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2018-02-28郑拥民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

郑拥民

【摘   要】 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经济增长,使得我国农业由人力劳作的原始作业模式迈向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开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一线农业从业者。笔者主要研究现阶段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发展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期帮助中职农业职业教育从业者扩展教学途径。

【关键词】 农业;中职农业;职业教育

Research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Zheng  Yongmin

(Xingtai modern occupation school    054000)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 China's agriculture has moved from the original operation mode of labor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agri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high-quality front-line agricultural practitioners. The autho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t this stag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help vocational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expand teaching channels.

[Keywords] agriculture; secondary vocational agricul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職农业职业教育担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一线农业工作劳动者的重任,已成为农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组成成分,应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有所作为。但当前国内中职农业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新农业建设发展需求契合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高校扩招,全国的中职学校招生人数都有一定减少,同时政府财经经费投入有限,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受到生源数量缩水和教学经费有限双重影响,农业中职学校迫切需要摆脱当下的困境。

1  发展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提升农业劳动从业者素质

据可靠数据显示,国内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未到到义务教育要求,农业至少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文盲和半文盲。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业大多数的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余下的老年人则留在农业务农,这些老年人的劳动力素质水平与年轻人相比更低。农业劳动力水平低下严重限制了现代化农业发展。为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必须重点发展中职农业职业教育,依靠中职农业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改革,为新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2  有利于推广农业科技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襄助,科教兴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充分重视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使得中职可以更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而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人才数量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只有大力发展中职农业职业教育,为农业培养有能力的技术推广人员,才能真正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使得农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

2  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重视不足,经费投入不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政府部门教育经费的指出明显倾向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地位被边缘化,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尤其不受重视,严重阻碍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此外,中职教育经费不足还会导致农业职业教育没有专门的实践教学场地,学生只能通过教师书面讲解农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农业实践能力,无法真正参与现代化农业建设。

2.2  生源数量下滑,办学理念落后

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使得中职招生受到很大冲击。因招生份额受限制,生源数量得不到保障,许多农业中职学校的优势专业不得不停办,教师人才队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专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中职农业专业生源数量减少。大多数中职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对农业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不足,教学书面化,不利于培养学生新型农业就业竞争力,高效投入现代化农业建设工作中,降低了教学质量。

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3.1  区域性、网链式发展

中职农业要以区域性、网链式发展,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城镇及农业中学要做好分流教育、完成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的对接以及开展联合办学,向中心城市农业中职学校提供生源,以缓解农业中职学校生源不足的情况。中心城市中职学校要依托地区优势,积极关注企业和工厂动态,以便于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政府教育部门要重视中职教育发展,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扶持力度,同时注重指导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改变中职学校为抢夺生源纷乱无需的竞争局面,全面优化中职学校与培训市场布局。政府教育部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区域性重点中职学校加大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就业前景打造特色专业,建立惠及本地区发展的职业教育机制,有助于推进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中职农业职业教育老师应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时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摒弃千篇一律的单向式知识讲解,积极与学生展开讨论式教学,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课堂内外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找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积极、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用发散性思维探究课堂学习内容,不应过多地追求单一式结果。同时教师课堂教学时应融入趣味性教学案例,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学质量。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农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3.3  将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中职农业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市场输送高素质人才,因而中职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必须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农业职业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而且中职学校就业率稳步上升使得招收生源问题得到解决,有利于中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中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职学校要积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研究前几年毕业生流向以及企业和研究机构动态,了解农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其次,中职学校应采取多种学习机制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可以随时调整专业课学习时间,基于农业知识体系合理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缩短或放宽专业课学习时间。最后,中职学校可根据学生意愿调查结果,相应地调整农业专业课程设置和农业教学任务,开发出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4  结语

我国开展现代化农业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中职农业职业教育,以便于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输送高素质从业人员。中职农业教育要立足于未来,区域性、网链式发展。同时中职农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紧跟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 勇,孙 尊,杨赫岩.高等农业院校中职本教育质量分析          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2):           195-201.

[2] 罗迈钦.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经验农民向知识农民转         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03):322-325.

[3] 夏传金.论中职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J].农技服         务,2016,33(02):175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