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资源调查

2018-03-06魏开炬林敏罗小华田晓凤聂颖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1期
关键词:构树药用桑树

魏开炬,林敏,罗小华,田晓凤,聂颖

(1.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福建 尤溪 365100;2.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局,福建 尤溪 365100)

桑科(Moraceae)植物全世界约有60属1400多种,主要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到温带地区。我国桑科植物约产12属153种和亚种,并有变种及变型59 个,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1-2]。本科植物在药用、食用、工农业、绿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尤其在药用方面极具开发利用潜力,已成为医药、山区农林综合开发利用等有关部门人员的极大关注[3-9]。为合理开发与利用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资源,保护种质资源,维护物种多样性,2015年以来,对该区野生桑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区共有野生桑科植物22种(包括变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21种(除尖尾榕外)。现将调查结果初报如下。

1 研究区概况

九阜山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南部西城、新阳、坂面三镇交界处,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距县城13km,地理坐标26°3′37″~26°6′57″N,118°1′58″~118°7′16″ E。最高峰尖峰顶,海拔1222.4 m,最低点205.0 m。占地面积2372.3 hm2。土壤依海拔从低到高分别为粗骨性红壤、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地势南高北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8.9℃,年均降水量1600.0 mm,常年相对湿度83.0%,年均日照时数1764.7 h,适宜各种类型野生植物的生长。全区有维管束植物171科549属1116种(含亚种、变种与变型,下同)[10-12],分别占福建省野生维管束植物250科1611属4839种的68.4%、34.1%、23.1%[13]。

2 调查方法

结合九阜山地形、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以及野生桑科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采用线路调查、标本采集鉴定、访谈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2,10-12]。为使调查的路线基本上能代表全区的生境,经综合考虑,选择朱源里经溪底到后山坪、双鲤至九阜山、蒋坑至坑底林、朱源里至仙山、京口经尖峰顶至天宝庙等几条线路进行调查,同时记录每种桑科植物的生活型、生态环境与海拔等[10-12]。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

据统计(表1),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药用桑科植物6属21种,占中国桑科植物12属212种的50.0%、9.9%[1],占福建省桑科植物8属40种的75.0%、52.5%[14]。

3.2 优势属和属的分布区类型

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共有6个属(表2),其中榕属为优势属,共有种数12种,占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总种数的57.1%;构树属有3种,占总种数的14.3%,属于次优势属;柘树属、桑属各有2种,各占总种数的9.5%,葎草属、水蛇麻属均只有1种,各占总种数的4.8%。参照《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对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属进行分布区类型统计[15],可知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共有泛热带分布(1种)、热带亚洲与非洲和大洋洲间断分布(1种)、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1种)、热带亚洲(印度一马来西亚) (1种)、北温带分布(2种)5种,其中属于热带分布成分的共有4个属,占总属数的66.7%,可见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属区系成分以热带分布类型的为主。

表1 九阜山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资源

表2 九阜山野生药用桑科植物优势属与属的分布区类型

3.3 生活型与生态环境条件

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的生活型有草本(2种)、灌木(12种)、灌木或小乔木(6种)、乔木(1种)4种不同类型,这4种不同类型分别占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总种数的9.5%、57.1%、28.6%、4.8%。生态环境条件有沟边、路旁、荒地、林缘、山坡、村旁、灌丛、林下、山谷、水边、林中、溪边、疏林、林下阴湿处、攀附于树木或岩石上等。

3.4 药用部位

据统计,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可入药的部位有全草或全株、根皮、叶、汁、枝、果、树皮、根、茎等9种,其种数分别有5种、6种、14种、3种、1种、5种、3种、15种和7种,由上可知,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入药部位以根、叶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71.4%、66.7%。

3.5 数量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按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在该区分布数量的多少分为常见种、中等种和较少种3类。其常见种有葎草、小构树、葡蟠、粗叶榕、变叶榕、天仙果、薜荔和珍珠莲8种;中等种有水蛇麻、柘树、葨芝、台湾榕、窄叶台湾榕、全缘榕和日本匍茎榕7种;较少种有桑树、鸡桑、构树、小叶榕、竹叶榕和琴叶榕6种。

3.6 应用途径

该区21种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其中不少种类已在民间广为药用。如在福建三明、南平、龙岩等地的一些县市民间常将变叶榕、琴叶榕、竹叶榕的根一起作为“牛奶根”使用,用其根与水熬煮,再用其汤与猪脚、鸡肉、鸭肉或兔肉等同煮食用,具有补益效果;常将柘树根用于治疗肺癌、肺结核、湿热黄疸、疝气、崩中血结、疟疾、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关节扭伤、疔疮痈肿与急、慢性肝炎等症;常采集薜荔果实制作保健凉粉食用等。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桑叶、桑白皮、桑果具有降血糖、降压、降脂、抗氧化、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尤对餐后血糖的调节作用效果好;从天仙果、珍珠莲、变叶榕中可分离出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的单体成分;利用柘树根提取物制成的柘木糖浆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构树与小构树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脂肪酸类及脂类、氨基酸类和矿物质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消除自由基、降血脂等作用;琴叶榕根提取液对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很好的疗效;葎草和桑叶的蛋白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薜荔茎、叶、果含有的多糖、β-谷留醇等成分对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食道癌和恶性淋巴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等[3-7,16]。依野生资源贮量、药用价值、开发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初步确定该区的柘树、葡蟠、葨芝、变叶榕、粗叶榕、天仙果、薜荔和葎草等8种野生药用桑科植物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该科植物除了可药用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3.6.1 观赏。该科野生药用植物不少种类的型、姿、叶、色、果、质感、根、杆等各具特色,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可于绿地与庭园栽植、盆栽、作插花或作垂直绿化材料等用。如琴叶榕的叶片先端膨大似小提琴形状,竹叶榕的叶形似竹叶,是优良的观叶植物;薜荔果黄绿色,形如陀螺,小叶榕果实偏球形,果色多样,以红色居多,桑树果实颜色多样,有青色、淡红至红色、紫红色,是优良的观果植物;珍珠莲、日本匐茎榕不定根发达,可攀援树杆或壁上用于垂直绿化;构树生长快,树形好,果实鲜红美丽,能滞尘、降噪,可用作行道树和厂矿绿化等[3,7,17]。

3.6.2 食用。在食用方面,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用途径[3,7,18-19]:一是作为野果食用,如小构树、桑树、构树、柘树、天仙果、台湾榕、薛荔、珍珠莲的果实和竹叶榕的花序托可鲜食,尤其是桑椹被誉为“第三代水果”之一。二是利用果实制作凉粉、酿酒、制醋或作果酱,如薜荔、珍珠莲果实可用于制作凉粉,小构树、构树、葨芝、柘树、桑树果实可酿酒,鸡桑果实可制醋。三是制作功能性保健食品,如将桑叶研成粉末,再加一定比例的面粉,可做成桑叶面条、酱、速溶茶、口服液、点心、年糕、饼干、果子冻等一系列具有润肺、降脂、祛斑、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保健食品。四是提取食用色素,如桑椹可提取桑椹红色素,葡蟠果实可提取红色素,其所提取的红色素颜色鲜艳,耐热与耐紫外线性能好,特别适用于酸性食品的着色, 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天然食用色素。

3.6.3 工农业用。桑树、鸡桑与柘树叶可用于养蚕,生产蚕丝。葎草、鸡桑、构树和桑树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油墨和润滑油,其中构树的种子油还可做油漆[3,14]。葨芝与柘树枝杆以及桑叶可提取天然黄色染料,作为丝绸上染黄绿色系的天然染料[8]。葎草、桑树、构树、天仙果、琴叶榕、全缘榕、鸡桑与柘树茎皮纤维可作为造纸和人造棉的原料,粗叶榕、台湾榕、变叶榕、日本匍茎榕的树皮纤维可织麻袋、编渔网和绳索[1-3,17]。桑树、构树、小构树可作为一种美白添加剂使用,如桑枝中存在的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对皮肤美白有较好的效果,可用于化妆品生产等[20]。

3.6.4 作饲料。该科的桑叶、构树叶、葎草可作饲料开发利用。据研究,构树叶蛋白质含量高达20%~30%,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可用于生产全价畜禽饲料,用其叶发酵生产的饲料具有独特的清香味,猪尤喜吃,是优质的猪饲料。葎草味甘、无毒、无异味,适口性好,富含动物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且组成较平衡,添加至饲料中可提高畜禽消化吸收能力,可调节营养平衡,明显提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桑叶含有18种氨基酸、50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如谷甾醇、异槲皮苷、黄体色素、叶黄素、紫云英素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畜禽具有免疫保健作用,可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并能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是开发动物饲料的理想用材[9,21]。

3.6.5 水土保护与植被恢复树种。薜荔不定根发达,攀缘及生存适应能力强,可用于保持水土;桑树抗逆性强,对恶劣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良好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树种;构树、柘树、小叶榕和薜荔等植物对岩溶环境具有复杂的适应机制和不同的生存策略,对岩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宜石山植被恢复生态种植用[22]。

3.6.6 其它用。据报道,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葎草、桑叶含有杀虫抑菌成分,用桑叶水浸液可用于防治棉蚜、红蜘蛛,可抑制麦锈病菌夏孢子发芽;用葎草石油醚萃取物可防治小菜蛾、蚜虫[14,23]。此外,构树、桑树、葎草、琴叶榕具有净化空气、抗污染的作用,它们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和氯气等具有不同的抗性。

4 保护与开发措施

4.1 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一方面,要提高野生桑科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力度。要制定有关该区桑科植物保护的规章制度,保护好现有物种的生态环境,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对该区野生桑科植物资源的贮量、特性以及可开发利用量作进一步的调查,掌握资源状况,做好种质收集与保存工作,为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在该区以及周边适宜地区建立野生桑科药用植物繁育和人工栽培基地,不断扩大资源数量,满足市场之所需。

4.2 加大研究力度,为新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该科药物植物集生产、观赏、药用、生态、饲用、绿化价值于一体,开发前景广阔,如桑树桑果可食用,桑叶可饲用,全株可药用,可用于环境净化与美化,在化妆品生产、保健饮料、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亦有开发利用前景。构树树皮、木材、枝桠、叶、花、果实、种子、根和乳汁等各部位均有不同的开发利用价值。葎草可药用、饲用、作饮料添加剂和植物源杀虫剂,其纤维与种子油可应用在工业上,同时又是荒山与垂直绿化的好材料等等。所以,可在摸清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生物、生态学习性的基础上,选择较有开发前景的种类对其药理、化学成分、生理、生化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方面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工业、农业、林业、食品、医药等不同领域的用途,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4.3 加强该科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该科野生药用植物多个种类叶、形、果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绿化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该区野生药用桑科植物资源的优势,加强对桑树、构树、柘树以及榕属植物的良种选育、引种与驯化工作,研究该科药用植物在绿化方面不同品种的配置、景观效果、层次结构等几个方面的应用技术,挖掘桑科药用植物在园林绿地上的保健应用价值,采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或群植等不同方式配置,并在厂矿区、园林绿地、公路绿化、生活区、荒山或荒坡等处加以推广应用,创建与其他园林植物有对比变化又能和谐统一和具有该科药用植物特色的园林景观。

[1]谢华,张珍明,贺红早,等.贵州云台山桑科植物资源分布及区系特征[J].广东农业科学,2013(17):158-159,167.

[2]柴素芬,肖河章,陈晓娟.象头山桑科.芸香科植物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07):2850-2851,2905.

[3]方建新.黄山市桑科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06):73-74.

[4]石磊.柘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0,36(03):88-94.

[5]黄盖群,邬谨,刘刚,等.桑树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J].蚕学通讯,2007,27(04):41-43.

[6]李青松,王瑞琦,范小娜,等.琴叶榕根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03):253-255.

[7]梁育勤,陈榕生,陈金河.福建省榕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西南园艺,2010,35(04):32-37.

[8]邓一民,张高军,刘敏,等.桑叶提取液对丝绸织物的染色性研究[J].蚕业科学,2008,34(04):689-693.

[9]潘晓花,王龙,季昀,等.葎草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饲料,2011,20(12):33-34.

[10]魏开炬.九阜山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07):644-646.

[11]肖登伟.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茶科植物资源调查[J].防护林科技,2015(04):46-48.

[12]魏开炬,詹祖仁,蒋宗好,等.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纤维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林副特产,2014(06):74-80.

[13]刘树明,刘剑秋.福建省维管束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6(04):35-41.

[14]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二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97-150.

[15]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16]李平平.桑枝药用综合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01):67-69.

[17]刘伦曾.桑树是山川绿化的理想树种[J].北方蚕业,2004,25(01):43-44.

[18]伍娟霞,董文宾,黄科,等.桑椹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2013,38(12):68-71.

[19]杨豆豆,黄小鸿,万瑞斌.桑叶茶冲泡条件探索[J].甘肃高师学报,2016,21(06):38-40.

[20]王鞠骏,雷杨,符移才.桑科植物提取物的美白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J].广东化工,2013,40(23):113-114,118.

[21]杜周和,刘俊凤,左艳春,等.桑叶的营养特性及其饲料开发利用价值[J].草业学报,2011,20(05):192-200.

[22]覃勇荣,潘振兴,黄江滨,等.桂西北岩溶地区11种常见桑科植物生理特性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2,31(02):292-298.

[23]孙廷林,王富军,王剑非,等.葎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和萃取物的杀虫活性[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21(02):64-67.

猜你喜欢

构树药用桑树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构树扶贫工程
构树的坏与美
奶奶家的桑树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