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的方向和力量

2018-03-03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服务

1、数字经济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各类经济活动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呈现群体性、爆发式突破,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无所不在的“云网端”带来了感知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在,将人、机、环境甚至人的意识都联接在一起,推动网络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交互统一;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突破和迭代迅速蔓延,使得以计算+算法+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具有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革命性通用技术,推动生物识别、区块链、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VR/AR、3D 打印、人机交互等多种泛ICT 技术日趋成熟。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因感知、联接、数据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被不断压缩、虚拟化,带动人类社会步入大智移云联万物的智慧化数字化新时代。

数据的网络流动和价值化是数字经济的“原材料”

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向生产要素领域深度渗透,不仅改造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而且催生出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数据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加速流动和被利用,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与数据的创造、传输和使用直接相关,实现了价值增值和效率提升。例如,数据蕴含了许多有关个体和企业行为的有价值的信息,对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能够准确识别这些信息,产生全新的知识,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新驱动、商品服务贸易的新内容、社会全面治理的新手段,从而带来新价值;通过网络、软件、系统集成,形成自动化数据链,推动生产制造各环节高效协同,形成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智能制造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显示,以“数据驱动型决策”模式运营的企业,其生产力普遍可以提高5%—10%。此外,数据还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等原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信息化是数字经济的“内核”

信息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要素,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是数字经济的关键。一方面,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可以说,数字经济的内容并不仅仅是信息产业本身,也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是在数字化知识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成上开展的全部产业、贸易、金融、消费等经济活动。

创新驱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

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赋能效应不断丰富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催生新产品、孕育新业态、培育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带来无限的创新空间。工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引发生产方式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变革和组织管理模式扁平化、灵活化创新;农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了生态化、设施化、精准化的智能农业;服务业领域,利用信息技术产生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模式和服务经济,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决策咨询、征信评估、健康管理等业务迅速兴起。此外,平台经济、分享经济、零工经济、按需经济等不断涌现,成为互联网时代成为当前最受瞩目的新兴经济形态。例如,分享经济范围已开始从消费领域向制造领域全面渗透,分享内容既包括房屋、车辆、设备等实物类,也包括制造资源、经验技能、生产能力等虚拟知识类;基于淘宝天猫平台聚集了超4.5万家客服外包、图片摄影、商品管理、咨询服务、招聘培训、质检品控、定制设计类服务商,推动形成基于平台的新型社会服务产业。

2、数字经济遵循“互联网+”的价值创造规律

互联网集中了数字技术资源和服务,通过大幅提高应用效率而产生经济价值

互联网服务直接引起计算服务、信息服务的集中,并进一步促进了各类服务资源的集中,使得集中式、开放型服务平台有了很大发展空间。一个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服务数亿甚至数十亿个用户,单位用户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基于互联网的共享服务云平台不仅使中小企业能够以很低的成本享受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也能使大企业的技术装备得到充分的应用,从而提高产品利用率。沈阳市i5智能机床通过设备租赁、机床U2U、智能工厂等多种商业模式,为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和高质量服务,2016年i5智能机床订单量达1.8万台,同比增长183%。

数字化信息和知识是遵循边际效益递增的工具,通过增大使用规模实现效益累积增值

数字化信息和知识具有可共享、重复使用、低成本复制等特点,对其使用和改进越多,创造的价值越大。一方面,传统产品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拓展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中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随着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不断“嵌入”到制造业的产品中,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能够开展基于智能产品的远程诊断、在线检测等各类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络可以将零散无序的数据、信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从而形成具备深度挖掘和多维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以任意的规模在生产中加以运用,从而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

数据流动强调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挖掘了智慧组织、管理与服务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软件的高度集成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成为现实,数据的流动不必再遵循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等级阶层,这种无差别、无层次的数据流动方式彻底颠覆了企业传统的金字塔型管理模式,驱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工作内容的创新,让企业管理走向网状化和扁平化。例如,工业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综合集成,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市场需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产品集成组装等全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精准协同。这无形中消除了各企业自行其事的诸多借口及技术障碍,增强了产业链合作的主动性和凝聚力,打通了信息流动壁垒。使得大企业能够突破各种复杂的利益格局,用智慧管理和运作产业链,从而使产业链更具整体竞争力,企业管理优化、组织变革、商业模式创新的效益不断显现。

数据管理引起体制机制变革,产生了推动体制完善和社会进步的社会价值

在数字经济时代,针对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不仅能够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产生经济效应,而且还能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具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例如,设立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统筹管理国家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整合利用,能够充分提取、整合、分析和应用相关数据,有效解决数据碎片、数据割据和数据孤岛问题,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应用为各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间搭建了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各类业务应用系统、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将各部门业务紧密互联,打破了部门利益和部门分割,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制造行业企业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组织管理由以流程为主的线性范式向数据驱动的扁平化协同化范式转变,形成信息高效流转、需求快速响应、创新能力充分激发的组织新架构。

3、新时期数字经济具备五大鲜明特征

基础设施在线化、云端化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阶段,云计算正在从一种IT技术工具演变成为拓展数字经济空间、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的重要基础平台。按需供给的工业云、智能服务的大数据平台成为“新四基”的关键平台;电子政务云平台成为跨部门跨地区政务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的重要载体。此外,许多传统行业纷纷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创新业务模式;滴滴、微众银行等新兴互联网企业则从诞生开始就基于云架构来设计IT系统和商业模式。

产业组织平台化、生态化

在数字化环境下,企业之间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面对分散的网络节点,整合多方资源的平台型产业组织应运而生,促进了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由传统线性向链条式、网络化模式转变,使得传统企业之间竞合方式趋于生态化、平台化。一方面,平台型企业有效整合、配置各类资源,不断完善平台工具和服务,促进多方信息实时交互、供需精准对接。另一方面,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各类企业、用户、个体按照比较优势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生态迅速崛起,在这个生态下,大企业可以引导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方向,中小微企业乃至每个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成为创客,从而涌现出众包等开放式创新模式。当前,平台模式从信息服务行业向农业、制造、交通、能源等各行各业广泛渗透。无论是早期的电子商务,还是近期出行、租房、制造等领域的共享经济,其主要的支撑模式都是平台。

经济活动分享化、普惠化

众创众筹、共享分享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平台的兴起,加速了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促进了碎片资源的随时随地随需配置,实现了生产经营、创业创新活动全民可参与、物物可分享,以“大众广泛参与、碎片资源共享、生产消费一体化”为核心价值的共享经济活动快速普及。海尔HOPE众创平台吸纳消费者深度参与设计和生产,在集众智、汇众力的过程中引领和创造了产品消费需求。沈阳机床依托与神州数码联合研发的i5智能数控机床,构建融合消费者、设计师、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硬件供应商的SESOL平台,推出基于按需使用 的 C2M2C(Customer to Manufactory to Customer)共享经济模式,实现了用户按需购买加工能力,并按加工零部件的品种、数量、加工时间进行付费。点名时间、京东众筹等平台有效整合、连接碎片化社会资本和创新创意产品开发者,促进投资者闲置资金、开发者产品创意的双向共享和互动,孕育了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新产品新服务。途家、小猪短租、蚂蚁搬家等分享平台挖掘房屋闲置资源,深耕旅游短租市场,实现增长速度远超酒店住宿业的同期水平,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

产业形态融合化、服务化

当前,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应用逐步深化拓展,推动了产业间的相互渗透,技术壁垒的打破营造了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催生出多技术、多业态融合的生产与服务系统,逐步形成新产业或新业态的融合发展。传统的三大产业分立的边界具有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信息化、网络化、服务化的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形态演进的新趋势。例如,服务型制造通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不断融入服务环节,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手机等硬件设施的创新,以及在线支付、结算、物流等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更加市场化、平民化、场景化的商业模式向大众提供金融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数字消费多元化、个性化

当前,我国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已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信息消费渐成主流。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以生活消费全数字、线上线下全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数字消费者快速崛起,正以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驱动信息消费步入新阶段。互联网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经济,数字经济能够真正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供给。一方面,企业利用交互平台准确定位市场特征、用户习性、特定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O2O)服务体系近距离贴近用户、无缝隙传递服务,促进粗放消费向个性化精准消费升级。例如,尚品宅配、索菲亚等家装企业线上搭建精准感知用户需求的定制设计平台,线下不断完善家装设计、送货上门、产品安装、全生命周期维护等交付服务,为用户提供“制造+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体验。另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使得新兴产品和服务供给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培育了大众的网络消费习惯。手表、手环、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突破手机终端的固有形态,不断拓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赋予家居产品智能交互功能,带来更为便捷舒适的家居生活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使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场景成为可能,并通过搭载视频、游戏、电子商务等搭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营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官体验和消费服务,激发更多信息消费潜力。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服务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