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迷眼,重提城市台的“民生为本”

2018-03-01张晓虎

视听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频道民生

张晓虎

这是一个万物互联、万媒奔腾的时代,也是一个机遇爆棚、危机四伏的时代。

一、城市台的内外困局

(一)内部困局

在2016城市台长论坛上,央视索福瑞通过对全国123个城市电视台收视、市场份额调研后发现,仅有38个城市频道上涨,但其上涨份额也从2015年的12.4%下降到11.3%,更严峻的是,剩下85个城市频道都在下滑。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态势呈现几难逆转的迹象。来自CSM媒介研究的数据称:2017年第一季度,相较于前几年的情况,地面媒体的竞争地位更不乐观,城市台7.7%的份额较2016年同期进一步缩减了1.16个百分点。收视下滑、经营困顿,城市台的窘迫写在行业薪资待遇的脸上。

喻国明教授在《互联网逻辑与传媒产业发展关键》中指出:原有的传媒发展逻辑难以为继,事实上,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改变:阅读方式变了,营销方式变了,生产方式变了,传播方式变了。困局的本身,来自变革的时代;而城市台作为体制内机构,在因应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显然保守而机械地错失了N个领军的风口。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格局的迭代,对于传统电视媒介来说,都是难以预估的高速未来。

(二)外部困境

从国家重点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到“提速降费”进入大刀阔斧阶段,以手机APP直播等为新闻或娱乐模式的生活场景,部分取代了传统电视的陪伴功能,增加了社交功能的黏性。这时,综艺,城市台拼不过卫视;剧集,可能二轮三轮剧都吃紧;重磅,新闻发布权不在自己手里……若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拼,恐怕只会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干不好。

二、城市台尝试的破局路径

同业资源上的抱团取暖。比如《隐藏的歌手》,是由上海娱乐频道、深圳都市频道、北京文艺频道、广州综合频道四个频道联合制作、联合播出、联合招商的全新音乐模唱综艺节目, 该节目独创了全新的“四台一网”播出模式,最终实现1+1+1+1>4的抱团效应。

制播分离上的互联网思维。比如扬州广电与SMG 星尚传媒的战略联姻,推出商区社区、时尚文化、星尚家庭日等多种类型活动,其核心理念便是用户思维。星尚不仅配合节目举办大型户外活动,还抓住节目落地效应开办大型商展,此外还开发了品牌专属活动,建立数据库、服务大营销,形成数据产品矩阵。

行政构架上的服务整合。比如不少城市台曾尝试或正在尝试的《政风行风热线》,往往由地方政府部门主办,纠风办、文明办、电视台等承办。组织与民生相关的政府和窗口行业的主要负责人轮流做客直播。

急功近利拥抱实体。在没办法进入内容和渠道终端时,城市台集体患上了“互联网焦虑症”:纷纷开发APP、铺大新媒体部门的摊子。更离谱的是直接投资实体经济,要么去地产经济中分一杯羹,要么去服务业的海洋里冲一会浪。头破血流有之,不温不火有之,可谓病急乱投医。

然而问题很明显:省级地面频道体量大、根基稳,联合起来尚且可以和卫视分庭抗礼,那么,地级市电视台呢?松散的业界组织、有限的固定资产,即便打包捆绑,亦是力量薄弱。至于和大制作公司合作,也存在客观掣肘因素:城市经济体量大小。对于三四五线城市来说,较大型的影视制作公司没有开拓市场的欲望。而仰仗行政资源的问政类热线,又受限于地方舆论的风向和传统,尺度的把控殊为敏感。

▲《隐藏的歌手》

有必要回头反思一个问题:新媒体有那么可怕吗?城市台有必要步履慌乱吗?

新媒体以数字化作为与传统媒介区别的重要特质,本质上是传播手段的差异,并不是核心内容上的区隔。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消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与载体的变化,并没有撼动传统媒体的权威话语。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成为IP级别的现象,便是内容归位、战略归位的成功案例。这对城市台来说,极有借鉴意义——拿自己最擅长的,做观众最喜欢的,而不是跟风式露短露怯。

城市台最擅长的是什么?“贴地飞行”。

城市台起而兴之的这些年,作为地面频道自采节目的重头戏,仍是地方民生新闻节目。数量上占比超过一半的民生栏目成为地面高收视节目最集中的类型。民生新闻的优势是央视、卫视难以企及的:一是方言优势。语言文化得天独厚的亲近性与贴近性。二是邻里优势。城市台是与当地居民贴得最近的传统媒体。三是情感优势。数十年城市台的陪伴功能在老年观众群体中尤为长情。民生新闻来自民间、来自身边,有地域文化、有本土特质,若精耕细作,必然根深叶茂。

越是媒介迷眼,越是要坚持城市台的“烟火气”“接地气”。离开这两个“气”,凌空虚蹈的发展战略迟早会出问题。在众声喧哗、技术纷纭的今天,重提城市台的“民生为本”,显得尤为务实、迫切。以笔者所在的南通电视台为例,以《城市日历》为代表的民生节目群,数十年过去,仍是收视与市场的王者;而改革与改版始终恪守的民生定位,也成为不折腾、少折腾的可贵经验。

猜你喜欢

频道民生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