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留守凝心聚力爱育秋实

2018-02-28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宇周劼

学前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绘本心理健康儿童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宇 周劼

本期4篇文章介绍了重庆市项目组的实践探索。在这些文章中,您会看到项目管理者为了确保项目真正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所采取的富有创造性的举措,同时也能看到,面对每一个不同的留守幼儿,老师们的实践智慧。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其中饱含的对留守幼儿深深的爱。

“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在中班实施以来,在中国教育科学院的专家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爱心、耐心、细心为基石,本着“规定动作保质完成,创新举措高效提质”的原则,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同时大胆探索了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完善机制,为做实项目工作提供保障

项目组在去年建立的四级管理网络、三级研讨制度、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制度、监护人沟通制度的基础上,今年更多在“实”字上下功夫,做实过程,追求实效,新增了指导制度、研修制度、评价制度、联动制度,为取得项目的实效提供保障。

◆ 1+N的指导制度

1,是指市级项目指导团队每学期对每个区县定期集体指导1次,区级指导团队每学期定期集体视导项目园1次,园级领导每学期深入每个项目班1次。

N,是指每学期不同指导团队随机深入项目区、园、班级多次,并对视导的内容作了规定:看主题活动、访谈孩子、召开园长教师座谈会、查阅项目档案资料、观看图书区环境创设和孩子们的使用情况。

此外,我们还完善指导团队的人员职责,强化服务意识,为项目开展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如合川区针对同类绘本数量不够的情况,区级指导团队一方面将绘本全部进行了扫描,形成了电子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将项目园每月的绘本教学实行同类图书集中、内容交错安排、班级轮流使用,这样保证每个项目班在开展每个绘本教学活动时,做到幼儿人手1本。

第一,进一步完善绿色GDP的研究小组,统筹绿色GDP研究工作。绿色GDP的研究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必须要构建一个绿色GDP领导小组,同时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共同研究绿色GDP的核算体系以及基础资料的整理等。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对应的层次是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因此,需要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门、国家环保局、统计局、国家林业局等相关的部门共同参与,组成不同的核算专题小组进行统一协调,这是促进绿色GDP理论及技术研究的组织保障。

◆ 多向联动制度

为了加强、促进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我们制定了各种交流互助制度:指导园送课下项目园制度、项目园班级间听课研讨制度、指导园与项目园交互学习制度、指导园与项目园联谊制度、家长交流制度等。联动制度不但给项目园带去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指导园的教育水平。

做实常规工作,保障项目工作实效

为了确保有效促进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总项目组设计了一系列完整、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比如绘本主题活动、亲情图书区、家书等。各项目区县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实际问题,但都巧妙地予以克服,确保工作有效开展。

◆ 巧设亲情图书区

我市项目园80%的园舍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修建的,活动室面积有限,有的幼儿园教师就动手自制布袋挂在墙上,创设墙面图书区,深受幼儿喜爱;还有的园利用公共区域,或者利用楼道转角处的公共地带创建亲情图书区,或者利用楼顶创设温馨图书区,供家长与幼儿自由阅读,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

◆ 1+2+N的研修制度

1,是指每年项目启动前全市项目园园长、教师集中培训一次,把国家级培训内容落实。

2,是指每学期市级组织2次全体项目教师现场研讨和交流活动、2次总结会(即中期、学年末总结交流)。

N,是指各项目区开展多次现场研讨、培训活动。

◆ 多主体评价制度

项目评价工作由原来市级对每个区县进行评价,改为由区县互评加市评,由原来的市级统一统计测试数据改为区县负责人交叉统计,这样不仅加强了区县负责人对项目工作的熟悉,更增进了区县之间的交流。通过评价,可以找到本区县在工作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

◆ 生日心愿卡,让生日会更有意义

每月一次的生日会,如何办得有新意,让孩子们体会集体和幼儿园的温暖呢?有的项目园老师精心设计,生日前先让孩子们制作心愿卡,以图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愿,老师们了解后尽量在生日会上实现孩子的愿望。相信孩子们会永远记得这个美好时刻。

◆ 亲情家书与电子通讯互补,增进亲子交流

写信、收信是每个月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孩子们最喜欢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讲给父母听,收到父母回信则是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亲子感情在书信往来中进一步增强。但有的家长地处偏远,没有邮局,长期收不到书信,于是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每月一次的家书交流作为补充,比如,专门设置留守儿童亲情电话一部,配置视频聊天室一间,供留守孩子与在外打工的父母沟通联系,并且指派专人做好相关记录以此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再比如,创设QQ群,教师将孩子各种活动照片、教育故事、孩子作品和画的信、父母的回信、教育经验等及时上传,让父母及时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同时,老师动员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为留守老人添置智能手机,手把手教老人或者发动班级年轻的志愿者家长指导老人进行微信视频,让留守老人、孩子能随时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络感情。

◆ 集体教学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根据总项目组的安排,每学年要进行5个单元10个绘本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前,让监护人和老师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估。项目班老师针对评估结果,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以及总项目组设计的方案,采用集体备课、一课多研、同伴观课磨课等方式实施10个教学活动,有效实现活动目标。

探索特色活动,实现项目工作高效

◆ 以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项目研究

在去年项目工作的基础上,为了深化项目研究,让常规项目在有效的基础上走向高效,我们申报了重庆市规划课题“重庆市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干预促进研究”,最终立项为重庆市重点规划课题,5个项目区围绕总课题分别制定了“培养农村留守幼儿交往能力有效策略研究”“农村留守幼儿自我认同感实践研究”“培养农村留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幼儿自尊、自信、自主现状及干预策略研究”子课题,课题研究深化了项目研究,有效促进了心理健康项目任务的进一步落实。

◆ 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抓手,为实现高效奠基

我市绝大多数项目园地处偏远的农村,项目园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低,为了保证项目任务的实施,我们从提高项目教师专业能力入手,探索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牵手共进速入岗

指导园的指导教师牵手项目园年级组长,解决项目活动中遇到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大班项目班教师牵手中班教师,交流大班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解决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老项目园牵手新进项目园,从常规管理、活动开展、资料收集、家长工作等方面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和帮助,最大效率地完成项目工作。

2.共研互学明目标

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目园立足园本教研,每周一次常态教研,始终围绕项目规定的常规活动,聚焦具体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比如在10个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容易将活动组织成单纯的绘本活动,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忽略了幼儿积极的心理健康培养,为此我们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对比分析绘本教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异同,聚焦核心经验如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教师们通过共研、互学,增强了活动中目标的针对性,使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 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抓手,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多形式的交往活动,增强幼儿自我认同感

项目前测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认同感不强,为了加强此项教育,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结合规定任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知心玩伴手拉手交朋友”活动,让项目儿童感受到同伴的支持和关爱,在交往中逐渐树立自信。

2.多样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幼儿适应能力

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特点,“教学”应该向幼儿生活世界回归,为此,我们在完成10个绘本活动的同时,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如参观火车站、组织包饺子、穿衣服和扣扣子比赛等,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温馨联谊活动,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留守幼儿长期在家与祖辈生活,接触人少,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为此项目园开展了系列联谊活动,帮助留守幼儿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自信大方地与人交往。比如,项目园为了派小朋友代表去指导园过新年,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有“去做客的礼仪”“外出安全小常识”“送朋友的新年礼物”等。经过这一系列活动的熏陶,所有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传递爱心,激发爱的情感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爱,我们还采取了以情激情、以爱育爱等多举措,如江津区白沙幼儿园成立了以教师、党员、高校实习生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每月定期深入到留守儿童班级、家里,陪留守儿童一起过集体生日、一起学习、一同游戏;每月至少找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交谈一次;并建立帮扶关爱档案,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通过“关爱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项目工作,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感受到了家长亲情的迸发,同时也体会到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让我们继续一起努力。■

猜你喜欢

绘本心理健康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绘本
绘本
绘本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