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山记

2018-03-05钱久玉

当代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制高点采菊大圣

钱久玉

这座山位于信丰县城桃江之滨,突兀而立,犹如天外飞来一座山,因其在县城南门,故被县人称为南山。

三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心中刹那间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升,我对此十分肯定地认为,陶渊明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来过这里,他或许采野菊晒干后泡茶,一边采菊一边还吟唱南山的美丽,这样的遐想让心底充溢着快乐。后来我成了南山脚下信丰中学的一名学生,每当下午放学之后,我和同学们就会三三两两地拿着书本来到南山山麓,一边争论着陶公采菊的地方一边搜寻南山的野菊花,末了或倚着一块石头,或背靠一棵松树,或偎着一簇映山红,面向桃江绿水,在南山的怀抱里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渐渐地我明白了,我读书的南山并非是陶公诗中的南山。

因为有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佳句的影响,也因为自己曾有晨风里、夕阳下偎着南山上映山红读书的经历,从此后,南山就巍然屹立在我的心中。

南山天生就是一座与人亲近的山,虽然小巧却不失浑圆,它踞于县城之南择水而立,伴随着日升月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信丰客家人生息繁衍的历史;它与桃江山水相依,滋养着这里人们的生活。从空中看南山,它的外观就像书中的“逗号”——一个特大的逗号,从它尾根拾阶而上,由人民英雄纪念碑缓缓上行,山脊几经彎曲起伏,及至登上南山制高点时,回首来路,顿觉山形如龙,正起舞于桃江之滨。凡游过南山的人,都会赞叹这里良好的植被环境,环顾四周只见山上树木林立,处处是茂密葱茏的景象,那不时映入眼帘的古松、古樟,在山上撑起一把把巨伞般的华冠,为南山陡添了几分古朴与久远。人游弋南山,浸润于在绿荫凉风里,思绪却漫过无涯的树梢穿越在时空中。

南山还是一座玲珑独特的神奇的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南山这颗“逗号”的圆圈里侧,由公园大门往上行二百余米,赫然于眼前的是千年古刹南山寺。该寺早期称金文寺,是宋代时的邑人刘仁举出资兴建的,至今已越千年,其间被修葺多次,因踞于城南,县人便俗称其为“南山寺”并沿用至今。南山寺门口有棵古老的罗汉松,少说也有二百年树龄,苍翠浓密,遒劲古朴,宛如一首岁月的歌在诉说与佐证南山寺的久远。而在南山寺的另一侧相距数百米处,也就在“逗号”的外侧,位于南山南麓脚下,1998年又建了一座寺庙,县人称其为“新南山寺”。新南山寺给我最深的印象并非它的宏大建筑,恰是它墙上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谁读了都会在灵魂上受到洗礼。一山两寺,经号相闻,成为南山上的景中之景。

而我每次登南山,都喜欢站在南山的制高点上远眺。南山的制高点位于山的北向,山顶平坦,海拔足有一千多米,现建有一座两层凉亭,它飞檐翘角,硫瓦红柱,掩映于四周的绿荫中。沿台阶而上,来到二楼,不远处生肖园的喧嚣很快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生肖园在南山属于第二高地,石匠们在那儿用大理石把十二生肖雕刻得活灵活现,站在山上远眺恨不得把那青山绿水、旷野阡陌、蓝天白云都装入自己的眼界中。桃江源自“三南”,一路蜿蜒曲折盘桓于南山脚下,演绎出山留水、水恋山的自然活剧,留下了永恒的七里滩声、桃水拖蓝、花园早春等自然景观,然后穿城而过。

桃江水奔腾东去,唱响的是亘古不变的篇章,令人在脑海中生发出一幅幅美好的图画,而这些画面里是断然少不了大圣寺塔的。大圣寺塔雄踞桃江河与西江河的交汇处,与南山相隔千米余,该塔建于北宋(1087年),塔高六十三米多,可谓高耸入云,有“凌霄矗立,通省无与伦比”的古句为证,来到塔下时人只能仰而视之,以“江南第一塔”之誉称雄江南,居赣南现有的5座宋古塔之首。长久以来,县人在登南山寺时,喜欢远望大圣寺塔,它给人雄伟与壮观的感受,而登上大圣寺塔往南看,让人内心舒畅起来的是南山上的一片碧绿,它是那样的养眼。按照人文地理文化来看,南山为谷山龙脉,桃江为南山的龙潭水系,而大圣寺塔,则是上苍赐予谷山龙脉的明珠。

编辑:刘亚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高点采菊大圣
胡新科
和大圣一起打妖怪
菊与星
自 讽(外一首)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彭大圣决定隐身
偶感
高职院校枢纽型学生社团精品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大圣如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