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检验要点的探讨

2018-03-05王文轩

机电工程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井道轿厢机房

王文轩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55)

0 前言

在2018年“两会”,加装电梯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响应。随后,各地政府纷纷将旧楼加装电梯纳入2018年重要民生工程项目清单,并出台相应政策进行扶持和规范。

行业内的电梯服务商将目光转向电梯加装,迅速涌入加装市场。然而作为安全至上的电梯产业,除了要求服务品牌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和水准,还要经过法定技术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验收合格后,才可申报监督机构投入使用。

1 旧楼加装电梯检验要点

作为技术检验机构的从业人员,下面就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检验要点进行分析与探讨。

1.1 关于救援通道的设置

根据新版检规中(以下简称新检规)中第8.7(2)条规定,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保持通畅,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层站等处。由于老旧建筑当时的土建建筑设计并不是按照设有电梯而设计的,这可能就会使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如机房、紧急操作和动态试验装置所处的机器设备间)形成阻碍,如该通道被公共管理带锁的门(含带刷卡系统的门)或被私有带锁(钥匙由私人住户或租赁单位持有或管理)的门所阻隔,造成相关操作人员无法到达相关区域,使到应急救援工作无法实施,造成被困人员出现险情。

对上述情况的处理,在新检规并没有明确指引的情况下,部分地方的检验机构通过本机构技术委员会对新检规第8.7项应急救援试验的项目的实施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达成一致后,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批示,批示前按照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执行。暂行处理方法是:(1)如果该通道被公共管理带锁的门(含带刷卡系统的门)所阻隔的,电梯使用单位应按照新检规“1.4(3)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中的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且该门锁钥匙(或门禁卡)已归使用单位统一管理。(2)如果该通道被私有带锁(钥匙由私人住户或租赁单位持有或管理)的门所阻隔的,且因土建原因无法整改的,电梯使用单位、涉及救援通道问题的建筑使用者(私人住户或租赁单位)应共同签署安全管理承诺书(说明在紧急情况下同意釆取破拆等形式以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使用单位对上述承诺书内容和签署的真实性负责。

出现上述第(1)条问题,其电梯大多都有公共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比较好处理。但出现上述第(2)条问题的,大多是在电梯安装竣工前提交的土建设计图纸并未对救援通道作详细规划,检验机构也无法对其施工前审核,到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检验时上述问题就出现。其实这种问题的发生,只要电梯制造、安装单位对加装电梯的建筑进行详细勘测,并和土建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充分沟通后再落实具体的施工方案,是可以避免的。

1.2 关于机房通道的设置

新检规中第2.1(1)条规定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机房通道,如采用梯子作为通道时,还必须符合规定中的4个条件。机房通道应优先考虑使用楼梯,但由于老旧建筑当时的土建建筑设计并不是按照设有电梯而设计的,这可能就会使抵达机房(机器设备间)的通道只能使用梯子,同时需要满足诸多限制,此时出现最多的就是机房地平面与楼梯所到平面之间的高度超过4 m以上时还使用梯子作为通道这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由于单段楼梯或阶梯超过4 m后人会有较明显的恐惧感,具有较大的坠落风险,此时不应采用梯子作为通道,可建议使用单位采用如螺旋形楼梯或分段式楼梯等有踏步平台的设施作为通道使用。

其实在无机房电梯大行其道的今天,电梯供货单位应正确引导使用客户不要只顾电梯单价的一点差异而忽略了设备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多建议使用客户选购更贴合建筑物实际情况的无机房电梯,上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1.3 无机房电梯设备噪声

无机房电梯是加装电梯的新宠儿,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设备的设置形式也是各有千秋,虽然它们都经过了型式试验,具备了制造安装的合法性,但还是有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在投入使用前出现。例如本文作者在一个小区的加装电梯进行监督检验时,由于此厂家生产的无机房电梯为使日后维护保养工作的方便,将控制柜的控制部分的线路与元件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层门旁,而供电部分线路与元件设置在则设置在井道内。当电梯在白天运行时,由于有背景噪声的影响,设置在建筑物顶层的层门旁控制电气元件(接触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并没有引起顶层用户的注意,但到了晚上,由于背景噪声的降低,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电气元件工作时噪声严重干扰了住户的睡眠。对于这种情况检规中也并未提及,在标准中虽然有提及机房噪声的要求与测量方法,但这又是无机房电梯,不适用。就此情况与安装单位、制造厂家经过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制造厂家同意把电气元件(接触器)更换为静音型的电气元件,并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安装单位到现场进行更换与调试。完成后向检验机构提交变更设计证明文件,并经过由使用单位提出、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最后检验人员再到现场对变更后的电梯设备部件锁涉及到的项目进行重新检测确认。所以,电梯制造企业在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不但要顾及技术的创新,成本的节约,还要融合更多的人性化与合理性,让产品更加完美。

1.4 紧急报警装置的设置

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电梯轿厢会产生困人的情形外,在井道中进行检修的维保人员同样也存在被困危险,而这些维保人员可能无法通过轿厢或井道脱困,其被困的主要方位就是电梯的轿顶、底坑;另一方面,最能实现紧急救援联络的方位就是救援服务处所及电梯机房,新检规4.8(2)中紧急报警装置要求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这里所指的救援服务应当是建筑物的电梯管理部门或者由电梯使用者指定的有效救援服务机构,而非机房。而加装电梯很多都是没有物业管理机构的,大多做法只能临时组成业主委员会,选举出业主代表,在其家中装设紧急报警装置,并出具承诺书。但这种做法有时也难以保证,因为出现困梯的情况时,那几个业主代表不一定都能在家并及时作出反应。其实,如果在轿厢内设置拨号电话,并在其附近固定有不能撕毁的标注救援服务电话号码标牌,那即使在建筑物停电时,也能实现有效通讯,是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但这个方法电话的布线一定要在采购电梯时和电梯供应商说明,电梯厂家应为其提供带有电话专用配线的随行电缆。

1.5 IC卡按钮的正确设置

新检规第4.7(2)条规定设有IC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出口层选层按钮应当采用凸起的星形图案予以标识,或者采用比其他按钮明显凸起的绿色按钮。在加装电梯中大多都采用了IC卡系统,但往往就疏忽了一个小小的按钮,检规所提的星形图案和凸起的绿色按钮,其作用是为了更好地提醒使用者出口层的位置,以便应急时使用,检规已经明确规定了按钮的图案、颜色与形式,其他图案、颜色与形式均不可以采用。

1.6 安全门的设置

有些加装电梯的建筑物其第1-3层为商业用途,且楼层高度有5 m以上,使到首层地坎与第二个相邻的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 m,但加装电梯时都不会在这些楼层设置层门,往往就会忽略了井道安全门的设置。新检规第3.4(1)条规定当相邻两层门地坎的间距大于11 m时,其间应当设置符合尺寸要求的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的作用是在电梯发生故障或停电情况下无法电动移动轿厢时,可用其进行有效的救援。关于11 m这个距离的规定,因为欧洲消防救援爬梯的有效为11 m,GB7588-2003等效采用EN81-1:1998。还要注意安全门设置的位置与轿厢的间距是否符合新检规第3.7条规定对于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 m的要求。

1.7 井道下方空间的防护

有些加装电梯的建筑物其底下有地下车库或储物地下室,很多加装电梯施工单位实地勘测时会疏忽了这方面的问题,检验时就要特别注意井道下方空间的防护的情况了。新检规第3.16条规定如果井道下方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或者在对重上装设安全钳。这种情况采用实心桩墩是首选,因为成本低,施工便捷,也安全可靠。如无法采用实心桩墩,则只能使用对重安全钳,检验时除了要查看其铭牌确定其选型与验证其电气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外,还要对其配对的限速器的速度进行确认,当对重安全钳用作空间防护时,GB7588-2003的9.9.3规定,操纵空间防护对重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大于9.9.1规定的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但不得超过10%。由此可见空间防护对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应后于操纵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这是因为轿厢是承载乘客的部件,应优先考虑控制轿厢的超速故障。

1.8 轿顶空间

旧楼加装电梯时,有些使用方会要求施工单位加装空调,但当初与电梯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并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在验收检验时却往往是这个空调导致轿顶空间不符合检规要求的情况发生。新检规3.2(1)中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轿厢制导行程、轿顶站人空间、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者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轿顶矩形空间这几个要求。如把空调加装在电梯的顶梁上,最受影响的就是轿顶站人空间,因为大多空调顶面往往会形成一个短边不小于0.25 m,面积不小于0.12 m2的可站人的净面积,且很多无机房电梯井道顶上正对空调的位置是承重吊钩。此时空调顶面与承重吊钩之间的距离必然缩小,很难达到轿顶站人空间的要求,若电梯检修人员站在空调顶上作业时,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挤压事故。为避免事故发生,检验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把空调顶面改为斜面等不允许人员站立的形状,但同时还要注意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要符合检规中的要求。因此在安装电梯空调的方案中最好把空调安装在轿顶上方且不影响安全窗开启与检修工作的位置,使用方也应在订货时向电梯供应商说明要安装电梯空调这个需求。

1.9 底坑空间

考虑到安全性和方便轮椅老人的进出,旧楼加装电梯采用外置混凝土式和钢结构式井道的乘客电梯是首选,其采用的都是“深底坑”技术。也就是说,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电梯底坑空间尺寸要同时满足新检规第3.13条中关于矩形空间、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的3个条件,在检验时要注意其中底坑底面与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的正确理解为:垂直滑动门部件与其相邻井道壁之间距离不大于0.15 m时,垂直滑动门部件到底坑底之间的距离可为0.1 m;护脚板与其相邻井道壁之间距离不大于0.15 m时,护脚板到底坑底之间的距离可为0.1 m。而不应错误地理解为:只有采用垂直滑动门时,且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之间距离不大于0.15 m时,最低部件到井道底的距离才可以为0.1 m。

另外有些因为现有建筑物的限制,如加装电梯单元门前的地下是下水管、线管、煤气管、粪池等设施,此时需向主管部门申请迁移后才能进行加装,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改造极有可能会对一楼用户造成长期影响,势必会对整个电梯加装工程使用造成影响。但现在随着电梯技术的进步,一些“浅底坑”技术的积木式电梯已应运而生,只需向下挖掘600 mm的“浅底坑”即可,避免了管线改造,也大大降低了电梯的改造费用。但新技术就面临着验收的新标准,由于现行检规并没有这方面的条款要求,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技术评审,评定风险可被接受,最后才能通过验收投入使用,所以时间长且手续繁复,期望在以后检规修订过程中对这种情况予以考虑。

2 总结

旧楼加装电梯作为民生热点,的确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检验机构,也更加有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在使用电梯时更加安全和放心,使电梯真正成为他们“上上下下”的享受。

猜你喜欢

井道轿厢机房
关于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问题探讨
电梯部分封闭井道的检验探讨
高层建筑电梯井道烟囱效应形成分析及解决措施
轿厢式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研制及应用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地铁出地面电梯井道选型分析及防水、散热优化设计
电梯轿厢报警装置失效如何处理
一种轿厢在门区意外移动的有效制停原理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