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模式及应用

2018-03-01王石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技术支持教学方法

王石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开始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而计算机方向的高端人才也是我国最稀缺的人才之一,培养计算机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会带来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的课堂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模式必将会使教学效率得到不断地提高,并且能够增加现有书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未来的课堂上,如何将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加入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全面的信息化教育,成了未来教育工作者不断加以思考的教学思维之一。文章针对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模式和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支持

据英国政府统计,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未来有可能从事的工作有60%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老师与家长替孩子所做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在未来极有可能失效,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职业。随着计算机行业快速发展,行业版图拓展之快超乎人们想象,培养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加入将会弥补我国相关教育领域的技术空白。

1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现状

1.1 計算机人才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必然带来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关于计算机方面的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培养出的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信息化程度不够对于本就依托于网络和信息化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捉襟见肘,限制了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业水平和学习效果上的提升,造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尴尬境地。教育工作者要想改变我国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这一现状,必须进行积极的改变。

1.2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成效低

我国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已经付出了大量的资金,但其成效仍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政府相关政策落实不下去、学校对计算机信息化教育仍然不够重视、教师的职业水平不够、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不感兴趣。教育部门及相关机构对计算机信息化教育仍然缺乏宏观的政策和正确的引导,学校、老师、学生等教育主体对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认识程度仍然不够,对于教育的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之中,计算机信息化教育难以落到实处。学校及教师没有对计算机信息化学习进行相关教育模式的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停滞不前,还是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之中,同时学校及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没有向他们强调计算机信息化学习的重要性及在未来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也没有通过书本学习和课余学习积极地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景、发展的方向及其重要性,没有详细的职业,导致在计算机信息化学习中失去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1.3 师资力量不足

想要建立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的教学模式,需要的是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加入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课堂及教案准备中。信息化教育的设计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要极高的技术和专业的要求,授课者本身需要拥有极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的技术水平,这是普通的教师水平所远远达不到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去。而上文中提到,我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的数量及精度远远不够,尚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这就造成极少的行业的专业人才能够流入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领域中来。我国现有教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教育的教学,专业能力通常不够且安于现状,难以接受新的事物与新鲜的教育理念,更加加剧了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1]。

2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2.1 表层特征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最大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教育领域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必然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摇篮,谁掌握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就把握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命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地发展计算机信息化教育,使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新常态。

2.2 深层特征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门年轻的技术融合了多个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涉及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技术应用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更是一种时代的选择。其现代性和未来性是任何一个学科所不能企及的,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计算机信息化发展的脉搏,让计算机信息化教育走入我们的课堂[2]。

3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模式

3.1 创建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共同体

创建以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共同体技术是一种主要依托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更加强调的是技术的重要性,将技术作为教育的主体,所有人都为技术服务,技术是此模式的核心。主要的活动方式有:协同实验室、CSILES、学习圈、MUDs/MOOs等。

3.2 用技术支持反思性学习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特别是认知工具,用以促进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发展。主要的活动方式有构建数据库、创建语义网络、使用视觉化工具、建构专家系统、运用动态建模工具表征心理模型、探索微世界等。

3.3 用技术支持“做中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用技术支持“做中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我们设计技术丰富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该环境包括问题情境、信息资源、相关案例、认知(知识建构)工具、交流(知识协商)工具和社会情境支持等6个构成部分,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主要活动方式有各种技术支持的科学思维、视觉化思维等[3]。

4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应用

4.1 多媒体课件制作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已经在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个别学校将课堂多媒体组合教育方式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结合到传统教育中来。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板书的负担,更能全面及个性化地展示课程内容,可以在课件中插入视频、漫画等让学生们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来,校企合作成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主要形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多媒体课件将走入更多的课堂中去。

4.2 远程教育与网上教育

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推广让信息化走入每个家庭中,网上学校和提供教育资源的网站也逐步增多,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也让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有了学习的工具。新东方在线就是通过开办网校来进行网上授课,其授课主要内容是考研、英语等应试课程的学习,可以让想要继续深造的人有一个学习的平台。大学生慕课是通过上传教学视频来授课,其课程大多是大学课程,讲课教师通常是名校教授,可以让一些对于专业技术非常感兴趣的大学生了解不同顶尖人士对专业的不同理解,同时也可以与兴趣相同的人进入一个学习圈子,加强交流[4-5]。

5 结语

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已经在我国初步发展起来,但仍远远不够。要想深化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我们的政府应该详细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加强引导,支持建立专业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教师更应该转变现有的观念,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学习,改变教学方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信息化教育必将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模式,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使中国在世界科技之林中立于不败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潘舒展.信息化在计算机类教育模式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216.

[2]彭康华.试析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8):215,217.

[3]郑志群.信息化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210.

[4]丁锡龙.计算机信息化教育的模式及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170.

[5]张艳明,斯琴图雅.信息化进程中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模式分析与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9-20.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技术支持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提升技术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精准扶贫需要技术支持
iPad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索*——暨“分式方程”的翻转课例展示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