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积极思考数学的三个走向

2018-03-06徐恒祥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整数总量算式

徐恒祥

积极思考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首次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被提及。应该说,积极思考是学生学好数学不可或缺的行为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呢?

一、着眼于数模建立,让学生从“感性思考”走向“理性思考”

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常常指向优等生,以致少数优等生成了课堂上的“领衔主演”而频频亮相,多数学困生(包括一些中等生)则成了“观光陪客”而不言不语,久而久之,得不到“亮相”的学生惰于思考问题。也有的教师生怕学生探究问题“走弯路、出差错、费时间”,生怕学生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直截了当地“授之以鱼”。如某教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出示例题:“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再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板书“■÷2=■×■=■”,最后得出结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如此学习,不但不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容易使学生滋生以偏概全、依赖课本、倚靠他人的不良倾向。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将丧失其应有的探究意识与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应着眼于新知建构、数模建立与学生发展,引导学生理性地、深层次地投入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之中去,以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理性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笔者教学此课,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先放手让学生从“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中得知“■÷2=■”,再让学生说一说折纸的方法与计算的过程,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怎么转化算式”。有的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将算式转化为■÷2=■=■,即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就是■;有的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将算式转化为■÷2=■×■=■,即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求■的■;有的学生根据“商不变规律”将算式转化为■÷2=(■×■)÷(2×■)=■,即把除数转化为是1的特殊方法计算。在肯定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与做法之后,笔者为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哪种最好,把例题改为:“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此时,学生经过“检验”,很快发现:第二种方法具有一般性,能广泛适用于分数除法计算。不难看出,学生建立“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一数学模型,不是教师简单地告诉给他们探究方法或现成结论,而是引导他们经历“独立思考—对比思辨—建立模型”的过程,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着手于差异发展,让学生从“他控思考”走向“自控思考”

在批判“满堂灌”的背后,“满堂问”却在一些课堂上演,有的教师接二连三地一问到底,在绝大多数学生还无暇思考上一个问题时,接踵而至的是教师抛出的下一个问题。这种“上气不接下气”的“他控式”“齐步走”学习,造成绝大多数学生高速运转、高度紧张于教师的课堂提问,以致他们疲于思考。事实上,学生之间总是相对地存在差异,我们只有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控”学习、“自控”思考,才能更好地引领每一位学生稳步、持续发展。教学“工程问题”时,笔者先出示“显性数量题”——一间教室60平方米,由一位男同学单独打扫要10分钟完成,由一位女同学单独打扫要15分钟完成。男女同学合作打扫,几分钟可以完成?学生通过解答,得知“60÷(60÷10+60÷15)=6分钟”后,我相继再把“60平方米”改为“120平方米”“240平方米”,让他们猜想“合作完成的时间”。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是12分钟、24分钟,但验证后,他们惊讶地发现120÷(120÷10+120÷15)=6分钟,240÷(240÷10+240÷15)=6分钟,顿时对“教室的面积变了,也就是工作总量变了,为什么合作完成的时间还是6分钟”大惑不解。通过交流讨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总量变了,工作时间不变,工作效率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也就是工作效率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们合作完成的时间不变”。紧接着,笔者出示“隐性数量题”——一间教室,由一位男同学单独打扫要10分钟完成,由一位女同学单独打扫要15分钟完成。男女同学合作打扫,几分钟可以完成?他们顺理成章地把工作总量看作“1”,男同学每分钟完成■,女同学每分钟完成■,男女同学合作每分钟完成■+■,合作完成的时间是1÷(■+■)=6分钟。最后,通过比较“显性数量题”与“隐性数量题”,引导学生建立“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我们知道,工程问题的工作总量是具体数量时,学生容易发现;而工作总量是未知数量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学生不易发现。笔者根据新旧知识的易混特点,有意设置问题陷阱,使学生产生疑惑、产生认知冲突,再把学生引向对“工作总量不同,而合作时间相同”的“变中之不变”的思辨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数量逐步抽象、把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过程,从而找出隐藏在这一问题背后的数学模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自主探究问题所获结论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如此,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与思辨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获得探究问题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三、着力于情感目标,让学生从“畏惧思考”走向“自信思考”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动脑、不敢开口,往往与教师的“因材施教”“因材施问”有关,有的教师设置的一些数学问题,无法真正让学生“对号入座”,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受到“答非所问”的挫折之后畏惧问题、害怕被提问。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学习信心与正确的学习观。一要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展示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步发展,客观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均等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如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设计这样一题:“把2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并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引导他们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激励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①(10+10+10)×2;②(10×2+10)×2;③10×6;④10×(8-2);⑤10×8-10×2;⑥10×4×2-10×2;⑦10×4+10×2……不难看出,这样的问题不但能有效激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机制,而且能有效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二要给每一位学生弹性的发展空间。如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筆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

A级:6.5×82+6.5×18; (1.25+2.5)×8

B级:6.5×99+6.5;3.5×10.1

C级:6.5×5.6+6.5×5.4-6.5;7.8×8.2+0.78×18

组织学生完成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能力、兴趣等选题完成。当然,学生A级题做好了,鼓励他们进一步挑战B级题、C级题。反之,若C级题做不好时,允许他们退一步再选择B级题、A级题完成。但是,在向学生反馈作业完成情况时,教师应表扬前者,使之明白学无止境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鼓励后者,使之信心百倍地迎难而上。可以说,这样的习题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自由的学习与发展空间,也为他们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数总量算式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这是流行病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环保部: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下降
答案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