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师者形象品析

2018-02-25张琳琳

艺海 2018年1期
关键词:电视剧品析红楼梦

张琳琳

〔摘 要〕经典著作《红楼梦》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而根据《红楼梦》所拍摄的电视剧则将这些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在荧屏之上,其中塑造了许多封建时代的师者形象。他们身上不仅折射出了当时的教育状况,而且也为当今教师提供了一些借鉴。

〔关键词〕电视剧《红楼梦》;师者形象;品析

清末文学家林纾评价《红楼梦》:“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治局精严,观止矣。”在原著基础上再创作的影视剧《红楼梦》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博大以及经典文学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从1924年开始,就不断有影视公司将《红楼梦》的故事搬上荧屏,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将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目前,最为经典的就是1987年央视版连续剧《红楼梦》,其中塑造了几位封建时代的师者形象。他们像一面面镜子,一方面折射出了当时的教育状况;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迂腐之师——贾代儒

贾代儒是贾府家塾里唯一的师者。但这位先生无论是在品德上、才能上,还是在学生管理上都表现平常,没能获得读者的认可。在第五集“众顽童闹学堂”中就明显提到他所教的学生存在种种问题。电视剧中的独白说到:“可巧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将学中之事,命贾瑞暂且管理。”结果教室里上演了一场活生生的武戏:一方砚瓦飞来,一书匣子抡去,书溅墨水,打碎水壶,教室里闹翻了天。正因为贾代儒学生管理才能的缺失,致使此班之中滋生如此之事。另外,贾代儒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也不当,易走入误区。比如对于孙子贾瑞的教养,完全忽视了其情感与个性特征的发展。贾瑞因为父母早逝,由祖父代儒教养。但是,其品行恶劣,思想邪恶;电视剧中形容他“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且不说因他仗势欺人,勒索学生导致班级大乱;就说他沉溺于王熙凤的美色,妄图调戏,虽然在较量中被人玩弄,最后也因此丧命;但在其可怜的同时必然要反思其接受祖辈的教育这个过程。从电视剧第五集“代儒寒冬罚孙”片段可以看到,贾瑞幽会“一夜不归”,代儒是如何教训的呢?“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的功课来方罢”。严可谓严矣,但缺少爱,除了体罚还是体罚,不懂得探究孩子内心心理。 可见,贾代儒是迂腐之师的典型代表。

二、伪善之师——贾雨村

贾雨村最初是林黛玉的老师;他有理想、有抱负;学识才华出众,还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是葫芦庙里苦读的“穷儒”);作为一位合格老师的基本素质他都具备,但是从电视剧中我们就知道,贾雨村对师者这个岗位是被动地接受的,他根本不爱师者这份职业。首先,他选择师者这份职业是被动的,是万般无奈的权宜之计。在做了知府后,因“生情狡猾,擅纂礼仪,民命不堪”被参,结果“龙颜大怒,即批革职”,丢了皇粮,“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精神和肉体均受到深度打击。相当落魄之际,雨村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其次,即使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并非真正热爱,只是贪图安逸。另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仕途生活。当旧僚告知他“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时,“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真有“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状了。他虽然具备教授能力,但是没有职业兴趣,仅仅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垫脚石,以谋求更好出路为目的去从事这个职业,只能是伪善。

三、严厉之师——贾政

贾政作为封建王朝的世袭大臣,恪守儒家之训,忠实于本阶级的利益;希望自己家族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于是,对待子嗣的态度往往是威武、严肃。所以断喝、辱骂是贾政一贯使用的教子方法。电视剧中多次提到他对儿子贾宝玉的管教态度,结果吓得他只要听到有父亲的传唤,便“好似打了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也不敢去”。宝玉在父亲面前总是恐惧不安,唯唯诺诺,“早不觉得倒抽了一口冷气,只得垂手一旁站着”,对父亲的训斥、严命,只能是认错讨饶、发誓表态,“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猥猥琐琐的”。在宝玉心底里从来没有认同或屈从过父亲等人所坚持的封建正统教育的价值目标,这种过于严厉的师者以及斥责、粗暴的教育手段,即使目的纯正,也只能收到一厢情愿的教育效果;长久于此只能适得其反,甚至会使得对被教育者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与原来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四、溺爱之师——贾母

贾母可谓是荣国府和宁国府地位最高、辈分最高的人,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是典型的福善形象。贾母乐观豁达、善良宽厚、慈祥仁爱,特别能够“怜贫恤老”;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贾母也难成为一个好师者。对于家族中各种阳奉阴违的势力,贾母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却表现出过于宽容与忍让的态度。在电视剧第27集中,邢夫人趁机发难,惑奸谗祸及晴雯。因为邢夫人闲言碎语,王夫人搜捡大观园,间接逼死了晴雯。而针对这种情况,贾母看在眼里,并没有表现出要彻查此事;而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但晴雯这丫头,我看他甚好……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也不再追究任何责任,去调查前因后果,极大地包庇了一些贾府中不良行为,不法分子。而对于子女、孙辈的教育,贾母却表现出偏心、溺爱等特点。在贾赦、贾政两个子女中,贾母明显偏爱二儿子贾政夫妇,而疏远了大儿子贾赦夫妇。对于宝玉和贾环,她也明显表现出偏爱宝玉讨厌贾环。客观而言,一方面宝玉出于嫡系,贾环属于庶出;另一方面,在相貌形态上,宝玉生得聪明伶俐,面目姣好;而贾环却生得形态猥琐,丑陋荒唐。她把这个宝玉当“心肝”“命根子一样”来珍视。 对于贾政的严厉管教,她不以为然,完全不放在眼里。在电视剧15集“弄唇舌宝玉遭笞挞”中,贾政怒打宝玉后,贾母大发雷霆,当着众府人丝毫不给儿子留面子,当下就要回金陵老家;结果贾政不得不向母亲一再磕头认错,以求谅解。宝玉正是因为有了贾母无条件的溺爱,养成了贪玩慵懒、优柔寡断等方面的性格特征。贾母可谓是溺爱之师的典型代表。一个家庭有这样的祖母,如果长期插手孙辈的教育,也难以培养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新一代青年。

五、 明智之师——林黛玉

黛玉在香菱学诗过程中体现出了一个全方位的好师者形象。首先是其教学上的自信;当香菱来到潇湘馆拜黛玉为师时,黛玉满口答应:“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的应诺如此轻松、自然,说明其基本功扎实。另外,还體现在黛玉极好的从业精神和好的教学态度。黛玉乐于助教,乐于助人,并且不厌其烦;即使对于香菱的“叨扰”,她也有问必答,耐心且细心。所以剧中黛玉自己有言:“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在教学方法和实践方面,黛玉也为香菱安排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在电视剧第十九集《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香菱学诗中,黛玉详解了学诗的步骤,先把王维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这就为香菱学诗安排了一个详细的教学方案。另外她还善于启发诱导,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愤”“悱”之后施教,循循善诱。电视剧第二十集黛玉与香菱对话中,“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真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对学生要求方面,黛玉要求严格,说一不二。如对香菱所交上来的诗,她评价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结果香菱一连重做了三次。可见她对待学生作业态度之认真,绝不含糊、迁就。当然,批评之中也有鼓励,她一再强调:“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正是有这样一个好老师,香菱成长很快。

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塑造的师者形象可知,作为教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是其中根本。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学问,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学生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爱。当然,爱有度,教有法,才能成就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视剧品析红楼梦
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意品析能力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