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续)

2018-03-06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表面波滤波器终端

4智能移动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

【技术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技术概述】 本技术主要研究在4G网络制式中的移动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尤其是智能手机中滤波器产品。移动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是当今智能手机中关键信息处理器件,滤波器频率已由当初的几百兆发展到现在的几GHz,我国第3代移动通讯的使用频率在2.2 GHz,4G网络使用频率在2.5 GHz左右。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语音和数据服务,手机对移动终端用滤波器的电性能指标、可靠性以及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中国电科26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声表面波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所,“十二五”期间,突破多项声表面波滤波器设计工艺的核心技术,为陆基相控阵雷达、空警/海警系列预警机、×××系列大型驱逐舰等国家重要工程实现了配套,为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近两年,为了实现深度军民融合的战略目标,中国电科26所瞄准智能手机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以积累多年的军工技术为基础,迅速突破声电磁协同设计平台及分析技术、移动终端用SAW滤波器/双工器设计技术、高耐受功率多层复合薄膜、长阵列深亚微米指条制作及批产工艺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多款移动终端用滤波器并实现商用,2016年底已经实现智能移动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批量供货。

【技术指标】 开发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用的高性能SAW关键材料和器件,建立相应规模化生产线。

4G LTE用声表面波滤波器技术指标:1)中心频率为0.8~2.6 GHz;2)带宽≥100 MHz;3)插入损耗≤2.8 dB;4)近端关键带外抑制>30 dB;5)功率耐受能力≥29 dBm;6)封装尺寸为1.8 mm×1.4 mm×0.7 mm,1.4 mm×1.1 mm×0.7 mm,1.1 mm×0.9 mm×0.7 mm。

【技术特点】 该技术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1)声表面波压电衬底材料与制备技术,以期获得高机电耦合系数的压电材料(>20%),并大幅降低这些材料的成本。

2)声表面波换能器材料与制备关键技术,以期获得耐高功率叉指换能器、低温度补偿薄膜和超高频滤波器。

3)倒装焊射频声表滤波器封装技术,研究基板的强度、热膨胀系数和可加工性对器件的稳定性、封装成功率、封装效率的影响,以及封装工艺条件对器件密封性、器件的性能影响。

4)形成量产移动终端用高性能声表面波滤波器产业化基地,该基地集成集成衬底材料、叉指换能器、器件设计技术与制备技术,突破植球、切割、封装、贴片等产业化技术,发展器件制备过程监控和测试技术。

【先进程度】 国内领先

【技术状态】 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移动通讯、移动智能终端、声表面波滤波器

【合作方式】

1)投资需求。中国电科26所拥有国内领先4英寸,0.28微米声表面波工艺线,掌握智能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产品制作加工的全套工艺,目前月产能达到8 000片/月。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现寻求投资扩大产能在现有厂房中对智能终端声表面波滤波器生产线产能升级,扩展到2万片/月,资金需求2亿元,用于购买高精度步进式曝光机,高均匀性成膜系统等设备,实施周期12个月。

2)合作开发。市场合作:可与熟悉智能终端市场,特别是射频元器件的供货商,渠道商开展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

3)技术合作。为了应对未来智能手机射频前端高集成化及定制化发展需求,寻求与天线、功率放大器、开关、低噪声放大器等厂商及控股股东展开合作,共同开展智能终端用射频模组及功放模组开发。

【预期效益】 本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中,在无线信号传播过程中,用于滤除不必要频率信号的干扰,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器件。随着4G移动网络的普及,智能终端中需要支持的频段越来越多,需要用到的滤波器数量也越来越多,全网通制式手机中滤波器数量达到30~40只。而在未来的3~5年,随着5G频段的增加,市场对终端滤波器需求仍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权威机构预测,整个滤波器的增长大概在30%以上,单机使用的射频滤波器数量将达到80个以上,未来可能甚至还会超过100个,单机价值量将达到12美元以上。到2020年,全球滤波器市场的规模将由目前的200亿只/a达到500亿只/a,产值由50亿美金增加到130亿美金。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2016年手机产量达到17亿部,但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厂家能够提供此类滤波器产品,导致国内手机厂家每年从国外采购滤波器产品达到150亿只以上,花费约200亿元,而且在国外滤波器厂家产能饱和时,经常会遇到缺货的困境。中国电科26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声表面波技术研发的单位,是目前全世界声表面波产品门类最全的单位。本项目涉及的声表面波滤波器产品技术指标满足智能终端使用要求,与国外产品水平相当,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随着产能的提升将极大的解决目前国内手机厂商滤波器类关键元器件的供货困境,打破国外垄断,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投资完成后达到月产2万片产能,预计可带来6~8亿元销售收入,利润可达10%~15%。

【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 欣

电 话:023-62915769/13638325915

5全地域高机动运载平台技术

【技术领域】 应急救援与公共安全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北方防务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概述】 全地形高机动运载平台(即“蟒式全地形车”)是一种专门适用于硬质路面、软质土壤表面、水面泅渡行驶的特种车辆。该车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可以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没有任何道路的情况下,自由穿行于水上、雪地、沙漠、丘陵、沼泽、湖泊、森林、海岸完成各种任务。该车也可以满足船和车都无法通行的泥泞区域的运输以及无法靠岸船只的物资运输,它都可以顺利进行,是可以渡水的越野运输车。该平台是一个吨位系列化通用地盘,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加装上装,改装成专用功能特种车辆。

该车可完成俯仰、蛇形扭动等单节履带车辆无法实现的动作及其他许多功能(俯仰动作可实现其越障高的特点,蛇形扭动可使其在沼泽、浮沙等地域像蛇一样扭动前进),特别适用于水中、沼泽、沙漠、雪地、山区等地貌,完成野外作业任务,无需经特殊准备即可水中浮渡;并可在-40~50 ℃的温度条件下工作。

我公司的全地形高机动运载平台(即“蟒式全地形车”)基于自主研制模式,具有产品系列化、功能模块化的特点,现已形成载重2、3、5、10和30 t等系列化车型,国产化率10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

载重30t载重10t载重5t载重3t载重2t车辆全重/t603423127全车外廓尺寸(长×宽×高)/mm16300×3100×300011300×3100×290010970×2985×32409300×2100×26006980×2000×2150发动机功率/kW510412280183110公路最大行驶速度/km·h-13745404560水中最大行驶速度/km·h-155555最大行驶里程/km500500500500300越障高度/m1.51.210.80.8越壕宽/m432.51.51.5最大爬坡度/(°)3030303045接地比压/MPa0.030.030.0250.0250.015

【技术特点】 蟒式全地形车是全地域铰接型双节履带车辆,前后车厢通过铰接机构联接,可实现车辆的俯仰、蛇形扭动等单节履带车辆无法实现的功能,越障高(达1.5 m)、越壕宽(达4 m)、接地比压低(低于0.03 MPa)、可浮渡、可横向平移,可在浅滩、沼泽、雪地等地域像蛇一样克服异常阻力,扭动前进。前后两节车厢均具有动力,能实现刚性闭锁和全时四条履带同时驱动。当前车或后车淤陷时,可实现前拉后推,宽1 m左右的橡胶履带质量轻,接地比压小于0.03 MPa,与其它履带车辆相比通过好。同时该车无需准备即可水中浮渡,可在-43~+46 ℃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公司致力于为抢险救援、特种工程施工、军事领域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高效的保障装备和解决方案。

民用上,主要用于抢险救灾、油田作业、森林消防 、地质勘探、医疗救护 、物资运输、矿产开发、电力施工、水力施工、治安防暴、管道维护、工程抢险等任务。

军事上,主要用于兵力运输、导弹运输、反坦克作战、战略物资运输、指挥侦察、后勤保障、野战医院、工程作业、军事巡逻车、边防、防暴、军事露营等领域。

【获奖情况】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暨军转民大赛二等奖。

【专利状态】 获得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2项。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1)投资需求。寻求投资扩大蟒式全地形车研发和生产能力,资金需求2 000万元,实施周期12个月。投资回报率可达10%以上。

2)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抢险救灾与公共安全领域市场,在全国及海外建立市场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3)技术服务。为抢险救灾、森林消防、边防巡逻以及治安防暴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预期效益】

公司对于蟒式全地形车项目的实施,提高我国对双节履带车的理论研究水平,工程设计、研发制造能力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解决人员就业,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该车的问世,将大幅提高我国抢险救灾、森林消防、科考探险、边防巡逻、公安防暴的能力。其及时快速开辟道路,第一时间到达指定任务地点,尽可能的降低损失,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但能够取得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未来5年,蟒式全地形车需求量在500台套以上,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

【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 金

电 话:0451-88022665/18045064503

6复合材料微细杆(Z-pin)增强技术

【技术领域】 新材料

【技术开发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概述】 微细杆(Z-pin)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层合复合材料层间增强的新技术,该技术基于不连续缝合线的概念,利用微细杆(Z-pin)的“钉扎”桥联效应。Z-pin技术将单向复合材料拉挤成细棒(通称Z-pin),并将其钉扎到未固化的预浸料或纤维预制体中,待完成固化后,Z-pin形成“锚固”的Z向增强材料。与其它三维增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更容易操作、便于控制工艺质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局部补强、轻质高强夹层结构制备和复合材料连接等。

【技术指标】

1)轻质夹层结构:密度提高10%~20%、强度提高1倍、刚度提高10倍;

2)层合结构:层间拉伸强度提高40%、层间剪切强度提高80%、I型层间断裂提高5倍以上、II型提高4倍以上。

【技术特点】

复合材料微细杆(Z-pin)技术可以用于复合材料局部补强、复合材料连接增强和轻质夹层结构增强,与3D编织、Z向缝合等增强技术相比,该技术与被增强体同体系、适合于预浸料层合复合材料,具有植入密度可控、可设计性强、增强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已应用于导弹耐烧蚀结构补强、战斗机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轻质抗坠毁结构等。

【先进程度】 国内独家

【技术状态】 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1)军用。导弹弹体、固体火箭发动机耐烧蚀防热层、战斗机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补强、直升机抗坠毁结构、重型火箭燃料箱防护罩、军用防护等。

2)民用。大型民用飞机机身、机翼等承力结构补强、壁板加筋连接增强、舵面、地板类、整流罩、内饰等夹层结构增强;民用直升机尾椎夹层结构、轻质抗坠毁结构;民用无人机轻质高强抗坠毁结构;汽车轻量化车身防滚架、复合材料车架连接、安全防护结构;轨道交通轻量化车身、高速车头;船舶轻质甲板;石油管道接头连接增强;风电叶片轻质高强结构。

【专利状态】 国防专利5项(已解密)、发明专利10项。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技术服务

1)合作资质:具有军品生产所需“四证”。

2)投资需求:寻求投资扩大产能,Z-pin增强预制体产能实现20 000 m2/a、K-cor、X-cor等轻质高强结构产能实现5 000 m2/a,资金需求2亿元,实施周期24个月。

3)合作研发。面谈。

4)技术服务。面谈。

【预期效益】

防热层等军用领域应用,现有市场应用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通过进一步推广规模可达1亿元以上。民用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汽车、油气管道、轨道交通等领域,市场保守估计需要10亿元以上。

【联系方式】

联系人:孔祥浩

电 话:025-84895798/13851550745

7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

【技术领域】 高端装备

【技术开发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技术概述】 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可实现水下目标探查、水下搜救和海洋环境探测。它具有布放灵活、探测范围广、探测分辨率高、性价比高等特点,非常适合浅海水域(10~600 m)开展水下探查作业。经过典型环境实航验证,该产品工作可靠,技术成熟度高。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由载体、控制、导航、能源、探测、岸基支持等部分组成。

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布放下水后对任务水域开展全覆盖自主探测,并将探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送至岸基设备进行结果分析、确认。

【技术指标】

最大航程:600 km@4kn;

最大航行深度:600 m;

航速:2~8 kn;

扫测宽度:400 m;

探测分辨率:5 cm×8 cm;

质量:≤1 500 kg;

载体主尺度:≤φ533 mm×7 200 mm。

【产品特点】 航程远、探测分辨率高、技术成熟度高、操作简便。

【先进程度】 国际先进

【技术状态】 小批量生产、工程应用阶段

【适用范围】 应用于海底石油管线巡检、海底电缆探查、水下搜救、海洋环境探测等领域

【获奖情况】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专利状态】 发明专利5项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1)合作开发。双方共同投资研制产品、寻求市场用户,具体合作事宜双方面谈确定。

2)技术服务。合作方提供具体项目内容及要求,我方承揽技术服务。

【预期效益】

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可为国内外各类水下目标、海洋环境提供了自主探测手段,该项技术填补国家该领域空白,将会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带来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对于传统使用舰船探测方式,其探测范围更广,探测分辨率高,成本低,性价比更高;同时测绘600型海洋机器人是海洋无人系统,相对于有人系统其安全性更高,使用操作简便。目前市场需求迫切,应用前景广阔,会带来非常可观经济效益。

【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 荣

电 话:024-23970725/13609896800

猜你喜欢

表面波滤波器终端
一种无线无源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声表面波在空心圆柱体中的传播特性分析
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表面波研究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从滤波器理解卷积
温度梯度场对声表面波器件影响研究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应用方法探讨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一种微带交指滤波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