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村四十年:陕西乡村变迁的个案表达

2018-03-01任孟娥

新西部 2018年11期

四十年对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足以回望与总结,但对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来说,仅仅弹指一挥间。一个村落的变迁,四十年可能犹如一条静静的小河,无大风大浪,却也并非死水一潭。然而最近的四十年(1978-2018年),中国乡村在中国共产党的治下却历经了风卷云涌的变化,变化速度之快史所罕见。中国改革从农村起步,记录这样一部变迁史,留下这一段生动的过程,为历史留下脚印。

案例区域的选择

目前,中国有行政村大约七十万个,自然村落五百多万个,巨大的区域差异使得研究整体概貌难度极大。相反,无论结果富裕与贫穷、先进与落后,村落却都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因此,观察和记录某个村落的变迁都有意义。

1、地理概貌

何村是西安市高陵区下辖通远街道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高陵区西北七公里、通远北三公里处,北靠咸阳市三原县的两个村子。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1.3公里,辖域面积2.4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50亩。下辖何村、马家、袁罗、庙王、郝张、文家六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

何村地势平坦,海拔390米左右,泾惠四支渠横贯东西。自古以来灌溉十分便利。何村土地肥沃,质兼娄沙,不黏不板,熟土层深,上松下实,保水保肥。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一般高至38摄氏度,低至-7摄氏度。无霜期212天,年降水量540毫米,平均日照2250小时。地下水略带盐碱又属于中性,土壤气候均适合农作物生长。

所以,何村自古以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还有大麦、油菜、豆类、薯类;蔬菜有白菜、萝卜、茄子、番茄、黄瓜、豆角及葱、蒜、韭、椒;果木多为苹果、梨、柿、枣。养殖业中,以鸡、羊、猪为主。何村农业生产发达,玉米、小麦一直稳定高产。但总体上,因为地处高陵边陲,原来偏僻落后,交通不便,群众生活还是较为清苦。

2、人口变迁

从建国以来何村人口变化看,何村人口数量在稳定、持续增长,并未出现猛增与猛减情况,这基本符合农业区域农业对人口的供养。但其实,这一点却与陕西甚至全国还是有较大出入。中国近几十年城市化迅猛发展,人口流向城市、农村人口减少应该是自然规律,特别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更是留不住人。但是,何村的特殊情况在于其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大棚菜,且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再加上21世纪初何村所在高陵县试行城乡统筹,城乡差距在本可能拉大时期得到有效遏制,所以人口外流情况不是很明显。

3、案例区域的选择理由

理由一,放在陕西范围内,何村虽算不上數一数二的明星村,但近期几件大事也使何村十分耀眼。一是2017年建成并运营的农村智慧垃圾分类处理试点,走在了全国前列,更是陕西首屈一指。二是西安市首届农民节在何村召开,又让何村亮了一次相。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陕西范围内,何村比别的大多数乡村走得稍微快了些,其研究的样本意义更大。理由二,何村地处两个市的边界,城市化的扩张触角应该触及不到,而且何村历来以种养业为主打产业,所以是中国乡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典型代表,因此研究又具有普遍意义。理由三,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何村的发展现状虽然离乡村振兴的目标还很远,但这五个方面基本都有涉及,所以何村的样本很完整。

生产方式的变迁

1、土地制度的变迁

1978年后,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虽然出现很大变化,但其基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没有过变化。即使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迅速萎缩的情况下,出现撤村并组,或者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土地集体所有、且以村小组为基础也并未出现变化。

2、经营方式的变迁

1980年,在县试点基础上,何村土地由农民承包到户,集体财产如库房、牲畜、饲养室、大型农具、灌溉井等,能均分则均分,不能均分则抓阄并折价分配,归私人所有,村集体片瓦不留。1982年,依照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土地承包到户,碾打有了脱粒机。但一个队只有几台,几个人数相同的家庭共用一个,轮流脱粒,共同帮忙,有时连干几天几夜。再到后来种地、收割都用上了机械,小麦玉米直接运回粮仓,种地、刨畦梁也可以用机械代替人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场上手工用具和抬杠、小撅已没有或者极少,但锨、锄、钉耙还常常用到。

2002年以后,何村以种植大棚菜为主,大棚里边的农活基本人工为主,但翻地可用小型机械。草帘早收晚放,开始全是人工,后来逐渐更换成电动卷帘器。再后来草帘升级为化纤保温被,就完全使用电动收放,高效又省力。

2008年,有农业生产专业户承包他人土地,土地流转开始出现。2010年,因新村建设需要,村委会流转原何村、文家4组、马家7组共200余亩土地,每年付费。种植大户流转他人土地建温室大棚也逐渐形成规模。在土地集体所有、村民承包基础上,流转成为普遍形式。

3、产业结构变迁

何村自古为粮棉产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一直是泾惠渠灌溉区。加之地下水位较浅,机井涵盖辖域土地,是典型的渠井双保险高产区。但即就是基础条件优越,粮食单产的增长效率也逐渐减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但精耕细作似乎对提高单产作用不大。何村粮食亩产在上了500公斤后,增长的空间就不大了,想从土地里获得更高收入,就得另想办法了。

养殖业原来有家庭养殖,传统上以鸡、牛、羊、猪等为主,大型家畜主要是生产队集体饲养。上世纪80年代,高陵成为养鸡大县,何村也迅猛发展,蛋鸡、雏鸡、肉鸡户产几百只上千只不等,高峰期达到20-25万只,增加了农民的副业收入。

1992年,何村开始建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历经曲折,到2001年虽有发展但棚不过百。2002年,在县政府“农业产业化”战略下,大棚开始迅猛发展。截至2017年底,大棚占地93%。

随着大棚规模化发展,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其中以“安民”牌净菜公司为代表,出现了蔬菜包装行业,以“南茂号”酱菜为代表的加工行业,以信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大棚保温被厂等等,同时,大棚菜还催生了收菜、贩菜、运菜、蔬菜经纪人等相关业务。

进入新时代,在经济聚集效应下,何村及其周边村子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经济形式,比如2017年元月成立的陕西鱼菜共生养殖有限公司,以闭环养殖有机蔬菜与鱼、以及发展观光农业的现代农业。又比如,依托农业基础,有回乡创业的经济精英在何村邻村成立了关中农耕文明博物馆,是以展示、体验农耕文化为主的印象生态观光产业园。2017年4月,在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下,浙江海龟科技有限公司与高陵区、通远街道合作,在通远打造通远创想小镇,创想小镇借助已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将功能定位为农业类特色小镇,以农业科技研发、孵化与培育新型农业企业、电商销售等为主。

可见,在何村及其产业带动下,已基本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目前整体看来,何村有自己的传统支柱产业——大棚菜,有围绕大棚菜的二产——各种净菜公司、合作社及农产品加工,还有解决产前科技研发、产后线上销售的平台——通远创想小镇,一个完整链条使得何村经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强大。何村发展的基础是大棚菜,就目前市场来看,别的地方屡次出现的菜贱伤农,近些年在何村几乎没有。一是因为大棚反季节蔬菜或设施农业有一定的资金、技术门槛,何村从1992年有第一座大棚到现在,才形成了这样的规模,积攒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二是已经形成市场品牌,客源较为固定。但其实,何村大棚菜发展空间还很大。一是目前的种植还是以农户为主,虽然有的大户有十几栋大棚,但整体來看仍是农户单打独斗。二是大棚产出仍以量为主,有机蔬菜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市场可能会将这种生产方式导向企业化、标准化、质量型的路子。

4、收入变迁

从来源形式上,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构成农民总收入。除了1978-1982年情况特殊以外——以工分制形式分配,很长时间内,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大头,但其他形式所占比重也逐渐提高,2013年,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经营性收入。何村情况与全国一致,特别是大棚菜的规模化种植,村民往往可以得到大棚菜销售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大棚打工收入、运输、中介收入、就近净菜包装等等多项收入,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生活方式的变迁

1、饮食结构变迁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何村人以吃杂粮(玉米)为主,或麦、杂两搅,过年才能吃上麦面馍。酱油、香油直到80年代才有。取饮用水,先是用桶在井里吊,70年代有了压水井,80年代有了罐罐井、微型泵,才省去了人力。做饭则是手拉风箱,烧禾杆,后来才有了蜂窝煤,可在炉子上烧水做饭。70年代用上了刚磨,仍旧费时耗力,常出故障。80年代才用上了半自动磨面机。

虽说何村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改革开放后直到80年代末,吃饱已不成问题,但营养搭配还谈不上,虽然房前屋后或者自留地可以种一些蔬菜,但量较少,村民又舍不得花钱买菜,饭食主要还是以主食为主。通常吃两顿饭,早起先到地里劳动,可在上地前凑合吃点馍之类的干粮,早饭在上午十点左右,主要为玉米糁稀饭,蒸馍或锅盔,再配有一个咸菜,一个鲜菜。下午饭在下午三点左右,一般为燃面,即手擀面,里面仅仅放些酱醋盐葱花油,讲究的或经济条件稍好的则有配菜。

90年代以后,粮食、副食、蔬菜、肉类、油料,品种丰富,数量充足,村民感叹,平时的吃食已与过年没有差别了。特别在政府推动下,医疗下乡服务为村民义诊,还有高龄老人免费体检等等,使村民也越来越讲究饮食的科学。

2、衣着变迁

50年代人穷,常常光身穿棉衣、棉裤,甚至扎裤带、腰带。60年代才有了内衣。70年代流行军装、中山装、“四个兜”,颜色以蓝、灰、黑、绿为主。女子则穿小翻领便服,小花衬衣,用方形头巾。80年代有了西装、夹克、牛仔裤、连衣裙。90年代后,有了超短裙、短裤、运动服、皮装、休闲装、羽绒服。就衣服样式来看,城乡已基本没有差别。

70年代以前,都是扯布做衣服,裁缝一天可做七件衣服,挣两块钱。布用布票才能买到,“减票布”是给人惊喜的机会。衣服要几个人穿,老大下来老二、老三,再把长裤剪成短裤,或把大的改成小的,做衣服内衬,或最后撕成布片做鞋底、鞋帮,因为那时极少买鞋。70年代末,市场逐渐放开,扯布加工衣服已很普遍,但县城市场上成衣仍旧很少,所以,随处可见裁缝铺,甚至早早辍学的女孩都要去学习缝纫,就如学习做饭一样要成为必备技能。90年代以后,各类成衣在市场上大量出现,裁缝被成衣工厂流水作业代替,这一职业基本消失。

3、居住环境及住房变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墙、草房居多,窗户是在墙上挖个洞孔。70年代有了土木结构、瓦顶房屋,一般三层或七层地基,再用土坯或板墙垒起,好一点的,砖镶门窗。形式是厦子房、安间房、倒座。80年代末,有了砖混结构的大房或平房,用上了水泥,有了预制板、大玻璃窗,楼板代替了梁、椽,房子的进深也加大了。之后,平房越来越完善,有了两层楼、洗漱专用的洗手间,但厕所仍旧安排在室外的房前屋后。砖混结构的平房到目前仍是关中住房的主流。七八十年代的厦房一般情况下是亲朋好友互相帮工完成。到砖混结构的楼板房后,农村有了小建筑队包工情况,逐渐走向专业化、市场化。

乡村的村居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过去何村的道路为土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土”也毫不夸张。90年代后,有过短暂的沙石路。之后,有村子集资修水泥路,以耕地作为抵押。2000年以后,随着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国家下大力气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村民门前水泥路都已实现。同时,电、自来水都已通到家家户户。

2010年,在高陵城乡统筹推动下,何村开始进行新社区的规划和建设。2014年,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原村庄占地570亩,新社区规划占地243亩,采取统规自建模式,村民全部搬迁后将原村庄整体拆除,交由国土资源部门复耕后,可就地增加耕地327亩,同时节约建设用地指标327亩,通过土地部门招拍挂可获得资金1.68亿元,全部用于社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70户按照高陵区农民进城落户政策选择了进城区安置区居住,有偿退出了农村宅基地,这是我国目前正在探索的土地制度三项改革的其中一项,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得到了解决。

何村目前建成使用的新社区,东西共四列,每列10-12排不等,为两层或两层半的联排别墅,均设计有卷闸门车库。村内大环境整齐美观,优雅时尚,绿化到位,草木茂盛,而且有闭路外网,有污水处理。村民按照400元/平方米的标准“一对一”置换新住宅面积,多退少补,宅院式安置设计有160.5平方米、174.8平方米、190平方米、204.7平方米、235.5平方米五种户型。村民房屋套内户型为四室两厅两卫一厨或五室两厅两卫一厨,室内结构已与城市没有任何差别。2017年底天然气接通,村民不仅可用天然气炊具,而且用上了天然气壁挂炉供热取暖。

新社区作为陕西省全省试点,2017年1月建成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站,包括生物堆肥房、机械化堆肥房、可腐烂渗液储存池、机械堆肥机,垃圾收集设备,以及十余辆电动保洁三轮车,还有567个垃圾分类箱。室内厕所、垃圾分类处理使何村新社区面貌与传统乡村截然不同,甚至比很多城市社区都干净卫生。

新社区配套齐全。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从乡镇延伸至村民家门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此外,党支部、村委会、文化室、图书室、会议室、大讲堂、娱乐室、党员活动室、警务室。卫生服务中心有诊疗室、计生室、注射室、观察室、药房。新社区配套设施完整,设备先进,基本可为村民提供全部服务。另外,新社区开办有一所全日制公办幼儿园。

何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比较成功的,原因首先是有较强大的产业支撑,其次是新社区建设中政府创新建设手段,让工商资本参与进来,实现政府、企业、村民三赢局面。比如在何村垃圾分类处理项目中,前期建设由一个环卫公司承建,建好后,政府出资购买建设,后期运营、设备维修等由政府购买服务,企业积累了经验、创出了品牌、且还可持续运营以营利,这样,企业有动力,财政也可减轻压力,村民得到了适宜的人居环境。可见,虽然乡村建设涉及面广、所需资金巨量,但制度的创新往往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4、出行变迁

上世纪60年代末以前,何村人出行多是步行,近到高陵、三原县城,远至西安、咸阳,都是迈开两条腿。70年代,农村有了自行车,但凭票供应,一个大队一年才能分一辆,有了自行车就像今天有了奔驰、宝马一样令人羡慕。那时娶媳妇,自行车就是婚车,新郎家安排人让新娘坐上自行车后座就回来了,这便是不错的待遇。80年代有了轻骑摩托车,是富裕者炫耀的资本。90年代,有了汽车,村民称其为“四个轱辘”。

世纪之交,开始有人买轿车。由于何村经济条件较好,2017年小轿车拥有量已超过350辆,平均每三户拥有两辆,运输、生产、代步用的货车、五轮、摩托、电动车等各种车辆户均2.5辆。

5、风俗人情变迁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风俗时尚,它离不开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理念追求。70年代,家庭富裕的标志是“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这比60年代的闹钟、手电、电壶值钱多了。80年代,有了48条腿的说法,除了上海或捷克式大立柜外,又有了床、椅子,后来还有了沙发、茶几等。到了世纪之交,村里有人说“我们刚吃上细粮,城里人又吃粗粮了;我们刚买到鲜菜,城里人又吃野菜了”。但实际上,农民生活已经接近城里人的生活。如今见面礼都在一千或几千元,结婚的车队,少则十几辆,多则几十辆。过事随礼,乡党礼一百、二百,亲戚朋友五百一千,重要亲戚上万元的也有。因为经济条件好了很多,不伤里肉,也有面子。

值得一提的是,乡村风俗也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强烈冲击。比如过去乡村的婚丧嫁娶等大事一般都是本村乡党及亲朋好友互相帮忙完成,现在因为年轻人及壮年人外出打工,村里多是妇孺老幼,所以纯粹靠乡党帮忙已是完成不了,所以催生了一支专为乡村过事的服务行业。再比如,乡村目前仍有部分地方还在土葬,而土葬还未有市场化的队伍,所以有一段时间丧葬成了最大的问题。后来大家约定俗成,打工离家较远的,村里婚嫁可以不回去参加,全看个人情况,但丧葬必回,毕竟人死为大。再比如一直备受诟病的婚嫁彩礼问题,其实不止彩礼。以何村及附近来看,彩礼一般情况下在5万元左右,在订婚时由男方交于女方。另外,还有三金(戒指、耳环与项链)。当下看来,小轿车也成了婚嫁必备。仅就这三项加上婚礼宴席,男方为结婚大约要付出15万元左右,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现在已出现有少数家庭在附近县城给新人买房。一是因为年轻人本身在县城打工,并不在农村老家居住,为上班方便买房;二是考虑到以后小孩上学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全家宁愿辛苦一点。

6、其他

除了基本的吃、穿、住、行和用度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农村的发展性需求受到关注。

教育。高陵作为省市城乡统筹的示范区,2010年前后,义務教育已延伸到高中,从九年义务教育变为十五年义务教育。2012年,又推出十九年无忧教育,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本科每生每年补助5000元,专科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何村均享受到城乡统筹带来的实惠。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失,使得村级小学学生人数锐减,有过某小学只剩最后两名学生和两位老师的情况,再加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交通与交通工具的方便等,很多农村家庭将子女送至附近县城上学,家人接送。比如原何村小学已撤,并至附近另一个小学。这促使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得重新考虑乡村教育问题。

养老与其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税在包产到户后存在了很长时间,像何村,每亩地大约二三十元,农民对交农业税也认为理所当然。2006年起,国家不仅废止农业税,而且还有补贴,种粮补贴、种子补贴、机耕、化肥补贴等,如何村最多可补到每亩地110多元。对于此类国家对农村的多予少取的政策,农民评价很高。最得人心的莫过于养老。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像城里人一样拿到养老金。以何村为例,60岁以上每月可有205元养老金,70岁以上255元,80岁以上305元,看似不多的养老金,不仅可使老人解决自己的基本生活问题,而且让老人获得了尊严。

展 望

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何村的变迁既体现了城市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剧烈影响,也体现了乡村对城市化及市场化的巨大包容力,更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三农问题”不断探索的勇气与担当。四十年的发展是积累,也是起点。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未来中国乡村三十年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立足当下,既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不刮风搞运动,同时又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相信何村的未来会更美好。

(致谢:文中所有关于何村的资料均来自何村村史编写小组,特此致谢!也对在写作过程中接受访谈的各位农民朋友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任孟娥 西安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政治学、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