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营改增”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04陈小星

中国经贸 2018年2期
关键词:税负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

【摘 要】针对“营改增”实施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做了简单的论述。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营改增”实施后,加重了企业税负,因此需要改革管理模式,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政策变化的影响。基于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税负;管理模式

现阶段,“营改增”政策已经全面实施,各企业均加强政策实施的影响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应对的措施。建筑施工企业是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力求推动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有利的方面,同时也有着挑战。

一、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现状

自建筑行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后,采取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等方式,妥善解决了原税制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尤其是重复征税问题,实现了税制平稳转换,为建筑企业稳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税收环境。不过从企业的反映情况来说,“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企业来说,有着诸多挑战,比如选择简易计税办法存在障碍等。基于此,除了相关部门加强规范引导外,建筑企业也需要积极探索应对方法。

二、“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

1.施工企业税负加重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各项业务的收入,在税收核算期间,不包括税后收入额。在此模式下,施工企业营业收入会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会给企业工资总额核算,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建筑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纳税负担,同原税制下的税务负担相比要重,长期以往,会挫伤施工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异地施工预缴税款难度大

现阶段,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地区资源共享程度较高,使得异地施工问题较为常见。从税务角度来说,“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异地施工面临着预缴纳税款困难。基于此,需要施工企业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规范税务办理,控制企业税务风险,保障企业的效益。

3.财务核算要求高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更高。基于此,使得企业对专业核算人才的需求增加。落实“营改增”政策,使得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使得税务核算流程更加复杂,因此需要核算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有效的应对。从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现状来说,缺乏专业的核算人员,难以有效把握“营改增”政策的方向与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便于更好的应对此项工作。

三、建筑施工企业有效应对“营改增”政策的方法

1.明确施工项目所在地相关政策要求

从异地施工预缴纳税款角度来说,按照纳税申报要求,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在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时,需提交相关资料,包括《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和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复印件等。若企业不了解相关政策要求,未能规范申报,极易影响企业项目运行的进度,因此需要明确相关政策的要求,规范申报。以案例加以说明:A市C建筑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在2016年7月,于湖南省,提供建筑服务(备注:非简易计税项目),当月获得建筑服务收入为8991万元,支付分包款2331万元(备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注明增值税额231万元),支付不动产租赁费用总计1110万元(备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注明增值税额110万元),采购建筑材料总计花费1170万元(备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注明增值税额170万元)。8月份在湖南省申报缴纳增值税,应该预缴纳增值税为120万元,即(8991-2331)÷(1+11%)×2%。在A市申报缴纳增值税为709万元,即销项税-进项税-预缴税款。由于每个地区的政策差异,因此需要明确服务地区的政策要求,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进行预缴纳增值税计算和申报。

2.完善制度和条约

从“营改增”实施效果来说,虽然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基于此,需要完善制度和条约,以便于能够充分发挥“营改增”政策的作用,促使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对此三部委出台了实施建议,提出要切实保证政策措施落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試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规定的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为房屋建筑的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提供工程服务,若建设单位自主采购所有的建材或者部分建材,均适用简易计税政策,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到各建筑企业以及相关建设单位,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需要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的落实“营改增”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提高企业施工效益,增加企业效益。

3.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工作

(1)增强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地学习,提高自我能力水平。为更好的开展纳税筹划,则需要强化财务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

(2)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水平,使其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为企业做好政策方向的把控,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3)加大政策研究力度。“营改增”政策中,涉及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条例较多,给了企业系列政策优惠,若想保障和增加企业的效益,则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优惠政策。

4.做好业主信息管理

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来说,在投标报价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企业市场经营部门要做好业主身份梳理以及业主信息管理工作,通过构建增值税测算模型,合理调整工程概预算,选择较为有利的谈判价值区间,按照业主所制定的谈判策略以及定价原则,同法律部门合作修订承包合同模板,修订相关管理制度。endprint

施工企业在投标时,要做好成本测算与报价等的管控。因为“营改增”实施后,业主方招投标规则有所变化,企业经营模式以及思维要加以改变,按照增值税报价。为确保工程施工的效益,施工企业要做好现有工程项目梳理工作,统计相关信息,包括行业性质以及业主身份等,掌握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情况,明晰业主对增值税发票的基础要求。具体从以下方面做好把控:

(1)做好标前税收筹划工作,包括投标模式以及企业资质等,合理使用企业资质,选择最优的工程投标模式,优化工程投标组合。

(2)若可以要尽量规避甲供工程项目模式,最大程度上防止企业劳务化。

(3)构建新工程项目报价测算模式,优化投标报价方案。

5.做好合同谈判

(1)要加强谈判。按照业主类型,制定谈判策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制定价格谈判策略时,要按照业主类型,制定价格谈判策略,力争转移增值税税负,减少甲供材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招投标阶段,要和建设单位做好沟通协商工作,并且要做好解释工作,极力争取降低甲供材比例,减少对企业营业规模的影响。

(2)要做好合同审核工作。对于合同总价格,主要包括不含税工程造价、税金、含税造价。对于变更索赔补差,除了计算造价外,还需要计算销项税,新项目按照11%计算。若业主计价,需要明确发票开具方法,因为按照计价金额开发票或者按照扣除质保金后开具发票,二者存在着极大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

(3)明确合同约定内容。合同一般约定若企业提前竣工或工程质量优良等,业主给施工企业相应的奖励,奖励款应理解为含税价。在施工合同中,对于业主给施工企业预付款方面,要明确开具发票要求,保障企业的效益。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做好合同管理,最大程度上争取合同优势,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營改增”政策实施后,对建筑企业来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若想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需要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制度和条约,明确施工项目所在地相关政策要求,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加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美燕.浅谈“营改增”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7(14):110+112.

[2]张俊平.论“营改增”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6(14):113.

作者简介:

陈小星(1970-),女,本科,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税负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