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贩毒案件中的网络安全执法难点

2018-03-06钟世豪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IP地址执法人员网络安全

◆钟世豪

浅谈网络贩毒案件中的网络安全执法难点

◆钟世豪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当今背景下,网络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人们对网络需求的提升使得网络本身持续不断的进化。正面需求推动着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反的负面的需求可能为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其中不乏一些人对于毒物、毒品以及各种危害性化学试剂的需求。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满足对于一些管制类药物的负面需求,不但影响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更对建设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和加强网络监察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毒品;网络犯罪;网络贩毒;网络安全;网络监察

0 前言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报刊杂志屡屡登出有关网络犯罪的报道。从2004年到2018年见报见刊的网络贩毒案件数量来看总体呈一种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每年犯罪数目竟能达到数万到数十万起,仅仅在2015年一次行动中就查获一万五千余起网络贩毒案件,可想而知未被发现和查处的境内外网络贩毒窝点将会是多么庞大的数目。能形成如此增长趋势和庞大的犯罪数量,网络贩毒必定有其特殊之处才会得到毒贩的青睐,成为毒贩的新贩毒方式。加大网络贩毒案件的侦破力度和增强侦破手段刻不容缓。

1 网络贩毒的成因及网络安全执法难点

网络贩毒成因相对复杂,但总体原因离不开网络特点中的多点性、连接性、交互性和快速性,以及网络使用人数基数大导致执法难度增加和网络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1)社交平台运营商以及网络安全执法人员网络监察能力有限,大多数网络贩毒案件发生在一些极为常用的社交平台上,这些在这些社交平台上有关部门即使增加监管力度及监管人手,也难以避免一些漏网之鱼的存在。甚至在一些案件中涉案人使用只有交易内部人员懂得的暗号密语进行交流,不但增加交流的隐蔽性和保密性,更加大后续获取证据信息的难度,导致网络安全执法人员在后期取证困难。

(2)网络贩毒存在偷天换日的行为,很多药头在各种网络平台打着不同的旗号和目的,以兜售常规商品或者进口商品为幌子,实质上干的是网络贩毒的勾当,也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这种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常见,早到曾经以高档进口娃娃为幌子实质上兜售违禁药品的案例,到最近国内破获的一起名为牙齿保健群,实则在群内进行的网络贩毒。从这些案例看来犯罪分子已经越来越会隐藏自己的犯罪行为,也对网络安全执法人员对信息和数据的甄别能力提出了考验。

(3)网络对于其使用对象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作案人通过网络不但可以避免透露自身的所在地和所在位置给购买者。进入一个全民使用和学习计算机的时代,犯罪分子甚至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大大加强网络对其使用对象的隐藏,从而实现反侦察,例如使用代理服务器,将自己的IP地址隐藏于其中,而网警所能查看到的IP实则为服务器的IP地址;通过使用调试服务器的方法也可以达成这一目的,而使用的中间服务器越多,Server要追寻入侵者便越困难,更有甚者会使用WinGateServer来当跳板,或者使用黑客软件,伪造自己的IP地址为世界上任意一个地区的IP。通过类似上述技术会使网警通过IP地址追溯嫌疑人侦破案件的难度大大增加,进而使得自身虽然触犯了贩毒制毒的禁区却有很大的可能逾越于法律之外,得不到法律的制裁,网络和社会的安全也将难以维护。

(4)交取货方式在网路平台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中远距离交易多采用汇款、转账和第三方应用转账的方式,由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在储蓄卡和手机号码的的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购买后对于买卖双方的信息都有可能面临不全甚至无从查询的结果,使案件侦破难度加大。物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所运输的物品疏于检查也使远距离运输毒品成为可能。对于近距离交易,会存在交易双方最终以约定地点的方法达成交易,在不能人赃并获的前提条件之下,可用证据会大大减少。

(5)网络犯罪证据可能不完整,很多网络平台和社交软件实名认证程度不够,对伪造证件和利用他人证件注册的行为管理能力过低,通讯公司也尚存注册漏洞,导致此类网络犯罪证物销毁难度相对较小,证据指向性能力较弱。网络安全执法人员即使成功取证,证据的利用也有一定难度。

(6)网络覆盖范围广,国内外信息交互自如,且各地网络安全执法的联动不强也是目前网络贩毒猖獗的两大重要原因。

截止2018年1月中国境内的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电话可以通达的地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8亿,这意味着几乎中国全部地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如此之高的网络覆盖率为民众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提供了便利。在实际案例中网络贩毒跨越多省作案的情况屡禁不止,正是因为在如此广阔的互联网空间中作案,使得实际作案范围已经覆盖了多个省市,且各省市之间网络安全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存在差异,令对其的打击难度逐步攀升。在网络空间中身处异国的两个药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异常的容易,因此使得跨国走私管制类药物案件数目逐年增加。

(7)在网络环境下药头们更加牟利。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情况下省去了很多中间费用,和人力开支,更进一步的节约成本,可以使得利润最大化。部分有制毒能力的个人或者犯罪团伙选择网络贩毒可以直接销售省去中间繁琐的步骤获得更加可观的利润。在低风险高回报的诱惑下,网络平台上制贩毒品成为药头们更加青睐的贩毒方式。社会管理和网络管理的结合程度如果能够提升,那么对于制毒和网络贩毒以及购买三条途径上的围追堵截一定会使网络贩毒案件无处遁形。

2 防范网络贩毒工作走向

从问题的原因出发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把执法问题的的难点作为解决为题的着力点。解决网络贩毒问题也要从问题的本身出发,分析内在与外在原因,进一步解决网络贩毒问题是刑事科技和网络安全执法研究者们寻求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毒贩贩毒方式不断改变,不断增强网络安全执法人员的网络监察取证技术和能力也是防范网络贩毒及其相关活动的重要手段。从2004年中美联合整治重大跨国网络贩毒案件,到2011年破获北京“8·31”利用网络聊天室进行的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甚至说最近破获一个横跨两广、辐射全国多个省市的家族式特大贩毒网络案,这一个又一个网络贩毒案件的破获说明我们网络安全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对于此类案件的侦破能力正在不断的加强。

增强各部门联合能力,提升执法区域之间信息的连通性。加强通信实名认证进度和速度,增进快递业的整治和管理,强化网络犯罪信息获取的能力,和获得信息的处理能力。改进网络安全排查的同时也要提升公民对于可以聊天室可疑窝点举报的积极性,多角度多方位的解决网络贩毒案件。

增强执法人员的技术硬实力,应对使用代理服务器隐藏IP地址等技术犯罪这一类案件时,对网络安全执法人员技术上的要求将会被提升高。

3 结语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孕育互联网大环境下的犯罪也在暗流涌动着。多学科、多方向出发处理和解决问题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成为公安技术门下几大专业共同探究的热门话题,利用网络安全防范技术解决网络销售毒物毒品的危害社会和公共安全的行为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发展绿色网络空间,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就要不断的打击网络犯罪、打击网络贩毒,从根本技术上提升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是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的任务。从根本上找到网络犯罪的原因,线上执法和线下执法相结合,多学科之间相结合我们一定会在网络安全执法这条路上达成前所未有的成就。

猜你喜欢

IP地址执法人员网络安全
铁路远动系统几种组网方式IP地址的申请和设置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IP地址切换器(IPCFG)
基于SNMP的IP地址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公安网络中IP地址智能管理的研究与思考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