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价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为例

2018-03-03陈春慧

关键词:一流办学学科

陈春慧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0)

`2015年3月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要求“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1],2015年10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2]。经过30多年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3]、促进科研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国际互补、提升全球知名度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如何改进我国现有评估体系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价要求?如何按照一流学科的要求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价体系进而培育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构建有效的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体系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研究综述

自《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建设一流学科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但是关于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流学科的内涵和指标、发展路径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竞争力提升等几个方面。

(一)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分析

彭亮、张伟等学者认为一流学科是能进入国际学科排名前列[4]、具有世界水平的学科[5]。邱均平等学者界定了一流学科的定量指标,认为世界排名前10%的学科为该学科的世界一流学科,并细分为世界顶尖学科(前1%)、高水平著名学科(1%-5%)、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5%-10%)[6]。周光礼、武建鑫认为一流学科的标准主要包括师资、生源、科研、学术声誉和社会服务等指标[7]。

(二)一流学科建设主要问题和发展路径分析

宣勇、钟伟军等学者认为我国一流学科培育存在学科布局、顶层设计[8]、经费投入和目标定位等方面问题[9]。李兴国、熊晓琳等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需要从专业布局、学科国际化、评估体系[10]和搭建联动机制[11]等几个方面培育一流学科。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一流学科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竞争力提升和一流学科创建相关研究不多,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行政管理这三个方面。代表性研究有金之亮、苗丹国的精品项目创建[12]、徐九春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吴峻青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和杨坚的高职教育合作办学课程体系构建等理论。

二、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涵研究

2010年《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颁布实施,明确要求“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

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层次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完善,合作办学相关政策更加透明,一批高起点的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与欧美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国际合作项目相比,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科研学术及转化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对科学进步和社会贡献能力以及留学吸引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参与高校对国外高校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存在主动与被动依附[14]。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需要参照QS、THES和ESI等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从学术性维度和实践性维度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竞争力。按照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个方面,并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特点,推进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三、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价体系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开展9年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合规”向高水平和一流合作项目发展,现有评估体系也需要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做适时调整。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建设目标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一流学科建设指标体系,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价体系,能更好反映中外合作办学的真实状况,遴选、培育一批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中外合作办学生态系统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具有国际交往特色的学科可以视为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一个物种,可以采用生态系统分析方法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态位、合作生态链和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剖析、评价和重构,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竞争力。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态位是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办学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所占有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集合及其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功能关系。中外合作办学生态位主要指项目具备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生态链指在中外合作办学特定的教学、科研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合作院校、企业、学生和政府职能机构等相关因素以人才培养的各种相关需求进行交往而组成的动态、多元、稳定的链状结构。项目合作定位、战略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因素着重体现了合作项目的生态链状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生态环境是指与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对教育科研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使中外合作办学实施成为现实可能的诸多条件的总和,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等因素是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二)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体系

根据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基本原则,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生态位、合作生态链和所处生态环境三个层次对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构成因子及其内涵进行剖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项目合作定位、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10个二级指标的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指标体系。为更科学、准确、清晰地表示10个构成要素二级指标,设计表现要素三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三)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测评方法

目前一流学科评估常见方法有美国博士点评估组织NRC提出的 S排列法和R排列法[15]、英国科研评估的同行评估方法(Peer Review)和客观数据评价、我国常用的专家评分方法。在数据处理上常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主成分分析(PCA) 、模糊测评(Fuzzy Evaluation)、层次分析法(AHP)和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等计量方法。

不同评估方法适用于不同教育环境和不同规模下的学科评估。因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公布的信息存在部分缺失,且不少项目尚未经过年度评估,新开办项目的相关数据也尚未进行公示。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观测点权重的设置也存在争议。本研究运用模糊集(Fuzzy)理论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给定标准,得出综合性意见,以解决评估指标缺失和权重设置的相关问题。

四、广东省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相关数据并未全部公开,考虑到相关数据采集可得性和采集成本,本研究以广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实证分析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遴选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广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状简述

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广东本科以上通过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下同)共计9个,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9个。本科以下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的项目35个。为对接“两个一流建设”,广东省启动了“7+7”区域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计划,建设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指标分类、采集及预处理

1.指标分类和采集。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指标,可以分成直接表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现状的显性指标和揭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核心内在要素的分析性指标两大类。本遴选评估显性指标相关数据用大数据爬虫方法采集于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分析性指标主要来源于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数据和专家评分。

2.遴选评价体系中定性指标由专家采用10分法给项目相关指标打分,将定性指标定量化。本指标体系内各指标都是正指标,并做无量纲处理。

(三)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结果

根据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价体系,本研究拟采用模糊聚类评估方法对广东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聚类遴选,以确定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类型。

用matlab 对评价指标进行fcm聚类分析,以遴选出广东省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择隶属度0.7以上的项目进入广东省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培育体系,结果见表2。其中隶属度在0.8以上的项目可以进一步归为A类世界一流中外合作建设项目,隶属度在0.7-0.8之间的6个项目可以进一步归为B类世界准一流中外合作办学建设项目。

(四)广东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遴选评估结果分析

1.入选项目数量数合理,基本符合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广东外语外贸、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9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入选一流中外合作办学建设项目,占到了总合作项目数的16.7%。其中A类世界一流合作办学建设项目占总项目数的5.5%,B类世界准一流合作办学建设项目占总数的11.1%。

2.入选项目生态位占有能力强,合作生态链合理。入选项目的国内主办院校大部分为中国一流大学,外方合作院校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相关指标上具有极强的生态位占有能力。项目合作双方院校能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形成稳定、合理的合作生态链。

3.遴选评估结果能够梯度区分广东省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备的生态位、生态链和生态环境,进而区分各项目的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广东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遴选评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遴选评估体系能够通过相关实证检验,客观、公平地遴选出一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有效的遴选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一流办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