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控制与失控

2018-03-02陈彤

现代家长 2018年2期
关键词:郎朗失控家长

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通俗地理解为“管孩子”,认为管得越多越严格,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事实上,家庭教育并非这么简单。有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控制得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失控。那么,家长还要不要管孩子?分寸如何拿捏?本期,我们邀请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教授孙文涛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适得其反的控制

岳晓秋(8岁男孩的妈妈):我和丈夫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儿子出生前我就辞了职,准备在家做全职妈妈。我是工科研究生,学历和收入都比丈夫高,但为了孩子的成长,我甘愿做出牺牲。8年多来,我为儿子操碎了心,可谓全天候盯防。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以前表现良好,考试在班里名列前茅,才艺方面表现也不错,拿了不少证书。可是自从上了三年级,他好像变了,总是故意跟我作对,我感觉我在他面前已经失去了威严。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姜敏(1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也是这样的情况。自从她上了初中,我感觉她就像脱缰的野马,刻意要摆脱我的控制。班主任说,孩子进入青春期,都是这样的,让我别焦虑。可是我哪能不焦虑啊!现在升学竞争这么激烈,家长们都给孩子规划好了升学路线,一步也错不得,如果我女儿失控,岂不是前功尽弃?

主持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是好事,但是,如果把关注变成了控制,那就未必是好事了。本刊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希望通过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精准控制,达到把孩子培养成优秀人才的目的。比如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不自私、有礼貌、不磨蹭、不挑食,上学以后不迟到、不早退、回家先做作业后玩耍、不沾染网瘾、不早恋,等等。有条件的家庭则为孩子设计了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找到好工作、找个好对象的人生轨迹,并竭尽全力把孩子控制在这条“标准生产线”上,以为只要孩子接受控制,就会有美好的人生,教育也就成功了。

岳晓秋:家长这样做,难道有错吗?

主持人:想法没错,关键是如何做到。请问各位家长,你们谁没有偷看过孩子的手机和日记?请举手。只有两位,不到十分之一。

孙志坚(3岁女孩的爸爸):我女儿太小,不玩手机,也不会写日记。

马雨(17岁男孩的妈妈):我女儿的手机设置了密码,我打不开,日记也找不到。

主持人:看来,控制孩子已经成了家长们的共识。请孙教授谈一谈看法吧。

孙文涛(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教授):家长有控制孩子的想法,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只是太不现实。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出现个人意志,会本能地摆脱一切控制,也就是说,没有孩子情愿被家长控制,如果有这样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极可能有心理障碍,迟早会出问题。近几年,类似的教育悲剧经常被媒体报道。北京一个小学生,由于父亲没收了手机而跳楼;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因母亲时刻不离其左右而上吊;被学校和家庭评价为“好学生”的孩子突然犯罪杀人。至于反抗家庭和学校严厉管教而出走的孩子就更多了。类似悲剧不仅发生在农村,也发生在城市;不仅发生在普通家庭,也发生在富裕家庭。在父母严格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即使一帆风顺地走进重点大学,也存在大量缺乏自信、迷失自我、丧失兴趣的问题,他们对学习失去动机,对前途失去希望,非常痛苦。这些悲剧,我们可以统称为“失控”,恰恰是控制失当造成的,而且,往往控制得越死,失控得越离谱。

量子力学的启示

苗瑞波(14岁男孩的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家长恨不得把心掏给孩子,无论做什么,无论对错,本意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什么孩子不领情?为什么偏偏跟家长作对?难道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是最好的教育吗?这太荒谬了!

裴颖(13岁女孩的妈妈):听了孙教授一席话,我感到无所适从。家庭教育不是讲究从小给孩子立规矩吗?不是说要密切关注孩子吗?不是说要注重孩子的职业规划吗?为什么突然又说这些都是错的?

主持人: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控制,而是影响和引导。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其成长过程和人生目标不应该标准化,而应该个性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生命潜能。所以,反对控制和规划人生并不矛盾。

孙文涛:主持人所言极是。孩子的心理成长,可以理解为自信心不断增强、个人意志不断突显、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其间伴随着两三次明显的叛逆期,所反抗的正是长辈或权威的控制。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被压制,孩子有可能失去自我,还有可能导致叛逆期延后,甚至以更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苗瑞波:可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兵法上也说,多算者多胜,少算者少胜,不算者不胜。没有规划,谈何发展?

孙文涛:或许,这正是体现教育复杂性的地方。我来讲一个看上去不相关的故事。1927年,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沃纳·卡尔·海森堡提出了一个“测不准原理”:对粒子的位置测量得越准确,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即粒子在运行之中,越控制它就越容易失控。粒子似乎有一种追求自由的本性,对于控制哪怕是测量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这种理论,颠覆了牛顿的万物是可以精确控制、精准测量、准确预测的因果关系规律,让人们对于控制事物所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大家不妨根據这个原理,联想一下家庭教育,孩子就像追求自由、拒绝被控制的粒子,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反而会造成失控,甚至不恰当的评价也会对他们造成干扰。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表现不正是如此吗?

裴颖:问题是,家长如何做到不控制孩子呢?

孙文涛:对,这是问题的关键。许多家长总是不放心孩子,总想为孩子保驾护航,唯恐孩子出现一点问题。其实,这是一种病态心理,至少是焦虑过度,对孩子和家长本人都没有好处。比如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就是焦虑过度在行为上的反映。如果孩子没有发现,家长也会因内疚、担心孩子发现而焦虑。如果孩子发现了,无论孩子接受还是不接受,后果都不好:孩子接受父母的侵权行为,则自尊心受损,不接受则会酿成孩子对家长的愤怒、反抗和长期的不信任。所以,家长提高认识,自觉消除焦虑是摆脱控制欲的正道。endprint

生搬硬套风险高

吴贵轩(9岁男孩的爸爸):孙教授,请允许我唱一唱反调。大家都知道,郎朗是成功的钢琴家,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家长们巴不得自己的孩子都成为郎朗那样有出息的孩子。据说,郎朗就是在爸爸极端严格的控制下成长起来的。有一天,郎朗想放弃练琴,他的爸爸不答应,对郎朗说,不练琴,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跳楼自杀,要么吃药自杀。郎朗无奈,只好屈服,乖乖练琴,终成著名钢琴家。请问,家长的控制不是也有积极作用吗?

孙文涛:没错,控制型的教育的確有成功的案例,除了郎朗,前一段时间“虎妈”“鹰爸”“狼爸”的故事都曾名噪一时,不少家长争相效仿。事实上,大多数体育明星,在练童子功的时候都有被教练或父母控制、强迫的经历。但这些确凿的事实不能证明控制是积极的方式,因为控制下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众所周知,中国的琴童何止千万,能达到郎朗水平的有几个?中国体育界的世界冠军不少,但中途被淘汰的孩子何止十倍百倍。这说明,在严格控制下成长,有一小部分孩子达到了目标,另外的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偏离了目标,或者停止了追求。这些偏离目标和停止追求的孩子可能出现厌学、亲子关系紧张、离家出走、精神分裂,甚至自杀或杀人等恶性行为。因此,家长朋友们要对控制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另外,任何名人的成功都是个案,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但不可盲目效仿,因为孩子的个性不同、潜质不同,生搬硬套必然带来巨大的教育风险,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也就是说,效仿郎朗爸爸的控制型教育,可能会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也可能酿成悲剧,后果是不确定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随着你控制强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加大。

主持人:我也来唱一唱反调。既然家长朋友们都渴望孩子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假设这个目标实现了,您的孩子比郎朗还有名,比马云还有钱,但他的心理不健康,比如抑郁、自闭、报复社会,您认为这样的成功有价值吗?

崔峻岭(15岁女孩的爸爸):这样的成功当然没有价值。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幸福一生?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既然控制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杜绝控制吗?给孩子绝对自由会不会带来其他麻烦?

孙文涛:我们这里探讨的“控制”指的是对孩子的过度干预,反对控制不意味着不作为。事实上,正确的家庭教育恰恰是父母对控制和自由平衡的把握。比如孩子刻苦练琴,可以是父母逼迫,也可以是被父母调动起了兴趣的自觉行为,全看家长的手段,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编辑:陈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郎朗失控家长
一场吵架是如何失控的
阿基与乌龟之失控
天才的冒险
家长错了
我和郎朗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环球视窗
2013女丝新标准
世界刮起郎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