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02-25蒲松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能力

蒲松涛

(重庆市永川区景圣中学)

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因素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所使用教学方法的不合理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怀有极大的兴趣,同时对一些陈旧落后的事物感到枯燥、乏味,他们在初中阶段拥有很强的个性意识,有自己的思维、思考方式。但是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单一,不仅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心理,还未遵循新课改制度的要求。这些教师的想法较为简单,在教学方法上仅仅考虑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一般学生的接受能力,忽视学习能力较强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差异,致使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无法实现更高的突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无法保障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不高。

2.学生方面的因素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知识也较为抽象,逻辑性也较强,这些都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困难,一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较为擅长,所以对数学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感受到挫败感,并且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对数学课堂感到压抑烦躁,借此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恶。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自制力或者自主学习的意识薄弱。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个年级段都喊出了“减负”的口号,并且这一措施的实施,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变得更加多样化和自主化,学习积极性较强的学生在课前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索来了解课堂的重点与难点,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但是对于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都较差的学生来说,没有做到有效的课前预习就难以保证有效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的学习不能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重要的还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显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满堂灌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清楚的,并且数学也是一门复杂多变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可能是只针对某一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清楚,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知识体系的形成,唤醒学生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先天的智力因素,二是后天的努力学习。不可否认,不同的学生在先天的智力发展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有的学生可以简简单单地学习数学,但有的学生却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来学习。但是,“勤能补拙”这句话也正是体现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入地研读课本教材,将理论、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应用化,再配以针对化的训练来让学生掌握、理解数学学习的方法,以此实现数学课堂更高效率的教学。

3.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还是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都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要立足于课本教材,选取适合的生活数学素材来补充,加强初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生活的共鸣,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数学知识体系的抽象性难以改变,教师却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来降低学生对数学抽象性的印象,例如,多媒体设备、小组合作学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实现不同个体的有效教学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针对的不是部分学生,甚至绝大部分都还未遍及,教师要做到的是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各个层级的学生,让学生就自己的知识接受能力来实现自我的需求,针对于此,就需要教师应用层次教学法来开展教学。层次教学法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层次教学法的实施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组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不同等级任务的分配等,都可以实现教学的目的。另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促进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1]贾琳红.新课程目标下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杨新荣.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构成探究:九个初中数学教师的观点[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3):26-31.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