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德班”并非关停这么简单

2018-03-05综文

广西教育·D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班女强人讲师

综文

近日,辽宁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进入公众视野。据媒体报道,该校举办的“女德班”倡导“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坚决不离”,“点外卖就是没妇道”等观念,还让学员徒手擦便坑、动辄磕头忏悔等,引发舆论持续关注。

“女德班”良莠不齐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如果要做女强人,就得切掉子宫、切除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这是关于“女德班”报道中,被舆论引用和批评得最多的观点。此外还有:

一个讲师一边手刷便坑一边教学:“女人啊,一定要少说话多干活,闭上自己的嘴。”她表示自己并不嫌脏:“我的心比它(便坑)都脏。”学员们跪地擦地板时,也要听着讲师的教导:“女子不应该往上走,就应该在最底层。”

一个女讲师在讲台上讲道:“无论丈夫说什么,我都说,是!好!马上!”另一位男讲师说道:“女强人下场都不好,你看一个女孩子能不能跟她靠近,你先看这个。”还有一个男讲师讲课颇为激动:“点外卖不刷碗,你不知道,你已经丧失了妇道!”

以上观点、言论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被质疑和批评实属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即眾多媒体关于“女德班”的报道,往往都只针对较为错误、极端、能吸引眼球的东西,以此引发公众关注,这是媒体操作的一种趋向性选择。例如,有人站出来证实,“女德班”广受诟病的观点“如果要做女强人,你就得切掉子宫、切掉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就存在被媒体断章取义的情况,其实授课者原来表达的是一个相反的观点,说的是“要做女强人,并不是切掉子宫、切掉乳房,放弃所有女性特点这么容易”。

青年学者、中央财经大学教师缪因知认为,评价“女德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逆来顺受”为关键词来曝光,似乎有些“标题党”的意味,不出意料地会引起很多人士的批评,特别是尊重女权、主张男女平等的人士。但是,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女德班”的兴起,的确反映了某种现实。客观而言,这只不过是传统文化热和个人修身热的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种产物。不应否认,也有很多“女德班”在依法办学,传扬勤劳善良、知书达理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尽管把女性单列出来教育会令一部分人觉得刺眼,但男女本身毕竟有所差异,不必把区别对待简单看成虐待。

说起来,女德学堂、女子教育,本质上仍属“经验学”范畴,与成功学、外语培训、出国辅导等培训班十分类似,它们的存在,自有其合适的理由,有些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有些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一方面,这类培训班高度依赖受众的体验与感悟;另一方面,这类培训班缺乏内在秩序、统一标准,往往花样百出、各说各话。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我们,要想防止被骗,就得自己睁大眼睛鉴别,经常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辨别其中的良莠。

不必“一棍子打死”

“我与婆婆的关系闹得很僵,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来自黑龙江的学员阿红,坦言参加“女德班”是为了化解婆媳矛盾。“女德班”的学员们,各有各的苦恼,或家庭温暖缺失,或婚姻出现问题,或遭家庭暴力,或遇人生不幸。她们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女德班”,试图在这里得到所谓的“救赎”。

现实中,不少舆论对“女德班”批判只是基于从小就接受的“封建礼教就该反对”这一观念,抨击“女德班”“封建”“倒退”,把那些去学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女性,归咎为“心理有问题”“脑子不好使”。这样的批评,带着一种“上纲上线”的道德批判色彩。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儒家学者任锋认为,“女德班”在全国遍地开花,说明现在社会存在这样一种刚性需求,而之所以存在这方面的刚性需求,是因为民间对道德、价值、规范等方面存在迷茫和困惑。

在离婚率攀高、家庭暴力频繁出现的当下,一些女性尤其是在家庭经济地位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在应对家庭伦理危机时,常常无所适从,彷徨无措,以致“病急乱投医”。“女德班”有一句经典台词,叫“女人,就应该做到少说话多干活,一定要闭上你自己的嘴”,这无疑给了那些在家庭中毫无话语权的女性们一剂麻醉药。现实社会中,有太多女性需要获得处理婆媳关系、夫妻问题等家庭矛盾方面的指导,也需要个人修养方面的提高。这就是每一次“女德班”被曝光后,“关掉了一家又新开一家”,生意依旧火爆的原因。

“女德班”能解决她们的问题吗?有可能。“女德班”宣扬的一些观念,或许能击中女学员的“痛点”。媒体曾报道,一些女学员参与“女德班”学习后,不再与丈夫拌嘴、吵架了。也有人反映,原来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自从推荐母亲去参加“女德班”,才几天时间,父母的关系就变得特别融洽。由此可见,“女德班”之所以受欢迎,并不是因为其宣扬的那套旧道德有多么受欢迎,而是确实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尽管这种解决可能伴随出现新的问题。

综上,我们大可不必对“女德班”“一棍子打死”。说到底,它就是一种民间业余教育或个人身心塑造的方式。既然不是统一授权经营,质量参差不齐也很正常,政府部门在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同时,应该尊重市场需求,社会舆论也不能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其进行“灭绝性”批判。

并非关停这么简单

据媒体报道,辽宁抚顺的“女德班”被曝光后,当地教育局发布通报称,该校“女德班”教学内容中存在有悖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要求其立即停止办学,遣散原有学员。

当地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的教育培训机构,这当然值得肯定。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些违规的“女德班”可以关停,女学员们普遍面临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普遍存在于女性群体中的问题,实际上多数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家庭暴力、婆媳矛盾、“剩女问题”等,均不是女性群体自身“孤掌可鸣”。因此,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女性群体身上,而应从教育、医疗、法制等多个方面作出宏观的思考。

学校教育不应把男女生教育片面割裂开来,而应把其作为一个教育整体。男性该承担哪些责任,女性该承担哪些义务,不应只是针对其中一方进行教育,而应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育引导。要教会他们共同面对,共同承担,为日后走上社会、建立家庭树立起一种理性的思维态度,学会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而不至于各自走向极端。

社会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疏导和教育体系,让处于困境中的女性有倾诉对象、有保护机制、有退路可寻。政府、社会、学校要高度重视公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理性精神,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要真正发挥心理健康医院、基层普法组织、基层妇女保护机构的作用,多进社区做宣传,多为女性群体提供帮助,用心关爱女性群体身心健康,防止一些女性遇到问题“有病乱求医”。

只有通过全面的疏导和教育,改变女性群体的身边环境,争取同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才能从根源上缓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让女性群体自尊、自信起来,以一种健康、理性的姿态,应对来自社会、家庭、职场的各种矛盾和压力。

(责编 欧金昌)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班女强人讲师
金牌讲师在哪里
“女德班”与“傻家长”
坚持图像的科学 深入解读ISF讲师Joel Silver
小山村走出的女强人
“女德班”的尴尬
数学小讲师
月度关键词
破译女强人的百变造型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席琳 不当女神 要当完美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