文言文较难理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文言文的节选较少。在教材中,只有高年级才选入了较为容易的文言文,例如在四年级以上,才纳入了文言文名句,在五年级下册中,节选了《杨氏之子》《小儿辩日》等。

(3)古代寓言。寓言故事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古人通过小故事的来讲道理,这些故事就是最初的寓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较多的寓言故事有《守株待兔》《农夫与蛇》等,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

(4)神話故事。民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直接关乎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建立。在本套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多种的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例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课文《盘古开天地》《西门豹》等 。

3.历史文化类选文的分析

传统文化的沉淀,凝结了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最精华的智慧。更是中华民族的标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历史不可分离,历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通过历史名人故事、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的发展来展开历史文化的学习,既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区别于历史课程。

(1)历史名人故事。历史名人故事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是一个人物智慧或者某个地区人们生活的直接形象反应,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编入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中,讲述了司马光运用自己的智慧救人的故事,使学生感同身受,积极思考。

(2)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发展。在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讲述了我国国土被侵略,圆明园遭破坏的历史,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了充分的认识理解, 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同时充分展现我国的历史文化。

4.艺术文化类选文的分析

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作者要表达的优秀思想、生活中积极向上观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来陶冶学生情操,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目的,对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内容广泛,涉及到了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等等,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传统艺术文化。例如三年级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角度给学生讲述了艺术文化。通过这些传统艺术知识的学习,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传统艺术的影子,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的情感,去认识世界的美好。

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之魂,学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传承创造与可持续发展中负有历史使命。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编排正体现了这一点。笔者通过对小学教材的研究,分析了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相关选文,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兰凤.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丁爽.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中国传统伦理内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 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4] 王平.在语文教育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途径与实践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谣人教版汉字
快乐童谣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