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8-02-27安晓宁秦国杰牛艳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衰老种植密度

安晓宁 秦国杰 牛艳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主要种植的郑单958玉米,得知叶片的光合特性与种植密度关系密切。灌浆期第3叶(基部往上计数)叶绿素a(Chla)含量明显低于第6、9叶,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9.0万株/hm2处理的第3叶叶绿素降解明显。因此,种植密度对叶片的光合特性影响较大。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叶绿素荧光;衰老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233026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以及动物饲料之一,在我国有许多种植玉米的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种植面积大。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的产量质量越来越好,中矮秆耐密植品种已经成为玉米种植行业的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现今我国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郑单958,研究地点是我国山西大同地区,全年日照2700h,海拔1092m左右,研究方法为每坑放2颗种子,播种深度4~5cm,埋好种子后夯实表土。待幼苗生长到30cm时,及时浇水。将种植区域分为30m2区域的试验田,每列间距60cm,种植密度分别为4.5、6.0、7.5、9.0万株/hm2,然后分别测量第3、6、9叶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果。

1.2     试验方法

实验方法有3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和光响应参数測定,通过这3种方法测定,才能更清晰地进行研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是在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采取第 3、6、9 叶的叶绿素含量。经过水冲擦干后,从叶片的中间作为测定单位,通过实验室检验,用计算公式计算其不同位置的叶绿素含量。运用各种公式推导以及参数的方法来进行最后测定。光响应参数测定需要在晴天情况下,使用光合测量仪进行测定,需要反复3次,测量时间在08:00—11:30,将其参数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再计算光饱和点和净光合速率等数据。

1.3     试验设计数据处理

试验采用抽选区组试验设计,数据分析的软件是Excel2003和SAS8.0,绘图软件是Excel 2003和Origin Pro8.5,统计方法使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和 LSD多重比较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绿素的含量不同的原因

在灌浆期种植密度一样时,叶位越低,叶绿素含量越低。在拔节期,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时,第3、6、9叶的叶绿素含量都相差无几,但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时,第3、6、9叶的叶绿素含量有较大差异。在种植密度不一样时,灌浆期时第3叶叶绿素含量是最低的。但在拔节期时,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升高。拔节期与灌浆期相比,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差距明显,灌浆期叶绿素含量平均增长了51.4%,这对植物的生长有益。

2.2     种植密度、叶位对玉米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叶片利用光能的程度与种植密度紧密相关。当PPFD>800μmol/m2s时,相同的种植密度条件下,第3、6、9叶的Pn 差异显著。第3叶的Pn明显低于第6、9叶。不同种植密度间,第6、9 叶的Pn 无太大变化,但是第3片叶的Pn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随之增加,但后来又有降低的趋势。在9.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第3叶的Pn下降最明显,且显著低于4.5万株/hm 2处理第3叶的Pn。

3     讨论

3.1     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会因种植密度影响的原因

通过实验研究,9.0万株/hm2密度下,第3叶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明显,会使其捕光能力降低,一些研究能说明低温弱光条件下,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会减少,与本文研究内容相似。所以植物在经历胁迫,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会减弱。

3.2     不同叶位的叶片的光合能力因种植密度产生的影响

在4种种植密度下,第3叶的Pn变化趋势先增后减,但第6、9叶无太大变化。灌浆期,当种植密度在9.0万株/hm2以上时,研究叶片底层,结果富含远红光,在诸多条件下,可以对叶片的老化起到调节作用。因种植密度的提高,位置不同的叶片LSP之间的差异减弱,种植密度越高,第3、9叶之间的养分需求越大,所以会导致这2种位置的叶片争夺“资源”,近而导致第3叶和第9叶的LSP差异减少。

4     结语

玉米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会因种植密度高低的不同,所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及饲料,对其研究仍需加大力度,如果使其产量质量再次双重提高,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十分有益,不光在玉米领域,对其他相似的植物研究也能作为参考,所以,植物之间有许多研究结果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耿广涛,宋桂成,董文庆,等.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29(8):1589-1595.

猜你喜欢

叶绿素荧光衰老种植密度
遮阴对红叶樱花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