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利与弊

2018-02-25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高中生课件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分校 山东青岛 266000)

引言

在现代高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早就被引入了高中学习课堂,尤其是对于化学学科,很多难以想象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现象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直观而生动地展现到学生面前。[1]

一、信息化技术给高中化学学习带来的裨益

1.便于理解,更容易接受抽象知识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化学课程中很多知识是很难通过听讲来弄清楚的,比如学习到原子轨道的杂化时,教师可以很详细的讲述,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一团雾水,无法理解原子轨道SP3杂化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原子轨道这种微观事物仅仅通过平面呈现的书本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用多媒体计算机中三维动画可以直观地将微观世界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牢记于心。选修课程中的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反应原理更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容易理解的,尤其是有机化学,涉及到分子间作用力、分析间氢键,有机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等,这些有机化学知识太抽象,无法仅仅通过教材文字进行明确的表述,还有就是结构化学,高二化学中学到的原子晶胞(金刚石、干冰等)、分子晶胞、离子晶胞都是比较难识别的结构。通过信息化技术,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反应的机理,真真切切看到原子、分子、离子的形态,方便学生理解,更容易接受这些抽象知识。[2]

2.提高效率,减轻实验课程负担

化学实验是很多学生将学习内容实际化、形象化的一种常用手段,但毕竟是化学实验,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涉及剧烈的燃烧、暴沸、高温、高压的危险性实验,让人望而却步,比如金属钠的遇水实验、金属镁的燃烧实验在课堂中可以展示,一旦到了氧化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危险实验就完全受到了实验室和课堂的限制。有时候也会局限于实验材料的缺失和实验器材的不足,比如蒸馏实验、酸碱中和实验,锥形瓶、滴定管都可以人手一台,每个学生都可以亲自动手,但有些实验是复杂而危险的实验,比如有毒氯气、硫化氢、氨气等实验,实验材料危险且实验所用坩埚也不能人手一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单的上课讲述已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相应的,信息化技术的存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全方位地观察实验过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审视和研究,另一方面,解决了实验材料不易保存和实验器材容易损坏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说,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学校实验课程的资金,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加实际和精准地学习到化学实验内容。[3]

3.开阔视野,拓展学习新思路

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而听者远。要想真正了解最新的化学知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去了解和发现。如果说学习的知识是一片大海,那么信息化技术就是一艘豪华游轮,高中生可以借助这条大船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例如,对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化学教材附页中的元素周期表的背诵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各种化学元素之间虽然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背诵起来却非常的麻烦,更没有规律可循;如果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找到很多背诵元素周期表的方法,学生可以用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最困难的背诵任务。除了背诵任务,最主要的还有知识点汇总、模拟考题、模拟课堂等等一系列的知识链,都可以为化学学习提供便利,并且可以接触到教育界的名师名课,还可以得到历年高考真题、名师教学视频等等。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构建一个紧跟信息时代的化学思路新概念,这样就不仅仅局限在传统化学知识的牢笼中,发散思维,接触到最新最可靠的化学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学习到最先进的化学知识。

4.提升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

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原因,单纯的粉笔黑板的教学对于高中生来说,内容并没有那么生动形象,提不起太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严重的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化学学科枯燥无味,失去今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动画、图片、音乐等多种元素融入到化学学习中,给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新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将书本上只用文字和图片表达的事物进行具体化、生动化的表达,可以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共同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动力,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学习。

二、进入信息化时代,新鲜事物蜂拥而至,信息化技术对高中生学习化学也带来了弊端

1.形成信息化技术依赖,缺失有效的教学技术手段

有的中学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上课之前不再认真准备教案,课堂上只是简单的投放了口碑不错的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讲解,而是简单的文字、图片、视频堆积,根本不足以让高中生生理解其中的化学知识,有些教师却对信息化技术过度依赖,不再考虑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件,而是应付了事,导致信息化技术的优点完全展现不出来。信息化技术中的多媒体教案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在于巧妙地应用而不是滥用,教师应该严格审查多媒体课件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2.学生关注点偏移,进而形成学习惰性

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多媒体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课堂上出现多种新鲜事物,比如绚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等等,这样就会容易导致学生偏向于去看知识之外的东西。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安全意识,化学课堂上会播放类似于博帕尔事件的有关视频和知识,学生往往优先关注视频的声音、画面,对于内容的讲解反而会忽略,其实这些动画跟声音与真正需要学习的知识没有多大的联系。真正的知识学习缺失后,学生会找时间看课件进行知识补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有课件就可以回家自己学习,导致越积攒越多,到最后形成学习的惰性,进而导致成绩不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任何手段和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这需要抓住信息化技术的特性,使信息化技术与化学学科的学习合理结合,让所有高中生的化学学习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多媒体计算机高中生课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多媒体计算机在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职业院校服装教学探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