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上海绿色交通之都,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2018-02-27潘海啸

交通与港航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汽车机场交通

新一轮的上海总体规划提出上海未来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的世界级的核心城市。交通体系如何支撑以上发展目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与交通的策略和发展有直接的关联性。如果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政策的引导,城市的发展将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和拥挤等问题,这将有悖于我们的发展目标。上海未来交通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卓越的全球绿色交通之都,具体需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改善国际航运的集疏运体系,进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保持国际远洋货运的竞争力非常重要。然而以公路为主导的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对上海的空间资源、环境、交通拥挤的影响也是显然可见的。开展高效的铁路货运研究和建设对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影响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德国将卡车运输与铁路结合起来的CargoBeamer技术,洛杉矶港口的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其次是国际航空与上海各级城市中心及周边省市的便捷联系,通过高铁将国际机场与广大的腹地连接可以大大提高国际机场的吸引力,目前杭州已规划通过高铁和城市轨道中轴快线将城市不同的地区中心,周边地区与机场的扩建项目结合起来。上海国际机场具有国际航班多、频率高的优势,但高品质、直达快速和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缺乏,对未来上海成为一个国际门户城市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上海的机场应建立与上海的主要中心地区不大于30分钟便捷联系的交通系统,这一系统也能与高铁网络系统形成无缝隙的对接。特别是在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南京西路等地区实现30分钟到国际机场的交通体系。

第三点是改善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在上海规划中提出要与周边城市交通对接,这里要考虑从起点到目的地全过程交通联系的便捷性。以公路为导向的建设也许可以使我们很快到上海,但到目的地时间很长的状况。这种状况不改变就很难提高与周边地区连接的效率。上海城市中心高度密集,难以通过不断的道路建设满足人们门到门的便捷联系,与城市空间相耦合的快速轨道交通及公路上的BRT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在上海城区道路及郊区干线公路的空间要进行优化分配,给大客车、公共交通创造更好的环境。

第四点是全面改善上海的自行车和低速交通工具的使用条件。上海共享单车的热潮体现了自行车交通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适应性。这也说明一旦自行车使用的条件适宜,人们还会选择自行车这种绿色的交通工具。在美国自行车的回归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潮流,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我们应该及早行动起来,在道路的空间分配、路口安全设计,信号灯设置和停车等方面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第五点是建立停车收费调整机制。仅仅靠增加和改善公共交通供给来减少小汽车使用效果有限,结合在工作地和商业中心地区控制停车位数量的供给和停车价格来调节控制小汽车的使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以多年不变的停车收费价格的结果是导致小汽车使用成本的下降,这不利于我们控制小汽车使用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停车费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的调节机制,并通过这一机制实现城市交通模式向绿色发展的转移。对停车位类型的划分也要控制排量车位,逐渐让汽车向小型化发展。

猜你喜欢

小汽车机场交通
小汽车
繁忙的交通
我的玩具小汽车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拼一拼
用于机场驱鸟的扑翼无人机
小小交通劝导员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新机场与城市未来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