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设计

2018-03-06范殿忠张建波包洪璐王文博大连辽南船厂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本信息化产品

范殿忠 张建波 包洪璐 王文博/大连辽南船厂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信息化进入了新的里程碑,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重要突破口

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适应市场化的迫切需求发展起来的。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工作不仅可以实施精细管理、成本管控、决策支持、效益提升,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取更适合自己企业的订单,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生产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因此,企业信息化成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信息化虽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但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有些企业仅仅停留在报表层面,甚至很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还很茫然,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实现上述目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制造类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性课题。

辽南船厂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2003年建立了企业的ERP系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约15年。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引导了工厂的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在ERP的基础上,又引入了PLM管理模式,信息化工作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企业有关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上,在数据的唯一性上,在数据流的通断和绕行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致使企业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此外国家战略与企业管理的新需求也未能有效满足(如供给侧改革、市场需求等)。那么,我们所处的船舶行业,在长期低迷的市场状况下,如何通过规范生产流程、细化成本信息、准确定位战略几个方面来识别“短板”,引导信息化建设呢?根据长期实践,企业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两大任务来开展,即产品生产和自身建设。产品就是企业向社会提供的被社会所接纳并完成交易的物资或者服务,作为企业这个过程是需要经营的。而自身建设就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满足

表1:三类业务过程对产品、企业影响表

表2:数据分析表

“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产品,并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不断加强这种能力,使企业获得长久发展。因此这个过程又称为管理过程。

船厂信息化基本流程

根据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的新提法,从大的分类上来讲,企业主要是完成两个过程,即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企业制定的各种管理标准、行政命令、管理办法以及机构设置都应围绕这两个过程来开展的。

为便于进行信息化管理,规划业务流程,理清数据流向,现将辽南船厂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1.业务过程分类

A类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围绕产品实现开展的过程,主要特点是每个子过程(或称为环节、步骤)都是使产品直接增值的过程,其工作的对象是产品本身(是企业要出售的商品)。除了最后的交付过程之外,构成产品实现的其他过程的输出都是中间产品。但该中间产品的价值在不断增加,直到最后交付。例如分成:订单获取、工艺设计、物资供应、生产加工、售后服务。

B类过程,是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为产品的实现过程提供服务与支持。也即资源分配过程,就是将产品生产所需的资源适时地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在这些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性价比,如风、水、电、气、暖的提供过程,设备(自用的设备,非船上的设备)、工装、场地、设施的提供过程,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不是船员培训)过程,资金技术的提供过程等。这些过程的结果都是为产品实现过程提供的支持,其成本不直接计入产品,而是通过工厂的某种标准和计算方法分摊计入最终产品的。资源分配保障过程分类如人力资源保障、资金资源保障、设施工装保障、能源动力保障、安全环境保障、党政工团保障、后勤保障、保密措施保障等。

表3:数据分析模型表

C类过程,即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业务开展的对象是工作过程,通过管理过程相关业务的开展,可以监测管理效果,通过制定管理方针,修订管理制度,调整企业战略等,来规范各层级员工的行为。这些过程发生的成本也不直接计入最终产品,而是通过管理费用的相关科目计入。“向管理要效益”就是通过这些业务的开展,形成新的制度和管理方法,降低前面两个过程及管理过程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如可以分成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经济责任制、单船成本、薪酬规划、合同管理、工程进度、资金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值消耗率、设施设备利用率分析、KPI分析改进、管理效能的测量、分析与改进等。

这三类过程分布在工厂的各部门,某个部门在各个过程中的子过程(或称为环节、步骤)就构成了某部门的具体业务。

以这三类业务输出的数据、标志为基础,管理层就可以进行决策了。

2.信息流/数据分类

各类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都会留下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会逐步向下一道工序传递,并且随着信息的传递过程还会产生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下一道工序必须的。只有将信息正确传递到下一道工序,直到最终产品,才能实现保持产品特性,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这些信息的监视、测量、综合计算与分析是识别管理短板、改进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

源数据,是指直接客观获取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统计、计算、分析的数据,如实动工时日报表,XX库房温度、湿度记录表。

结果数据,是指对源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加工后所推导、推论出来的数据。如成本汇总表。

趋势数据,是对上述两种数据按照时间、位置、机构等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数据。如XX年度工时趋势图,资金支出需求预测图。

3.八级进阶数据分析模型

把业务流程与数据流向结合起来,一般来讲,按照目前较能被大家接受的等级进阶方法,根据复杂程度,数据分析工作可分成八个进阶等级(这种也是目前流行的分法),四个报告类型和两个发展阶段。

船厂信息化系统模型

船厂信息系统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各类业务中产生的各种源数据的获取;第二部分,根据产品和管理的要求及时向管理层(包括部门领导、业务领导和高层领导)输出各种产品及工作过程的进展情况、数量及等级列表、数据汇总及分析、数据趋势曲线;第三部分,建立源数据与系统输出之间的关联,并将该关联恰当运用。为了以后减少因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政命令、管理制度的变化而修改程序,在数据流通过程中,我们拟采用参数化的形式引出独立的入口,对上述变量进行参数化修改。第四部分,根据业务管理分工,建立阅读权限分配表。其中第三部分是最难的部分,涉及面广、量大,并且带有显著的网格特征。数据流向呈现庞大的不规则网格结构。既包括产品数据,又包括资源数据,还包括工作过程数据。这三种数据之间本身就已经

是网格结构了,并且网格和长短、计算公式、判断依据都不尽相同。从源数据出发,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公式、统计范围和口径等的一致性检查、条件判断,最后到达管理需求的界面上。

表4:过程分类及明细表

在进行上述分类后,可以细化、调整我们的惯性思维。比如单船成本归集,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我们不必等到收付款/发票之后才进行成本归集,而是直接按照材料出库,工票完工的进度来确认工程,从而计算出当前的累计成本;再比如各工种工时发生的及时累计,可以及时了解各工种的人员配置与工程负荷的关系并解决均衡生产问题。再比如,经过过程分类后,可方便成本归集。A类过程成本即变动成本,B类过程成本是固定成本(根据成本发生的关联关系,其中也有一部分属于变动成本),C类过程成本为管理成本。

总之,企业信息化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也不强求都一致。适合企业的发展及规模,又便于系统的升级和调整,是我们的设计初衷。★

猜你喜欢

成本信息化产品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