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党的教育”的师生情谊

2018-03-05刘艳泽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稿件基层老师

刘艳泽

作为组工战线的一名宣传工作者,我和所有同事一样,都经历了从初次写稿的难以着笔到现在的思路清晰。在这个艰难甚至是痛苦的成长过程中,我受益于《实践》党的教育版很多,可以说,“党的教育”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老师,我是在这本党刊的陪伴下一路成長起来的。

第一次看到“党的教育”,是我刚到组织科工作时。当时,按照工作分工,我负责基层党建宣传。记得主任交待给我的第一项工作,是要在座谈会后写一篇关于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稿件。因为之前一直从事信息通信类工作,对于咋写稿子我完全没有思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初稿,实际上就是一篇“流水账”。后来,主任向我推荐了“党的教育”,刊物的设计很大气,一下子吸引了我,细细翻来,内容十分贴近我们的工作。自此,我和“党的教育”结下了师生情缘。

最初,我关注比较多的是《党建短波》栏目,刊登的多是篇幅短小的基层党建的经验做法。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揣摩,开始尝试写一些反映当地基层党建亮点的信息,想不到其中一些被市委组织部内部刊物采用了,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始着手撰写一些工作交流和人物典型方面的通讯稿,尽管也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但是有了“党的教育”这个“启蒙老师”的指导,我在工作中的表现越来越“对路”,对稿件的把握也更加得心应手。

在不懈努力下,我的稿件被“老师”认可采用了。至今,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得知稿件被《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刊登时的喜悦,就像上学时受到老师表扬一般,忍不住到处“炫耀”,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赞许。这第一次的认可,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宣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后来,我又陆续发表了《包头市固阳县:“帐篷党支部”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有效途径》等反映基层党建工作的稿件。

2012年底,因为工作调整,我开始专职从事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个人写作能力,我开始“涉猎”评论、诗歌、散文等写作。“党的教育”再一次帮助了我,我抓住日常工作的热点问题,从反思工作到寻找主题,再到树立观点和阐述看法,一个文章写下来,不仅扎实了文字功底,也全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围绕如何考评干部、如何开好民主生活会、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我陆续发表了《实绩考评应力戒“花架子”》《干部考察要“远观”更要“近看”》《“三个助力”找准党建服务发展“着力点”》等评论文章。在这段时间,刊物对我打开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帮助非常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受益于“党的教育”的另一件事,莫过于结交了一些文学挚友,在修改稿子、核实内容的过程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些杂志社的编辑老师,多数时间是通过电话沟通,有的到现在都未曾谋面。然而编辑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在关键处的点睛之笔,都让我受益匪浅,每每通电话,都像是多年老友般熟悉、没有距离。

回忆历历在目,十年收获满满。看着办公桌上整齐的一摞《实践》党的教育版,我感慨颇深。从宣传战线上的新兵到成长为现在的研究室主任,我感谢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实践》党的教育版,感谢她对我们的帮助和指导。希望“党的教育”能一直发挥知心朋友、亲密助手、热情向导、忠实顾问的作用,我愿与“党的教育”一直相伴同行。

(作者单位:固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吕亚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稿件基层老师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六·一放假么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