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2-26赵海涛孙桂清吴彦赵振良崔兆进赵春龙付仲

河北渔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可持续

赵海涛 孙桂清 吴彦 赵振良 崔兆进 赵春龙 付仲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8.12.004

摘要:对近十年来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现状、市场情况以及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其调整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技术、安全健康养殖方面提出了促进海水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工厂化养殖;养殖现状;养殖模式;可持续;健康养殖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其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已居于世界首位。工厂化养殖是高密度、集约化的一种现代养殖方式,已成为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前沿产业。截止到2017年,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达31 051 119 m3,海水工厂化养殖产量达240 154 t[1]。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自本世纪初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从无到有,现已形成300多万m3水体养殖规模,设施、养殖设备越来越完备,养殖技术迅速提高,养殖模式从简单、消耗型“水泥池+温室棚”的养殖模式发展到健康、节约型循环水养殖模式。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水资源、养殖尾水治理、生物安全等问题。本文对河北省近十年来海水工厂化养殖现状及市场情况,以及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其调整养殖模式、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技术、安全健康养殖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海水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

1河北省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市场情况

近十年来,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已规模化,2007-2010年养殖面积变化不大,约为84万m3(见图1)。自2010年后,海水工厂化养殖规模逐渐扩大,2017年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达334万m3 [1-12],海水工厂化养殖产量也由5 239 t(2007年)[12]增加到11 135 t(2017年)[1],但仅占全国海水工厂化养殖产量的4.6%(见表1)。海水工厂化养殖品种主要有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河鲀、对虾等。养殖模式多为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逐渐向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发展。

1.1鲆鲽类

鲆鲽鱼类工厂化养殖是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的主体。近十年来,鲆鲽鱼类养殖产量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鲆鲽鱼产量达5 273 t[1](见图1)。仅河北省山海关、昌黎、乐亭、滦南、丰南、曹妃甸、黄骅等地区而言,其鲆鲽鱼类工厂化养殖产量占海水鱼工厂化养殖总产量80℅以上,总养殖面积89.9万m2[13]。2017年鲆鱼、鲽鱼养殖产量分别为3 951 t、1 322 t[1]。

从养殖模式分析,河北省鲆鲽鱼类工厂化养殖主要是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养殖用水为地下深水井卤水加淡水配置而来[14]。针对鲆鲽类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政府和水产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河北省鲆鲽类全循环工厂化养殖模式得到发展,特别是秦皇岛昌黎县,目前已有秦皇岛粮丰海洋生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7家企业引进并应用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系统,养殖总面积达13.5万m2,使用率达60%。

从市场情况看,鲆鲽鱼类的市场需求和商品鱼价格变动幅度很大。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牙鲆总体销售价格有所下滑,2015年牙鲆商品鱼价格在24~48元/kg浮动,2016年其在40~50元/kg,而牙鲆养殖成本一般不高于30元/kg。大菱鲆情况更不容乐观,2015年大菱鲆商品鱼价格在28~48元/kg,2016年在22~44元/kg,而其成本价格在34~44元/kg,造成许多养殖户亏损。

图12007-2017年河北省鲆鲽鱼类和河鲀养殖产量

1.2河鲀

河北省河鲀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养殖对象为红鳍东方鲀,养殖规模及产量曾居全国首位。2007-2012年河鲀养殖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11年为我国河鲀养殖产量第二次低谷期,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河北省河鲀产量为零。自2013年其产量较为稳定,2017年河鲀养殖产量为1 904 t,其苗种人工培育主要是工厂化育苗,多集中在唐山沿海地区,主要养殖地区在曹妃甸区、滦南县等地区。

从养殖模式看,河北省红鳍东方鲀养殖基本上采用土池养殖与工厂化越冬养殖相结合方式,即“温室大棚+池塘”的养殖模式。苗种繁殖、仔稚鱼培育以及越冬养殖等环节在工厂化车间进行,采用外海水或深水井处理后流水养殖或大量換水的养殖模式,饵料为鲜活饵料,其配合饲料投喂技术亟待突破。山东莱州、大连地区多采用“网箱+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天津多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江苏多采用“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15],河北省个别企业在红鳍东方鲀养殖过程中也已引入循环水养殖技术。

从市场分析,河鲀市场需求增大,商品鱼价格提高。河鲀销售主要是出口日本、韩国,由于近年来日、韩经济不好、出口受阻,河鲀养殖产业有所萎缩。但是自2016开始,国内市场又条件放开,河鲀价格暴涨达到120元/kg,调动了养殖户积极性,养殖规模有所增加。随着河鲀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和配合饲料投喂技术的逐步成熟,河鲀的工厂化养殖前景看好。

1.3对虾

河北省海水养殖对虾主要品种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等。到2017年,对虾海水养殖面积达23 770 hm2,养殖产量为27 065 t[1](见图2)。近十年来南美白对虾产量呈逐渐增长趋势,2017年为16 839 t,占海水养殖对虾产量60%以上[1](见图2)。之前渤海湾、山东半岛地区对虾养殖多以池塘粗放式养殖为主,后来逐步进行工厂化养殖且技术也日趋成熟,河北省工厂化养虾面积逐渐增加,2013年新增10万m2。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目前山东省工厂化养殖面积最大,而河北和天津两地养殖面积也已达100万m2。对虾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主要有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和生物絮团养殖模式。河北省内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零换水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目前,河北省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利用“生物絮团”养殖技术进行虾的工厂化养殖,并将该技术进行成果转化,培育出“祥云虾”畅销全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6]。

1.4其它品种

河北省的石斑鱼养殖量很少,仅唐山有两三家,水体不足5 000 m3,但养殖效益好,养殖规模有扩大的潜力。2014年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主研的“美洲黑石斑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鉴定并获奖,填补了河北省繁养美洲黑石斑的空白,该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肉味鲜美、价格高特点,可以进一步推广扩大养殖面積。

河北省海参工厂化养殖刚起步,养殖厂家少,规模小,与山东省相比差距很大,有待进一步推广。

2河北省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减少,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养殖模式亟待转型

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多为流水式或换水式养殖,一是需要消耗大量地下水资源和外海水资源,导致水资源过度消耗,同时还有海水倒灌风险,辽宁省的葫芦岛、兴城就出现了此问题。随着天津禁止水产养殖业使用地下水,并全面启动封井工作,对河北省工厂化养殖而言也是亟需面对的一大问题。二是传统的工厂化养殖依靠大量换水来维持水质,大量不达标养殖尾水直排海区易对海区和地下水资源造成养殖二次污染,每年还需要花巨资进行海区污染治理。并且国家为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全国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将严格管制。因此,建立循环水体系,改变养殖模式转向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该时期的迫切需要。

2.2养殖设施参差不齐,养殖管理不规范,养殖技术需提高

一是河北省的工厂化养殖设施条件参差不齐,既有先进的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也有传统的大排大放式养殖,但后者占到养殖数量的98℅,需要改造升级,成本较高,并且鲆鱼市场价格不高使得出现养殖车间闲置、产能过剩的情况。对于循环水养殖,由于体系运行成本高,存在使用率低的问题。因此,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养殖过程中管理不规范,养殖技术需要提高。此外规模化养殖企业数量偏少,多是家庭式经营管理。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许多养殖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2.3养殖种质退化、生物安全意识差

河北省主要养殖品种鲆鲽类、河鲀养殖业所需苗种,主要为野生种鱼的人工繁育,经过累代繁殖,种质退化严重,生长速度慢、发病率高、抗逆性差,从而导致其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养殖效益下降。养殖过程中还存在滥用药物、养殖水产品生物安全意识较差的情况。

2.4饲料成本导致养殖成本高

随着水产养殖系统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投饲产量比例增加。同时鱼粉价格增加使得饲料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养殖成本增高,特别是在鲆鲽鱼类养殖业中该问题更加突出。

3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点任务之一为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指出“转变养殖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节水减排、集约高效、种养结合、立体生态等标准化健康养殖”,为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我们需要调整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结构,研发自动化养殖设备和技术,科学、安全养殖,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调整养殖模式,健康、可持续养殖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养殖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北省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已有几家,但大部分为大排大放式养殖模式,这与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相矛盾。十三五规划指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养殖节水减排改造,制定养殖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和清洁生产操作规程,逐步淘汰废水超标排放的养殖方式”。对于养殖企业而言,应尽早转变方式,设立推广循环水养殖体系。建议政府加大“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技术推广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升级设施养殖装备。在未来养殖过程中,全国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将严格管制,广大养殖户应尽早认清形势,及时完成养殖设施的改造升级,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3.2调整养殖结构,实施反季节养殖

过去河北省工厂化养殖以鲆鲽类为主,近两年来价格始终徘徊在成本上下,稍有不慎就造成养殖户亏损、并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建议广大养殖场应适当地引进适合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的优质新品种,增加养殖品种数量,实施反季节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如反季节养殖南美白对虾、石斑鱼等。在这方面唐山曹妃甸开发区有一家养殖公司做了很好的尝试,该公司养殖的老虎斑、南美白对虾规模大、效益好,值得推广。红鳍东方鲀的全人工工厂化养殖,12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并且可做到全年供货,避免了过去十月集中上市、价格走低的风险。反季节存养经济价值比较高的海产品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现在人们收入高了,消费水平也高了,过去大家要求吃得到,现在要求质量高。海鲜以鲜活为特点,在秋末水温下降时,有条件的厂家可选择收储日本对虾、皮皮虾、脉红螺等海产品进行存养,等到春节前后上市,这时外海及虾池已不能供应鲜活海产品,存养的海产品价格会大涨。养殖户既可从中赚取差价,同时也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可谓一举两得。

3.3杜绝违禁药物,安全养殖

水产养殖应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之路,应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到法律层面。2006年多宝鱼事件至今历历在目,教训惨重。由于个别不法厂家造成一个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这种事件时刻提醒广大养殖户坚持科学养鱼,杜绝使用违禁药,加快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

3.4培育优质苗种,健全追溯机制

针对主要养殖品种苗种存在的问题,进行优质品种苗种的研发和培育,比如雄化率高的半滑舌鳎新品种、牙鲆抗淋巴囊肿新品种等。建立健全海水养殖品种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将安全贯穿育苗、养殖、流通到消费全过程,从人员、设备到环境等各方面完成全程质量监控,使水产品质量达到安全可追溯。

3.5推动养殖设施与技术研发

要全面推广实现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要注重养殖生产设备机械、自动化的研发,如水质远程监测系统、工厂化养殖管理系统等等。全封闭循环水体系的设施建设成本、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循环水养殖模式在海水养殖业中的发展,因此,循环水养殖设备和养殖关键技术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支持研发推进,通过技术和设施完善和改进降低成本。另外,在养殖模式转型期间,可通过研发优质、环保、低成本饲料和病害防治技术,示范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技术、改进循环水处理工艺等来解决养殖业产能过剩和养殖效益低的问题。

基于生物絮凝技术的水产养殖模式是解决水产集约化养殖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系统和水处理系統合二为一,养殖池水在原位处理。相对高投入的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而言,其建设成本较低,可控性和稳定性高,具有更强的推广性。目前,该养殖模式已经成功应用于对虾、部分鱼类以及海参的工厂化养殖中,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7]。这种养殖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值得在更多海水养殖品种中研发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2]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3]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6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5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7]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8]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1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0]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0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1]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0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2]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0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3]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编著.国家鲆鲽类产业体系年度报告,2016.

[14] 雷霁霖,门强,王印庚,等.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J].海洋水产研究,2002,(04):1-7.

[15] 张迪,杨正勇,张英丽.中国河鲀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学养鱼,2017(12):1-3.

[16] 孙绍永,刘丽东,王凤敏.河北省对虾设施化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J]. 河北渔业,2016(05):34-35+45.

[17] 王仁龙,王志宝,刘立明,等.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J].水产科技情报,:2017:1-5.

(收稿日期:2018-11-07)

猜你喜欢

可持续
可持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古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城镇化研究
西藏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