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积小善 终成大德
——说善德

2018-03-06任松峰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3期
关键词:王旦寇准

□ 任松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德向善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承中,善已经积淀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和独特精神标识。时至今日,许多惩恶扬善、劝诫行善的名言警句仍为人们耳熟能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立身处世和为官为政。

善义寻绎

何谓善?从造字结构上来看,甲骨文中的善字,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目”,表示羊的眼睛非常明亮。正因为此,人们在形容女子的眼睛很漂亮时,多会用“明眸善睐”一词。后来,善字逐渐演变成为一个“羊”加一个“二十”,下面还有一个“口”字。二十口羊,就表示有很多羊的意思,正所谓“羊多为善”。其实,善在古文中还写作“”,《说文解字》中说:“,吉也。从,从羊。此与义、美同义。”我们知道,羊咩咩的叫声,让人听后感觉很温柔而美好。所以,真正做到善,不仅目光、行为要好,语言、声音也要美。此外,“羊”字偏旁所组成的一些字,如美字,就是“羊”加上“大”,表示“羊大为美”。总之,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多种含义,如善良、和善、友好、美好、喜好、通晓、赞许等,无不指向的都是“好生活”。

从善观念的发展嬗变来看,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善恶观念就已萌芽。传说中的黄帝与炎帝间的战争,就带有善与恶的争斗色彩。史书上记载:“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流漂杵。”黄帝之所以能够战胜炎帝,就是因为他“修德振兵”。尧舜禹时期,善成为道德品行的重要内容。传说舜的家世非常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继母和弟弟串通一气,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有一次,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尽管如此,舜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可见,舜是一个品德高尚、心地善良之人。当然,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也形成了关于明辨善恶的基本标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凡是维护氏族公社的财产公有制、有利于巩固氏族公社原有秩序的就是善,对它的亵渎与否定就是恶。

西周时期,伦理善恶观开始出现。《尚书》中就多次用到善字,如《大禹谟》篇中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当然,这一时期,很多古籍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劝解人们行善要适宜、要坚持不懈等。可以说,西周时代善恶观的出现,为先秦时代善学说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社会的根本变革带来了新旧观念的交替,在先秦各派思想家从理论上对自己的伦理主张进行说明和论证中,善的学说体系开始形成。当然,各家在阐释善伦理时,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儒家以内在的心性来界定善,道家以顺自然来规定善,墨家以众人之利来评价善,法家以法代替善等。这些思想奠定了后世善伦理范畴的基本内涵。

善不可失

据《国语·楚语》记载:春秋末期,诸国争雄,晋楚最盛。晋有良璧,名垂棘;楚有美玉,称白珩。皆名闻诸侯,彼此交羡。此时,晋国权臣赵简子羡慕楚国的美玉白珩。楚昭王派王孙圉出使晋国时,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的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把利国利民的善言、善人和善政看作国之大宝。那么,楚人为何视善为宝呢?“善,德之建也。”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能够从善言、举善人、施善政,那自然就会得民心之所向,无往而不胜;对我们个人来说,如果能够时时把善记于心中、行在事中,自然也会得人善之,自得善终。

善是君子德行修养的至高境地。《大学》中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统称为“三纲领”。“止于至善”居于最后,它是对“明明德”和“亲民”的最高要求,是一个人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当然,“至善”并非是高悬于九天之外的东西,而是蕴含在人们的日常言行之中的。善作为一种德行修养,告诫人们要与人为善、善始善终、从善如流。宋代的寇准与王旦,同朝为官,王旦为宰相主管中书省,寇准为副相主持枢密院事务。两人的性格一个柔和,一个刚直,所以常有摩擦。一天,中书省有文件送枢密院,不合诏书格式,寇准便把这件事报告了真宗皇帝,王旦受到了责备,中书省的官吏也受到了处分。没出一个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也违反了诏书格式,中书省的官吏很高兴地呈送王旦,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王旦却叫人将其送还枢密院。寇准十分惭愧,拜见王旦说:“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王旦与人为善,宽容对待同僚间的摩擦,消除了彼此隔阂,确保了政坛稳定。

善政是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大禹谟》中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德政才是最好的政治,好的政治能够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统治者要想赢得民心、获得上天的庇佑,必须有德行、施恩惠,通过各种途径做利国利民的善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社会治理状态。否则,国家将陷入混乱的境地。所以,对为官从政者而言,既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兼善天下;既要富有同情心,又要负有使命与担当,努力追求善政之目标,实现“为政一任,造福一方”。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官四十年,孜孜以求善政济天下。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当时西湖因淤塞无法储水,致使农田缺水灌溉,他便主持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并作《钱塘湖石记》,把治理湖水的政策、方法、注意事项等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学习参考。后来,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在那里带领州民开挖七里山塘河,并沿着山塘河扩展山塘路。灌溉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当地很快繁荣发展起来,百姓因而受益良多,他们的感激之情在白居易卸任时可见一斑——“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善从何来

古人云:“知善致善,是为上善。”那么,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如何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呢?中国传统关于善观念的诸多论述,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人性的相通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通过自我修养实现善德;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约束,方可成就善德。因此,善德之养成,大致说来主要有两条路径:

一是通过教育、制度和法律等外在路径。孔子非常重视善的教育,强调人们要与人为善,要求人们应该以善良之心去帮助别人,真正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在《尽心上》篇中也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在孟子看来,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能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能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二是通过修养德性、克制欲望等内在路径。中国传统善恶观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改过迁善看作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认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为此,一方面强调要积极践行,如果只说不做那是伪君子;另一方面强调要慎独,达到高度的自觉。这样,人们通过自我内在的道德修养,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并将这种内心信念转化为一种实际的道德行为。

善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自觉,它生发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培育和提高。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应该积极树立践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积众善,才能有高尚品德。同时,在工作中要做到善做善成、善始善终,使工作能力和效率得到切实的提高。

猜你喜欢

王旦寇准
“溜须”典故的来历
“眼中钉”的由来
王旦之清
王旦之清
大度的极致与边界
大度的极致与边界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拂须之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