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六环节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为例

2018-03-05中华职业学校奚小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4期
关键词:常春藤本课小说

中华职业学校 奚小英

关键字:教学设计 语文能力 专业能力 情节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怎么把《最后的常春藤叶》这样一篇情节巧妙,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上出职业学校的特点,是笔者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这篇小说教给谁?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问题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最后,巧用学生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共同走向小说深处,成了本课设计的重要抓手。笔者认为,一节课的课堂设计要经过六个环节,下面,笔者就从本课教学设计的思路来介绍具有中职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思考起点

根据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难发现其中的指向,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语文学习促进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场能力。而在高中阶段,语文的教学现在讲求四个核心概念,也就是对“语文能力”的培养。一为语言的建构;二为审美与鉴赏;三为思维;四为文化修养。

鉴于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认识、掌握多种语言形式,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丰富情感体验,积累多种观点;能以语文学习促进专业学习,提升人文素养。

二、明确单元要求——文章在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

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应该只局限于一堂课的内容,而是应该对整个单元的要求有明确的思考,了解文章在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最后的常春藤叶》选自第二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文质彬彬”为主题,共收录了《白莽作<孩儿塔>序》《金岳霖先生》《哦,船长,我的船长!》《最后的常春藤叶》四篇作品。从杂文、散文、诗歌到小说,四篇作品文体各不相同,但本单元学习旨在能联系作者给出的一定语言环境品读文章内容,能够把握作者“文以载道”的脉络和要领,能够明确读文和写文中均需遵循“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有机统一”的道理。我的理解是:本课中的“文”就是小说这种体裁和文本的巧妙构思,“道”就是老贝尔曼身上的高尚品德和人性的美好。

三、解读教材内容——师生对文本的理解

一个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读,直接反映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会直接影响课堂的传授。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解读,能帮助教师去了解学习者的理解程度,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一直在罗列这几个问题:文章讲什么?文章主要人物是谁?我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教材中本课重点是什么?我想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什么?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回答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了师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分析授课对象——教给谁

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怎么上出职业学校的味道,首先在于要对自己的授课对象有所了解,要基于他们的专业特点和要求去设计教学。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特点是擅于用画面表现情节,而小说则是用文字表现情节。我抓住教学对象的这个特点,运用这个专业必须具备的两个能力——作品理解和剧本创作能力、绘画创作能力——开始设计教学。于是,绘画面、品文字、说情理,成了我引导学生走进这部小说深处的三部曲。同时,这样的设计安排,也使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更有活力。

五、确立教学目标——教什么

有了上述的基础,在确立本文的教学点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既要走近学生的阅读视角,又要着眼于作品本身的巧妙构思;既要促进专业能力的学习,又要立足于小说教学本身的特点; 既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观点,又要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进而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分析绘画作品对应的情节和人物

2.知道欧·亨利小说情节安排对于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妙处

3.感悟平凡画家对于艺术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分析绘画作品对应的情节和人物

教学难点:感悟平凡画家对于艺术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提升人文素养。

六、选择教学方法——怎么教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

课前,为了使学生充分熟悉本文,我布置了一次预习作业,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画四幅或四幅以上作品来展现故事情节,并通过有序编排来体现对作品的理解;三是请学生进一步阐释作品创作的理由,并能用文本中对应的语言文字来说明。同时,我播放了一部情节已经被改动过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动画作为情境创设,目的是隐性地告诉学生影视动画作品的情节是可以根据小说改编的。

课中,我从学生的绘画创作中挑选了四幅最能表现课文情节的作品去解读,并按故事发展顺序给画面排序。接着,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应该是怎么排序的?”同学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小说的故事发展顺序和作者的叙述顺序是不一样的。通过思考,他们清楚地理清了两个顺序,并了解了结尾设置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妙处;到这里,作为语文课要讲究的作者“文如何载道”的问题厘清了,课文解读看似结束了,但基于教学对象的专业特点,有机融入专业元素,需要锻炼他们创作动画电影剧本的能力,我又追问了一个问题:“请思考,我们还可以对这四幅画面如何排序,请重组四幅画面,讲诉一个新的故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围绕四幅画面,在课堂上又讲诉了新的故事,带给我无限惊喜。课后,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资源包,编写《最后的常春藤叶》动画故事,依据画面配上语言,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把重点定位于教会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怎么读小说,不仅要读懂小说,还要会叙述小说,能够通过对情节的设计,去讲故事,去创作自己的故事,去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主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源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立足学生本身的专业特点,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引发共生。

猜你喜欢

常春藤本课小说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