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晚熟巨峰葡萄氮磷钾吸收与分配规律

2018-02-28王加法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吸收

王加法

【摘  要】 本文以整株解析、分期取样的方式,用为期两年的时间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巨峰葡萄对于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实际规律,用第二年的规律验证第一年的规律。结合结果数据得出本次得出的巨峰葡萄对氮磷钾需求的规律。

【关键词】 高山晚熟;巨峰葡萄;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Jufeng Grape

Wang Jiaf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352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law of demand for nitrogen, phosphor and potassium nutrient in giant peak grapes of different periods was studied in two years by means of whole plant analysis and stage sampling, and the law of the first year was verified by the law of the second year. Combined with the data of the results, the rule of demand for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the giant peak grape was obtained.

[Keywords] alpine late maturing; jufeng grape; NPK;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rule

果树能否正常发育,产出高品质的果实和大量的果实离不开各种矿物质元素的补充。果实的发育速度以及产量品质很大一部分是由植株生长过程中土地矿物元素储量所决定的。当然不同時期、不同部位对于矿物质元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各种矿物质元素所发挥的作用也大不相同。为了提高果实产量就必须了解其对各种元素的需求规律,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实践,栽培出更具产量、价值的作物。氮磷钾是葡萄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只有合理的使用了氮磷钾三种元素才能够切实提高果树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次所做实验基地为福建省官田村葡萄种植园,选用4年生巨峰葡萄,种植行距为2.5米,株距为1.4米。在实验前检测了该基地土壤肥沃指标,得出数据为速效钾123.62mg/kg、速效磷68.75mg/kg、碱解氮104.23mg/kg、全氮1.34g/kg、有机质含量11.13g/kg。

1.2  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6年至2017年跨度为两年,共选用9株葡萄植株为实验对象。2016年选择无病虫害、长势一致的葡萄植株,随后在2016年4月份的葡萄萌芽期取其中3株植株的主干、根部、生枝为本底值,其它6株植株施长效缓释复合肥150g氮磷钾比例为17 :17 :17,随后便不再继续施肥,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随后在2016年4月下旬新梢旺长期、5月下旬坐果期、6月果实膨大期、7月转色期、8月下旬成熟期、10月落叶期分别取一株植株带回实验室分析生枝、主干、根。先清洗生枝、主干、根样品,最后将其放置在105℃杀青30min,使用80摄氏度烘干,随后磨粉备用。

2017年选择无病害长势一致巨峰植株30株,每10株为为一组,共分为三组。不同组使用不同施肥方式,材料包括:尿素氮含量为46.4%;二胺氮含量为15%,磷含量为44%;硫酸钾钾含量54%。按照利用率将肥料划分为30氮肥、20%氮肥、40%钾肥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三种,第一种结合2016年所的规律进行施肥。第二种将肥料按照1:1:1的比例施肥,此方式按照最高需求量施肥,第三种不施肥。

1.3  数据处理方式

本次试验所用样品的氮磷钾都是在经过H2SO4-H2O2消解后使用火焰分光、钼锑抗比、凯氏定氮测定的。其中的但磷钾含量为植株中的氮磷钾百分比含量,积累量为相关器官的干重与含量乘积,使用Microsoft excel处理,应用DPS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养分需求比例

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在4月至10月期间,巨峰植株每株净增生物量达到了7712g,其中果实的增长量为2113g,与此同时氮磷钾含量为15.1g、7.32g以及12.14g,需求比例为10:5:8。

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不同时期的巨峰葡萄对于氮磷钾有着比较大的养分需求差距。自葡萄植株的萌芽期开始,直到葡萄的新梢旺长期植株主要需求的养分都是氮,该时期的氮磷钾需求量为2:1:0.5。随后在到达果实发育期以后,养分需求量开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坐果期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开始出现迅速上涨的态势,而到了果实膨大期钾元素需求量则来到了磷元素和氮元素的20倍,这意味着此时葡萄需要大量钾肥的补充才能够旺盛的增长。在到了成熟期以后钾元素几乎并没有增加,而氮元素和磷元素差异则几乎不大。这意味着早期种植阶段果实发育需要依赖大量元素,特别是钾肥的应用。而到了种植后期则需要注重磷肥与氮肥的应用,控制钾肥使用量[1]。在到了果实成熟期以及落叶期阶段,葡萄开始大量吸收氮磷钾元素。为的是继续供给根系生长,保障葡萄生产养分需求[2]。

2.2  不同时期不同器官氮含量变化

相较于其他器官来说,叶片对于氮的含量需求要更高[3]。据测试结果显示叶片的氮素含量是先上涨后下降的。其中坐果期相较于新梢旺长期氮含量甚至升高了多达近5成,在落叶期氮含量则比坐果期整体含量下降了近5成。刨除成熟期以外,其他阶段使用第一种处理方式和第二种处理方式都没有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与差异,氮数字仍旧远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第一年所获得的数据中,氮素需求规律为准确的。到了新梢旺长期,氮素含量开始逐渐下降[4]。到了转色期氮素含量则开始迅速上升,一些新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氮素,该阶段所用第二种处理方式的葡萄植株中所含的氮素含量要超过上一个阶段葡萄植株氮元素含量的25%。第一种处理方式与第二种处理方式在除去成熟期以外几乎没有过大差异。对照与处理之间差异并不足以证明差别。其中根部的氮素含量几乎没有出现变化,稳定于1.7%左右。此外在果实膨大期的氮元素含量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在旺长期葡萄根部有着较大的氮素需求量。果实与叶片的氮素含量变化几乎相同,都是在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坐果期的氮素含量下降速度为27.1%。

2.3  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磷含量变化

不同器官氮含量变化的规律是很容易获知的,其中根与叶片磷含量变化几乎相同,表现为坐果期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该下降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0%。随后在果实成熟阶段进入磷含量吸收高峰时期,此时磷含量为上各阶段的3倍数量。新梢磷含量在旺长期至成熟期之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该阶段下降幅度为53.4%,直到果实开始成熟磷含量才开始回升。第二种处理方式中坐果期磷含量获得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新梢能够在旺长期吸收大量磷元素。果实磷含量一直为下降趋势,至成熟期果实磷含量相较于坐果期已经下降了32.5%。叶片磷含量规律比较特殊,旺长期上升,随后到膨大期开始下降幅度为40.1%。自步入转色期才重新回升,到落叶期已经实现磷含量的14%上涨。

葡萄磷元素的累积在前期是非常平稳的,在进入后期时才开始才呈现上升趋势。葡萄的萌芽与坐果期间多年生枝与根部磷含量的积累速度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主干则开始积累大量磷元素,净增加数量达到了0.41g。叶片与当年生枝磷元素也有一定增長分别为0.35g与0.26g。在坐果期间除去果实本身磷含量下降0.14g以外,其余部位的磷含量都有一定的增长。磷含量积累大小速度为主干<多年生枝<当年生枝<叶片<根。膨大期后多年生器官开始增长磷含量,此时当年生器官的磷含量获得了一定的增长。到转色期以后果实的磷含量开始逐渐降低,叶片与多年生器官磷含量开始增长。此时的葡萄积累大量磷元素,该增长速度一直延续到果实成熟期。在葡萄积累足够磷元素以后,当年生枝与根磷含量获得十分显著的增加,该增加量达到了45.32%与42.17%。

2.4  不同时期不同器官钾含量变化

叶片钾含量变化非常复杂,坐果期与新梢旺长期钾含量一直在下降,而到了转色期与果实膨大期则开始呈现上升,氮果实成熟后含量会继续下降。新梢钾含量从生长开始一直下降,果实成熟期相较于旺长期钾含量降低了81.3%,在果实成熟后钾含量才开始重新回升。

3  结论

结合第二年的结果不难看出,事实上实验结果与第一年规律近乎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坐果期的果实以及根部会出现大量吸收氮素的情况,而膨大期时候的根部与新梢则会过量吸收钾元素,在转色期时候叶柄与果实也在大量吸收钾元素。植株中的很多部位都有着极强的营养吸收能力,即便不施肥同样也会吸收大量营养,导致施不施肥都不会出现过大的元素含量差异。

参考文献:

[1] 谢鹏进.福安巨峰葡萄优质栽培技术探析[J].农业与技术,        2018(20):75-76.

[2] 冯晓翎,曹诗瑜,徐晓瑜等.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J/OL].食品工业科技:1-21.

[3] 姜 姗,王明明,王 辉等.饲地稳多控肥对巨峰葡萄产量与          品质的影响[J].落叶果树,2018,50(05):15-16.

[4] 宁玉霞,陈晓燕,王新军.提高巨峰葡萄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J].乡村科技,2018(25):94-95.

猜你喜欢

吸收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美声唱法对传统戏曲元素的吸收与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滤泥有机肥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玉米吸收重金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