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村传奇”系列之一少年和蟒蛇

2018-02-26汤素兰

小学生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南村老猫蟒蛇

汤素兰

山洪

古陌岭上有一个大洞,深不见底。相传古陌岭下有一条阴河,直通东海,而这个大洞,是直通阴河的。风调雨顺的年景,阴河里的水不满,不会从这个洞往外溢。如若连续下大雨的时间太长,或者别处的大水冲了龙王庙,东海龙王发起脾气来,东海的水往阴河里倒灌,阴河里的水猛涨,就会从这个口子泄出来,这时,古陌岭就会暴发山洪。

南村因为背靠古陌岭,地势北高南低。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山洪暴发时,洪水从古陌岭奔涌而来,其巨大的威力能推倒屋宇,冲垮田地,掀翻树木,甚至将村庄夷为平地。事实上,南村南面的宽阔平地,就是千万年前从古陌岭倾泄的山洪裹带泥石流冲积而成的。

有一年春夏之交,南村一带一连下了四十天雨。若天上的水也像人间一样,是积聚在大海里的话,那么,这天上的海一定是漏了一个洞,水都从这个洞里倾盆而下了。

连续的大雨把南村的山塘、水库都灌满了,平时只跳跃着叮咚的流泉的山涧和小溪都变成了大河,浑黄的浊水整日整夜咆哮不止,像一条条发怒的巨龙。而雨,依然没日没夜地下着。

有经验的老辈人看到这情形,都知道古陌岭下面阴河里的水一定早就满了,山洪随时会来。所以,南村的人组织青壮年,轮流看守山塘、水库,仔细察听古陌岭的动静。尤其是晚上,大家都不在屋子里睡觉。老人孩子们已经被安置到石峰山上面的仙人洞,暂时避雨。因为石峰山满山巨石,古陌岭冲下来的洪水是冲不垮它的。

第四十一天拂晓时分,在南村最北边巡查的一个小伙子,在四围哗哗的雨声和溪涧里山洪的咆哮声中,听到了一个沉闷的、轰隆隆的声音,他感到大地在发抖。小伙子立即敲起手中的铜锣,通知大家撤离:

“发大水啦!大家快上山呀!”

南村的老人、妇女和孩子都上山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青壮年。他们腿脚快,体力好,水性也不错。听到当当的锣声和呐喊声,大家都往石峰山上跑。有人一边跑,一边回头看,只见滔天洪水从古陌岭倾泄而来。洪水所到之处,房屋轰然倒塌,大树被连根拔起。

转瞬之间,南村人熟悉的南村不见了,四顾只看到一片泽国。到处都是黄水滔滔,水中漂着屋顶、树木,或者被水淹死的牲畜的尸体。

南村组织起一支由精壮小伙子组成的救援队,手持长篙和绳套,沿着水淹不到的山坡,跟着大水往南跑,一直跑向南村南面的涸泽湖。他们是想看看有没有人落水,若有人落水,可以及时施救。

小伙子们一直跑到涸泽湖。眼前的涸泽湖至少是原来的四倍,以前是村庄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水域。他们在洪水中救起了三头猪、一头牛,还有一条大蟒蛇。猪和牛仿佛被吓傻了,被大家救起以后,瞪大眼睛,一动不动。蟒蛇好像根本不需要别人救,把它捞上岸,转眼之间它又游进了水里。

突然,他们看到在滔滔的洪流中有一棵树,树上坐着一只猫,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

最先看见男孩的小伙子赶紧扔出一条绳索,牢牢套住那棵树,又有三四个小伙子立即扑进水中去救人。小伙子们腰上扎着粗麻绳,麻绳的另一头紧紧地攥在岸上同伴的手中。

他们救下了那个小男孩和他的猫。

原来,这个小男孩并不是本地人,而是山外来的补锅匠的儿子。补锅匠挑着补锅的担子,走村串巷,带上孩子做伴。昨天他们才从山外来,看到下雨,就没有忙着进村来找生意。他们想到村边一户人家去借宿,却发现那户人家没有人。找了好几户人家都是如此。他们不知道因为害怕古陌岭的大水,南村的人都搬到石峰山的仙人洞去了。眼看天黑了,雨又下得那么大,他们就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撑开一块油布,临时住了下来,想等第二天天亮以后再去找人。

因为白天劳累,男孩和他的父亲都睡得很沉。若不是他家的老黑猫,这父子俩就会在睡梦中被大水冲走,喂了鱼虾。

这黑猫原是一只暹逻猫,跟着补锅匠已经十几年了。它是补锅匠在路上捡到的一只流浪猫。

这补锅匠一年到头走村串巷补锅,钱没有挣几文,宝贝倒捡到两样。先是捡到了这只黑猫,后来又捡到了一个男孩。男孩当时正出天花,估计他的亲生父母以为他没救了,又不忍看他死在自己怀里,便狠心将他弃在路旁。那天补锅匠带着黑猫正好挑着担子经过。黑猫最先发现了弃在路边的男孩,蹲在那儿喵喵叫。补锅匠随即放下担子,将病得奄奄一息、哭声微弱得如同小猫叫的男孩捡起来,放在自己的挑子里。

黑猫已经很老了,是只老猫,老成了精。黑猫只要用眼睛看补锅匠和男孩,就能把他们的心思读懂。男孩和补锅匠只要看着黑猫,也能读出黑猫想说的话。尤其是男孩,他的耳朵能听懂黑猫的话,他说的话,黑猫也能听懂。

洪水到来之前,老猫已经感到了危险,它拼命喵喵叫,想把补锅匠和男孩叫醒。可是他们睡得实在太沉了,黑猫喊破了嗓子也没能把这父子俩叫醒。黑猫只好挥起爪子,在男孩的胳膊上抓了一把。黑猫锐利的爪子抓破了男孩的衣服,刺进了男孩的皮肉。男孩尖叫一声,被刺痛惊醒了。男孩的尖叫又把补锅匠惊醒了。他们猛地从地上跳起来,跑出油布帐篷。

天才蒙蒙亮,雨还在哗啦哗啦下着。他们发现黑猫飞快地爬到了屋前的一棵树上,朝他们挥舞爪子,意思是让他们也快点爬上树。几乎就在同时,他们听到了房屋倒塌的声音,洪水已经汹涌而来。补锅匠立即抓住男孩,将他推到树上,而他自己却来不及上树,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树也被洪水推倒了。但黑猫和男孩紧紧地抱着树,死不松手。他们被洪水推着,随波逐流,一直向南漂,终于被南村的人们救上了岸。

老猫

洪水过后,雨终于停了,大水也开始退去。撤离到石峰山上的南村人又搬回村子,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

男孩和他的猫也留在了南村。

村民们给自己建房的时候,都会多伐一棵树,多准备些砖头和瓦片。当他们把房子建成以后,多余的木头、砖头和瓦片无处可用,正好可以送给男孩建房子。男孩感激万分:“谢谢叔叔伯伯,谢谢你们送屋梁和砖瓦……”

“谢我们干嘛呀?我们要谢谢你才对呢,谢谢你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南村人说,“这全是些多余的东西,我们要是留在院子里,既占地方,又没有用,全是浪费。如若把它们扔掉,又觉得怪可惜的,给你用正合适。”

这就是南村人,明明是他们在帮你,还得让你感觉是你在帮他们。

好心的村民们帮男孩建了一座房子,让他在南村住了下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孩叫路生。这名字是补锅匠给他取的,意思是说他是路边的一条小生命。

路生从小跟着补锅匠做手艺,吃的是四方饭,走了万里路,特别能干。他虽然只有七八岁,但能自己照顾自己。他平时给村里人放牛、牧鹅,吃百家饭,晚上就回到自己家。因为有黑猫做伴,他并不觉得孤单。

黑猫原来就跟着补锅匠。如今跟路生在一起又有十来年了,已经是一只非常非常老的老猫。这老猫感觉到自己的大限快要来了。它知道路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亲人,它担心自己死后,路生孤单,因此,它想要在临死之前给路生找个伙伴。这个伙伴要对路生足够忠诚,还要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路生。

黑猫一有空就在村子和山林里转悠,仔细观察所有的动物,看看有谁适合在它死后,接替它的位置,陪伴和保护路生。

鸟儿会唱歌,但是,它们太弱小了,它们只会让路生照顾,不会照顾路生。

狗虽然足够忠诚。但是,黑猫不喜欢狗,特别瞧不起它们那一副讨好和谄媚的样子,而且狗还特别贪吃,碰上肉骨头便忘记了一切,关键时刻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有一天,黑猫在山上碰到了一条蟒蛇。

蟒蛇平时喜欢在山洞里睡觉,肚子饿了才会爬出来觅食。

这一天,黑猫看到蟒蛇从洞里爬出,爬到洞口时,蟒蛇把舌头伸出来,摊在地上,身子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蟒蛇吃东西是没有刷牙习惯的,嘴巴里的气味实在不敢恭维。闻到这些气味,蚂蚁们以为是一块烂肉,高兴极了。最先发现这块“肉”的蚂蚁发出信号,召来了众多蚂蚁,它们想把这一大块“肉”给搬到洞里去。

蚂蚁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一大片,把蟒蛇的整根舌头都堆满了。为了齐心协力把这一大块“肉”搬回去,蚂蚁们一边干活还一边唱歌:

“一只蚂蚁来搬肉,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肉,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肉,轻轻抬着进洞里……”

蚂蚁们尽吹牛,三只蚂蚁怎么抬得起一条大蟒蛇的舌头呢?它们现在大约有一万只蚂蚁都抬不动呢,不仅抬不动这块“肉”,突然,这块“肉”动了那么一下——大蟒蛇把舌头往嘴里一缩,一万只蚂蚁全都进了大蟒蛇的肚子,成了它的开胃菜。

黑猫在一旁看着,心想:大蟒蛇这家伙够聪明,也有的是力气,能把比它自己大得多的东西都吞进肚子里。

作为一只见多识广的暹逻猫,黑猫记得在自己的故乡暹逻,自古就有用蟒蛇当保姆的传统。大蟒蛇虽然力气大,只要和人建立了感情,性格非常温顺,连照顾小婴儿这样的事都能够做。而且,蟒蛇的寿命比猫和狗长多了,能活上百年。如果有这条大蟒蛇陪着路生,老黑猫也就放心了。

大蟒蛇除了吃蚂蚁之外,平时吃得最多的是老鼠,这一点,跟猫有共同之处。

所有,有一天,当老猫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力气的时候,它来到大蟒蛇住的山洞口,和大蟒蛇商量:

“朋友,我要请你帮我一个忙。”“什么忙?”

“我要请求你把我吃掉。”

大蟒蛇吓一跳:“你都叫我朋友了,我怎么能吃你呢?况且我不吃猫。”

“但你爱吃老鼠。我也爱吃老鼠。我吃了一辈子老鼠,我的肉有老鼠味。”老猫说,“我已经老了,你不吃我,我也会死。你吃我,我还可以变成你的营养。你吃了我,你才能帮我照顾路生呀。作为一只暹逻老猫,我已经有了一点魔力,路生说的话,我能听懂,我说的话,路生能感应到。你吃了我,我就能把我与路生的感应力转移给你,到时候,你也能听得懂路生的话,路生也能感应到你的话。”

于是,大蟒蛇答应了老猫的请求。

猜你喜欢

南村老猫蟒蛇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芦南探索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山东一社区免费送适婚青年婚房
用树叶辑成的书
蟒蛇的伤疤
对不起,老猫
北村和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