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对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防治的文献分析

2018-02-28葛莹莹

医学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中医疗法数据库

葛莹莹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医在防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方面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 以“中医OR中药”AND“感染”AND“尿管”为检索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对采用中医方法防治CAUTI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结果 本次共检索出30篇文献,其中23篇为干预类研究,1篇综述,4篇经验或个案,涉及到的中医防治方法包括口服中药、膀胱内冲洗、中药外洗、针灸或综合治疗方法;2篇为基础研究,证实了中药的体外抑菌作用。结论 中医防治CAUTI的基础深厚,但研究刚刚起步,减少CAUTI的重点在于预防,保持尿道口清洁是重要环节;中药外洗法简单易行,无侵入性,患者接受度高,可进一步规范研究,为其在预防尤其是高危及特殊患者CAUTI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中医疗法;文献分析;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1.031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1-0088-04

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joint Infection of Indwelling Cathet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E Ying-ying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artment of U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00029,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comitant infection of indwelling catheter and provide basis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Methods The Chinese word"AND"and"AND"was used as a search ter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AND OR".The Chinese medicine method was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disease in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CNKI),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CAUTI's literature is searched and analyzed.Results A total of 30 articles were retrieved, of which 23 were interventional studies,1 review,4 experiences or cases.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volved oral Chinese medicine,intravesical irrig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washing,acupuncture or general treatment methods;2 for the basic research,confirme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vitro.Conclusion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UTI is profound.However,the study has just started and the key to reduce CAUTI is to prevent and maintain the cleanliness of the urethra.It is simple,non-invasive and highly acceptable for patients.It can be further standardized,for its evidence of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in CAUTI especially in high-risk and special patients.

Key words:Indwelling catheter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Chinese medicine;Literature analysis;Database

留置導尿管伴随性相关感染,也称导尿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是指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后48 h所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1]。在美国,CAUTI居院内死亡原因的第5位,留置导尿的患者中有30%会发生CAUTI,4%的患者可能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30%[2],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导致医疗保健成本的增加。2013年,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提出,计划将CAUTI降低50%[1],并且早在2008年起美国医疗保险已经拒绝为院内导管性相关感染买单。在中国,泌尿系感染在院内感染中高居第二位,CAUTI的发生率约为53.8%[3],留置超过14 d,发生率为97.6%[4]。因此CAUTI是医院关注的热点,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降低CAUTI的方法。本文旨在回顾中医药防治CAUTI的研究,分析其现状和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endprin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中医OR中药”AND“感染”AND“尿管”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文献检索年限至2016年1月。检索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文献纳入标准:主要涉及中医、中药防治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和所有研究,包括干预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综述类文献、基础研究及经验类文献。排除标准:非导尿相关性感染的文献及经验荟萃、临床拾零、增刊论文。重复发表论文保留1篇发表年限靠前的文章。由2人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遇不一致,讨论解决。2名研究者通过初步检索并阅读全文后确定26篇文章入选,又以滚雪球的方式追查参考文献,又获得4篇。最终获得30篇相关文章。

1.2提取文献资料 ①一般特征:阅读纳入的30篇论文,按照已确定的类目提取文献资料,所选类目包括:文献类型、目的、中医方法;②将文献类型为干预性研究23篇的论文应用改良Jadad量表[5]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2人单独评价,遇不一致时咨询第3位研究者。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提取的资料使用 Excel进行管理,对部分类目采用百分比、频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其他类目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得出相关结果和结论。

2结果

2.1文献的一般特征 从文献来源、类型,研究目的、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见表1。

2.2干预类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此次纳入的文献质量均较低(0~3),无高质量论文(4~7)。仅有4篇(17.40%)论文提及随机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13篇(56.50%)文献仅提及“随机”,6篇(26.10%)文章未提及随机或随机方法不正确;无1篇文献详细描述分配隐藏的方法,无1篇文献提及盲法及撤出或退出的情况,见表2。

2.3非干预性研究的研究概况 本次共检出7篇非干预性研究,其中2篇为个案,分别介绍了中药外洗+体针+耳穴[29]、电针[30]来治疗高龄难治性CAUTI、反复发作性CAUTI获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2篇为经验类文献,分别采用中药代茶饮[31]等方法来预防CAUTI;2篇为实验室研究,研究了中药对CAUTI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1篇为综述,介绍了膀胱冲洗溶液的研究情况。

3讨论

3.1发挥中医药防治导管性相关尿路感染的优势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虽是现代医疗发展的产物,但应与尿路感染同属“淋证”范畴。“淋证”始见于《内经》,现代医家多将淋证分为气、血、石、膏、劳、热等六淋。中医药治疗淋证具有多靶点性、整体性,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与泌尿系感染的治疗中,主要方法有中药口服、膀胱冲洗、针灸等[32]。借鉴中医药对尿路感染的贡献,学者们已经开始致力于中医药防治CAUTI的研究,以期实现成果转化。

3.1.1中医内治 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中药液膀胱冲洗和中药口服或代茶饮。①阮巧芬等[12]承借前人,最早开展了中医预防CAUTI的研究,采用了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进行膀胱冲洗,2 次/d,效果确切。之后研究者们又使用了金银花[17]、金钱五苓液[14]、痰热清[9]等,作用多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每日冲洗次数各项研究不同,一般1~2次。温度一般20~30 ℃。随着目前对膀胱冲洗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冲洗频率、以及是否需要冲洗都有不同的声音。邱守芳[33]指出,在没有感染和出血的情况下,5 d以内细菌定值几率较低,不需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1 次/2 w即可。目前报道的中药膀胱冲洗研究质量不高,所以关于中药膀胱冲洗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在方法学上进行规范,并在实施细节如频率、速度、温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②关于中药口服治疗淋证,传统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诸病源候论》高度概括了淋证的病机:“诸淋者,肾虚而膀胱热故。”此次入选的中药内服的7篇文章中,多采用前人验方以补肾通淋,方中主药多有抑菌作用。在诸多指南中不推荐使用全身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来减少CAUTI的发生。并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菌和真菌的二重感染,为CAUTI的彻底治愈带来困难,增加了脓毒血症和死亡的风险。中药现代化研究认为,中药抗菌作用与抗生素抗感染的作用机制不同,不仅能抑菌,还能通过免疫调节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34]。同时,中药费用低廉,取材广泛,用于预防CAUTI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1.2中医外治 主要方法为中药外洗,用于预防CAUTI。此法操作简便,无侵入性,患者接受度高。CAUTI的发生主要是细菌通过尿道周围粘膜经导尿管腔外进入膀胱所引起。尿道口是人体四大贮菌库之一,尿道口与导尿管连接处是细菌进入膀胱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导尿可致细菌侵入尿道;另一方面尿管对尿道的机械性刺激,可提高局部病原微生物的定植力,增加易感性。因此,进行正确的尿道口护理对于预防CAUTI来说至关重要。国外的指南不推荐使用消毒液、抗菌药膏等。但是受到导尿材质、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等影响,因此是不是适合在我国的推广需要更多本土化研究证据的支持。同时缺乏对高危患者尿道口护理的循证依据。此次纳入的11篇中药外洗的研究中多为中药煎剂或中药制剂,也有中西药结合新型护理液[7]。在作用上除了减少CAUTI发生率外,还能减少会阴部湿疹的发生,减轻会阴部异味。一般2 次/d,有擦洗法和冲洗法,温度30~40 ℃,研究对象涉及普通患者、重症患者、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等。多采用统方,取中药抑菌作用,无针对性辨证加减,是否能提高局部抗菌能力还未见报道。另外涉及到针灸推拿治疗CAUTI的个案报道。其实针灸、推拿可调节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扶正祛邪[32],治疗尿路感染。但是留置导尿管患者自身病情与普通尿路感染不同,在取穴及手法上的各自特点还待进一步研究。

3.2重视导尿管性相关尿路感染中医干预类文献方法质量研究,提高书写规范,满足循证要求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s,RCTs)是目前循证医学质量及推荐强度最高的证据。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已经意识到RCT研究的重要性,但文献的质量有待提高。本次纳入的23项干预研究JADAD评分均低于4分。普遍的低得分引发对中医治疗导尿管性相关感染RCT文章真实性的质疑。①随机序列的产生是保证随机分配的重要前提,其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RCT的可行性及可信度。仅有4篇(17.40%)论文提及随机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②分配隐藏:若不使用会增加选择偏倚的风险,最终影响RCT的质量,可能提升所报道治疗方案假阳性率30%~40%[35]。本次纳入评价的文献中无一提及。③盲法:盲法可防止实施偏倚和结局判断偏倚。中藥和对照剂之间可能存在客观差异,导致盲法实施不易,因此在主观疗效判定时可能增大假阳性率的比重。④撤出与退出:RCT报告规范规定,应如实报道病例的依从性、病例脱落、随访情况及原因,以保证科研质量。同样,在纳入的文献中未得到体现也影响了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endprint

综上所述,CUATI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医相关研究刚刚起步,秉承其治疗尿路感染的深厚基础,内治和外治的疗效是肯定的,但也存在文献质量不高的问题。其中中药外洗可有效保证尿道外口清洁,有抑菌作用,同时无需内服,无侵入性,操作简便,可在预防危重患者和特殊患者的CAUTI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辛酉,陈文婷,施雁.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影响因素及干预手段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9-121.

[2]张利.抗菌导尿管的构建及其性能[D].太原理工大学,2012.

[3]苏美如,骆安德,梁琼.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9):803-805.

[4]俞平.留置导尿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569.

[5]邱明星,熊国兵,龚百生,等.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56-72.

[6]全小明,林雪梅,关丽华,等.肾移植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预防感染护理方案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2861-2863.

[7]杨世梅.千玉洁洗液用于重症患者会阴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2945.

[8]王玉红.补肾通淋汤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干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9]田勇,吕伯东,方伟,等.痰热清注射液膀胱冲洗治疗重型颅脑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 24(11):2012-2014.

[10]司保达,薛桂华,雷树林,等.三金片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9,14(01):24.

[11]潘宗森.三金片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尿路感染效果观察[J].新中医,2015,47(7):134-135.

[12]阮巧芬,叶辉,严颖,等.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J].护理学杂志,2003,18(6):473.

[13]张俊玲,王学群.中西药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J].现代医院,2007,7(3):79-80.

[14]杨金莲.金钱五苓液膀胱冲洗对创伤性截瘫并下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7):96-97.

[15]夏康,吴丽琴.复方黄柏洗液对留置尿管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05-306.

[16]陶婷婷,吕伯东,张士更,等.金银花水煎液尿道冲洗防治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33(2):178-179.

[17]李碧娟,黄丽雅,李荣.蛇参洗液会阴抹洗预防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逆行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1):68-69.

[18]汪建英,李同莲,李素莲.防尿感液加减对骨科围手术期留置尿管效果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5-6.

[19]李玉萍,安從娟,黎建英,等.中药煎剂对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80-1681.

[20]王梅.加味二妙散在老年女性重症留置尿管患者会阴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3):51-52.

[21]王芳.参莲洁洗液在重症留置尿管患者会阴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5):112-113.

[22]张青.香莲外洗液防治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4):177-178.

[23]王波,肖友平,黄从军生,等.八正散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0):20-21.

[24]周小红,罗雪琴,黄艳萍,等.加味龙胆泻肝汤在ICU留置尿管患者会阴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342-1344.

[25]蒋革新,李雅青,张广清.香莲外洗液在防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泌尿系感染方面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9,29(4):25-26.

[26]张黎明,庄明茹,马月利,等.鱼腥草注射液膀胱冲洗防治长期留置导尿所致尿路感染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6):655-656,694.

[27]陈蓉.中药会阴护理方法在留置导尿中风女性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2):354-365.

[28]戴珍华.八正散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当代护士,2005(7):2-3.

[29]张威,董哲毅,许秋娜,等.中西医结合治愈高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一例[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4,3(2):108-109.

[30]何伟,喻贵波.电针治疗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138.

[31]高燕,黄宝瑛.应用泡桐花预防留置尿管感染126例[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6(12):118.

[32]陈小虎.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概况[J].陕西中医,2012,33(6):764-765.

[32]邱守芳.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膀胱冲洗频率与细菌定植、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9):2967-2969.

[34]曾春兰,钟振国.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1):51-53.

[35]ALTMAN DG,SCHULZ KF,MOHER D,et al.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J].Ann Intern Med,2001,134(8):663-694.

收稿日期:2017-4-19;修回日期:2017-6-16

编辑/成森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中医疗法数据库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