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Q-Ⅰ型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的研制

2018-03-02王振雷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发送给原理图电磁波

王振雷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13)

电磁波随钻测量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工业化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无需循环钻井液传输数据,适合于在雾化、泡沫、充气、空气等循环介质中使用,具有传输信号速率高、测量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解决了在某些介质中采用传统泥浆脉冲系统无法传输的问题。因此我院自主研制的DQ-Ⅰ型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2]。

1 仪器传输原理研究

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利用锂电池组对井下仪器供电,采用钻杆上、下分隔绝缘的偶极发射天线的垂直电场激励方式,借助随钻电磁信道将数据实时发送到地表。首先将仪器按钻具组合接入钻柱中,锂电池组对井下系统供电,各测量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给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对数据进行处理后传输给发射模块,发射模块以信源和信道复合编码方式把信号加载到低频电磁波上,经由发射天线传送到地表,地面采集装置通过地面接收天线以及连在钻杆上的天线接收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处理装置进行模拟滤波、放大、A/D转换后发送给地面计算机,滤波解码软件进行数字滤波和信源、信道复合解码发送给测量数据分析软件实现井下数据的实时显示[2-5]。

2 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的设计及实现

2.1 发射天线激励方式的设计

电磁波仪器发射天线的激励方式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图1 垂直电场激励原理图

如图1所示,钻井条件下实际可行的激励方式只有激励沿钻杆的轴向电流和激励绕钻杆的水平电流环2种激励方式,激励沿钻杆方向的电磁场。2种偶极天线的激励产生的电场在地面上的水平分量之比为:

式中:S——磁偶极子的环面积;

l——电偶极子长度;

h——井深;

T∝1。

受钻铤直径的限制,磁偶极子的环面积很小,而电偶极子的可以做得较长。由于井下垂直电激励比磁激励效率高,因此该仪器井下发射天线采用垂直电场激励。

2.2 井下仪器电子电路设计

仪器电路部分主要由电源电路、井下中控及存储电路、电磁波发射电路、地面接收电路组成。

(1)电源电路的设计。由于井下采用16节锂电池组供电,为了满足各不同电路中芯片的供电需求,设计了电源电路,提供+5V、+12V,同时将电池组供出的30V电发送给各电子模块。

(2)井下中控及存储电路的设计。中控模块是井下仪器的“大脑”,接收信号后,对其进行计算和逻辑处理,发送给电磁波发射系统的发射模块,并把数据存储在存储芯片(2M)中,仪器取回地面后可以在预留的端口采集回放得到完整的实测井下数据,对上传数据进行验证和补充。电路结构原理图如图2所示。

(3)电磁波发射电路的设计。电磁波发射电路是井下电路设计的最大难点,它不但要实现电磁波信号的信源信道复合编码,还要进行功率监控和保护。发射模块首先接收中控模块传输的信号并进行校验,然后进行滤波和补偿,然后将数据以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复合编码方式把信号加载到这个可调频率的信号上,将加载的信号以功率元件形成藕合桥式差动功率输出进行放大和功率控制,并由单片机对发射电压进行调解,进而实现发射功率的调节。最终由发射天线向地层发射,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2 中控及存储模块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3 电磁波发射电路结构原理图

(4)地面接收电路的设计。地面接收电路是电磁波信号能否识别的关键,电路首先就是要实现对微小的电磁波信号的采集和数字滤波,由主控芯片控制进行两级放大和A/D转换,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RS232的协议发送给地面的计算机,其结构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地面解码电路结构原理图

3 现场试验

2015年10月,在大庆钻井一公司某队进行DQ-Ⅰ型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水平井比对随钻现场试验,比对的仪器是哈里伯顿的FEWD,该井是水平井,造斜段打完并下好技套。仪器出套管后开始工作,共上传数据5000多组,测试数据与LWD测试数据比对图如图5所示。

该口井现场试验表明:

(1)DQ-Ⅰ型EM-MWD可以实现停泵接单根时的静态测量,与FEWD相比测试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2)DQ-Ⅰ型EM-MWD现场安装、测试更加简洁快速方便;

(3)DQ-Ⅰ型EM-MWD信号传输速率快,解码成功率高。

4 结论与建议

(1)研制了一套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能够实现甚低频电磁波随钻数据上传,并且地面系统能够实时解码、显示及存储数据;

(2)采用了井下发射天线垂直电场激励的设计,使电磁波信号更好的传输;

(3)该仪器测试数据准确、传输速率快、性能稳定可靠、井口操作简洁快速,满足定向井和水平井施工要求,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1]吴清忠,徐广飞,王辉东,彭万勇.ZTS-42/AP型EM-LWD电磁波仪器的现场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1):79-80.

[2]赵志学,王振雷,田玉栋,韩玉安.ZTS-42 AP型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在泡沫钻井中的试验[J]石油矿场机械,2011(8):78-81.

图5 DQ-Ⅰ型电磁波仪器与哈里伯顿FEWD数据比对图

[3]刘修善,侯绪田,涂玉林,杨春国.电磁随钻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钻探技术,2006(5):4-9.

[4]张进双,赵小祥,刘修善.ZTS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及其现场试验[J].钻采工艺,2005(3):25-27.

[5]王荣景,鄢泰宁,等,ZTS-172M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及其在胜利油田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5(S1):33-35.

猜你喜欢

发送给原理图电磁波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浅谈STM32核心板原理图设计
电路原理图自动布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rotel DXP 2004层次原理图的设计
【微信小课堂】:如何向好友发送语音
你说我说大家说
公告
维修电工线路板的接线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