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好长句:要“悦读” 更要“跃读”
——以《端午粽》为例

2018-02-26姚惠平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长句逗号标点

姚惠平

部编版一下第四单元围绕“家人”主题安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4篇课文。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端午粽》一课在课后练习题中明确提出“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这个要求就像一个“风向标”,引领我们在教学整个单元时要贯穿始终。读好长句子是培养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抓手,就像培养小孩的刷牙习惯一样,不仅要抓得早,还要抓得巧。

然而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好长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一年级学生对语言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感受力。如果学生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读长句时就容易犯“拖音病”“唱读病”“破音病”等常见的“朗读病”。因此朗读过程中的“悦读”与“跃读”指导尤为重要。“悦读”旨在通过各种有趣的语文朗读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读好长句;而“跃读”的目的则是在朗读过程中融合适切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引领学生“悦读”及“跃读”长句时,可以依托课后练习题,巧用游戏,指导学生读得有节奏,有停顿,有思维的“含金量”。以《端午粽》一课为例,课文第二段有这样一个长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个长句子由外及里介绍了关于粽子形状等3个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读好这个长句时,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在“悦读”与“跃读”中滚动前进,从而引领学生掌握读好长句的方法。

一、词语对对碰:治好“拖音病”

句子是由短语和词语组成的。要想读好长句,就必须学会在朗读时以词语或短语为单位进行合理停顿。“拖音病”是一年级学生读长句时的“老毛病”之一。怎么样才能治好学生的“拖音病”?教师可以和学生玩“词语对对碰”的游戏,让学生快乐“悦读”。教师可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现句子,从而帮助学生读好长句,治好“拖音病”。

【病情呈现】

学生摇头晃脑,“深情款款”地读着:“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句子中的“的”和“着”就像吸铁石一样紧紧地贴着学生的喉咙,因此每逢“的”这样的字眼,学生必然拖长了音。句子的美感被一个个拖长了音的“的”破坏得荡然无存。

【诊疗方子】

1.词语排排队:读好“箬竹叶”“糯米”“枣”。

2.词语对对碰:找出句子中的短语——()的()。

出示:(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 (红红)的(枣)

3.谁的耳朵灵:老师在读短语“()的( )”时,哪个字读得比较轻?引导学生发现要治好“拖音病”,读好轻声“的”很重要。

4.朗读接龙:师生合作读好“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一长句。尝试“的”轻轻地读,其他响亮地读。

轻声音节在朗读长句时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学生只要读好长句中含轻声音节的词语,就能恰到好处地呈现句子的美感,从而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常见的轻声音节有“的”“地”“得”“了”“着”等。如何读好轻声音节?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玩“词语对对碰”的游戏,从词语教学入手,严格训练学生读好词语、词组,不顿读,要连读。从词语到词组,从词组到句子,从易到难,通过层层递进的训练,让学生快乐“悦读”。运用范读、合作读、同桌互读等形式,教师由扶到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和短语学会合理停顿,从而理解句子的内容,感受朗读的节奏美。

二、标点交朋友:治好“唱读病”

标点是书面语言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时语言停顿的一个重要依据。逗号在长句中使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厘清句子关系,还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朗读。因此,要想读好长句,学生应和标点交上朋友,实现从“悦读”到“跃读”的过渡。

【病情呈现】

学生调准“音高”,放开声音,扯着嗓子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一词一顿,自动地按照儿歌模式拖腔带调地“唱”了起来。句末最后一个字重复着同一腔调,音调呈上扬状。一句读罢,学生上气不接下气,个个涨红了脸。

【诊疗方子】

1.长句改一改:将句子改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去掉逗号,朗读谈体会。

2.标点来帮忙:没有逗号的帮助,朗读句子的时候容易喘不过气,读得太快不好听。

3.标点交朋友:看来逗号虽小,作用却很大。它帮我们停顿、换气。所以在读长句时,在逗号处缓一缓气,句子读起来才更好听。再次出示无标点的长句,让学生加逗号。

4.朗读来检查:通过朗读来检查判断标点加得对不对。

有趣的游戏“寻找消失的标点”,让学生体会到逗号在朗读长句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当标点与朗读相遇,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悦读”的乐趣,他们兴趣盎然地通过朗读的方式送逗号回“家”。除了逗号,问号、感叹号等能表达特殊情感的标点符号,教师也可以采用此方法和学生玩游戏。如通过“感叹号生气了”游戏,让学生体会到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时语调要加重并上扬;通过“问号是个好奇宝宝”的游戏,让学生明白读好问号的疑问语气很重要。当然,教师还可通过听音频、拍手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标点的停顿作用,顺利实现从“悦读”到“跃读”的目标。

三、句子瘦瘦身:治好“破句病”

部编版教材注重学生“字词句”概念的建立。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的基本要素,判断应该在何处停顿。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韵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他们建立句子的概念。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句子瘦身”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地“跃读”,强化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于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句子的概念,从而治好学生的“破句病”。《端午粽》一课,作者在描写粽子的样子时,从“外表”“里面”“中间”来有条理地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关注描写的条理性,在“跃读”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病情呈现】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句子中有很多陌生的词语,如“箬竹叶”“裹着”等,由于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破句”的情况。在不该断句的地方断句,一句完整的长句就会支离破碎。

【诊疗方子】

1.火眼金睛找难懂词:理解“箬竹叶”“裹着”。

2.火眼金睛找关键词: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介绍的顺序(“外表”“里面”“中间”),从而发现句子由外到里描写了粽子的样子。

3.句子瘦身我能行:圈出“里面”“中间”等表示方位的词,给句子瘦身。

4.分工合作读句子:三个学生分工合作读,分解朗读难度。一人读“外表”部分,一人读“里面”部分,一人读“中间”部分。

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受到单一思维的限制,在朗读的时候容易犯“破句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提取信息时有效“跃读”,将提取信息分解成“教、圈、读”三步进行。用给句子瘦身的方法,通过圈圈画画等手段,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其关注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同时治好“破句病”。

通过游戏将“悦读”与“跃读”的要求有机融合、滚动推进,在联系中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在交融中提升学生读好长句的能力。可以说,课后练习题就像一个隐形的“导航”,它能帮助教师厘清“悦读”与“跃读”的联系,确定相关教学内容,树立准确的目标,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长句逗号标点
逗号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逗号
小小标点真厉害
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英语长句翻译的解读
有趣的标点
自傲的逗号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