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中国体育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与回归

2018-03-04孙化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人文价值体育

□孙化伟(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1、体育人文价值的释义

体育人文价值是指体育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人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对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和意义。19至20世纪,军国民体育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主流思想,随着历史的迁移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以解放,致使民族精神成为中国面临国家危难时的精神支柱,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担负起了救国图存的重任。终身体育思想影响下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现代体育人文价值的精髓,同时也赋予了时代精神的内涵。而现代西方一些思想家所代表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一定要超越,并积极发扬优秀儒学文化,更多赋予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让中西方文明进行有效的补充,在差异中寻求共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产生新的人文价值,以此寻求体育嬗变过程对现代体育人文价值的影响。

2、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

2.1、西方体育的早期传播与军事需求

晚清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致使民族体育文化产生严重危机,爱国人士积极设法了解世界,以图寻求救国对策,“自强求富,救亡图存”价值观念推动了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外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侵略中国,国内太平天国等爱国组织勇敢反抗腐朽无能的当权政府,这种局面下,在奕诉、李鸿章等人的倡议中洋务运动逐渐兴起,而这一时期的体育观念主要来源于洋务派对西洋体操的简单认识。并在“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下,洋务派以强兵为目的开始接受西方体育,由于当时中国并无体育课程,在教育方面存在空白,西方传入的兵式体操虽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但体育强兵对日后的爱国运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经过明治维新变法的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败了“自强求富”的清政府,迫使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途径。早期从洋务派分化出来的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积极主张中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充分肯定了西方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梁启超在所撰写《新民说》著作中主张革除落后的文化习俗,提升素质造就新一代国民。维新运动“救亡图存”思想也开始在这一时期蔓延开来,维新派注重国家制度的改革,并从政治、经济发展中关注文化方面的进步,尤其在教育领域中产生了学校体育 ,使得统治者更加注重体育制度与文化的传播,达到强国强种的作用,对中国近代体育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2.2、军国民主义体育与“重文轻武”思想的解放

从文化上,体育与文艺复兴以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反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密切相连的,军国民体育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军国民运动思潮的带动下,体育解放了近代国人“重文轻武”的思想,冲击了人们传统文化中的守旧情结,使人们更为全面发展。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论述了军国民体育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在关心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同时,他也在《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中阐述了女校爱国教育和女子体育等观点,倡导男女平等。蔡锷军国民体育教育对近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国人应具有“尚武精神”“爱国情操”,其主要思想包括以救国为根本口标的“体育救国论”、以尚武为内在精神的 “尚武为重论”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军国民体育思想体系,有利于当时中国军队建设、社会民众体育的发展。由于对外作战的屡次失败,寻求“自强”成为国人的唯一路径。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体育课程制度的建立,规定各类学堂均开设体育课,主要内容包括有益运动的体操、军事战术等方面。虽然军国民教育是以防止外部侵略和镇压百姓,但为近代体育传播与教学做出了贡献,缓和了各阶级的矛盾,有利于近代中国革命进程的发展。爱国人士通过自身行动改变了近代国人的观念,使之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的身体和主体价值。

2.3、新文化运动与“民族精神”的建设

辛亥革命后,体育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引领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一面旗。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对民族精神进行了阐述,认为只有恢复民族精神,才可以恢复民族主义。同时也对勇于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民主取得成功的一个必备条件,他说:“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民族可立。”近代传统体育由于受到西方体育的侵蚀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积极倡导传统体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精武体育会,会长霍元甲曾连续挫败外国武技高手,对提振国人志气做出了突出贡献,“精武精神”从此成为激励民众的精神力量。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此期间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先驱们认为文化改造归根结底是革除旧观念,从而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民国时期“民族精神”等普遍人文价值为新时代体育发展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体育人文价值被赋予了弘扬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社会变革使人们根据实践经验让体育得到健康发展,这种外界因素满足于近代中国人的需求,但改革需要以实践为基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价值。

3、我国体育人文价值的回归

3.1、终身体育有助于增强体育人文价值传播的“渗透力”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体育强国战略,终身体育是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它具有丰富、多元的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文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的时代大发展离不开前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不论是在教育体系中灌输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还是通过各种政策条例的颁布将这种 “举国体育”“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发展”等等的体育发展趋向“传播”于社会,都离不开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其建立的发展基础。现今社会体育逐渐成为各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一种手段,我们国家也正朝着体育强国方向迈进。终身体育文化是体育人文价值的体现,是建立在以体育作为手段将这种终身体育思想凝练为一种文化的高度,并将这种文化理念进行内在传承,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体育强国的建立不仅是体育的表象发展,更深层次的还涵盖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独有的体育价值取向的体现,终身体育文化的形成是对我们国家在向体育强国方向迈进时,体育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将体育的发展推向了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求,进而达到体育各个方面的不同发展,使我们国家在向体育强国方向迈进的同时,不失“人”的内在,这种终身体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群众基础,提升了体育人文关怀的“渗透力”。

3.2、儒家文化的融合促进体育人文价值的内涵延伸

儒家涵盖丰富的人文精神,宏观的人文精神在《中庸》中有明确的价值观念,可以“参天地之化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与天地为参,天地人也可以形成整体的人文境界,使人文精神得以全面开展。《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儒学文化的基本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与现代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超越进取、不断创造的精神实质。体育文化就是要求人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人生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奋斗。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那些伟大的创造和成就,都是一些不甘现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体育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而现代西方一些思想家所代表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一定要超越,更多赋予人与自然的“亲和性”,在宗教角度看,实施文明的多元开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不同文明关系的儒学基本价值之一,不仅是儒家文化,也可以与基督教,印度教等文化相互配合的。正因儒家传统文化是不能强迫其他文化接受,故此只能提供一些容易接受的宽广文化思想,其他细节则需要不断修改,填充,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没有一个文化可以主宰其他文化,是因为世界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让所有文化在同一世界进行创造,相互学习,在共进中秉持开放的态度,对体育文化而言,积极吸收别人的长处,在承认自身不足的前提下凝聚共识,迎接未来新一时期的挑战。

3.3、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人文价值的包容互鉴

文化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民族通过信息频繁交往,同时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逐渐形成某种共识的过程。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自觉不自觉的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一样,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途径,蔓延冲击着其他国家。而体育文化绝不是对本学科的哲学思考,是为了人类提高生活品质,造福于自身。人文价值对体育而言,是人们需要的一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类型,并对其进行思考和价值抉择。从而弥补体育文化的欠缺。为维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给予各国少数种群的文化空间,达到和谐竞争的目的,彼此之间又不会因为差异而陷入冲突,是各国多元文化价值得到成长的空间。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历程中,可以看做是中华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竞技。西方主流文化并不能彻底清除本土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依然盛行,保留着传统习俗及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文奥运”充分吸收了西方人文精髓,在吸收的同时与中华优秀文化相融合,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内涵。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优势,让中西方文明进行有效的补充,产生新的人文价值,在西方竞技异化的发展环境,积极引进优秀文化,在差异中寻求共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人文价值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人文绍兴
一粒米的价值
2016体育年
“给”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