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策略

2018-02-25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 辽宁本溪 117000)

文化是情感的升华,是精神的载体,更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兼容文化的课堂,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提升育人成效,教学更具深度,引导教学实践朝着文化回归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用“文化”塑造人、教化人、熏陶人的教学革新观点,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渗透文化、运用文化、尊重文化,使其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然而,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仍然有教师因教学方法不当,育人思想滞后等问题,无法落实文化育人目标,为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思考其文化育人困境及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教学困境

首先,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加之小学德育并非重点教学课程,教师丧失教学方法创新激情,基本沿用说理疏导、口传心授、填鸭式等单一教学方法,在有限课时内面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使学生无法深切体悟德育文化内涵,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无法得到有机融合,影响学生德育素养培育成效。

其次,小学德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基于小学德育教育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充分应用课堂时间,教师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实践,不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缺失师生互动,使德育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无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展开自主学习,影响其德育文化体悟成效[1]。

最后,小学德育教学存在创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不当消极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逐渐明晰教学革新重要性,继而积极主动使用新型教学方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受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思想、文化素养等多方因素影响,使创新型教学方法未能发挥积极效用,无法带领小学德育进入文化育人范畴。

例如,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时,通常情况下会给学生10—20min进行分析与探讨,这虽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却无法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方向与该课程文化育人目标相契合,这主要是源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旦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盖过德育教育,则会使其浪费自主学习时间,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影响小学德育文化育人综合成效。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应灵活运用创新型育人方略,肩负德育教育引导者、文化传播者使命,与学生携手打造高效课堂落实文化育人目标[2]。

二、文化育人视野下带领小学德育教育走出困境的策略

通过对阻滞小学德育文化育人成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德育教育事业仍然有待新型教学方略,带领其走出教学困境,落实文化育人目标,提高德育教育成效,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1.提升小学德育教师文化修养及育人能力。文化教育无处不在,良好的文化教育如轻抚指尖的柔风,沁人心魄的甘泉,遮挡烈日一片阴凉,为此教师应摒弃平铺直叙、说理疏导等滞后性教学方法,提高自身育人能力,在新课改指引下积极学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为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奠定基础。教师应不断提高其文化修养,能在各类文化现象、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中找到契合小学德育教育的资源,充实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进入文化教育范畴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以“校园是我家”为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应避免用说教式语言,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免激发学生逆反心理,降低德育教育成效,为此教师可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思考若是满操场都是垃圾、废物,花草树木全都折断、枯死了学校会怎样,继而使学生对德育教育话题产生好奇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思考,其中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跟随教师进入德育教育视域的过程,不再清洁、美丽、安全、温馨的校园思细级恐,为此学生能直观体会到爱护校园重要性,同时教师应渗透校园文化及环境保护意识,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能以小见大在保护校园环境基础上,保护整个社会的环境,文化育人目标得以落实。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落实文化育人目标。小学生文化领悟力相对较低,为此德育教育工作需契合学生身心成长实况,使德育教育过程中渗透的文化内涵,更能被学生所接受,提高德育教育成效。例如,教师在针对低年级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可借助绘本如《不再害怕尝试》、《不怕被嘲笑》、《尝试和坚持》等,这些绘本内容精炼、画风清新、主体突出、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能调动学生德育素养自塑积极性,以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德育工作方略,拓展德育教育路径,使学生更能接受教育内容,凸显文化育人实践价值[3]。

3.营建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教师应从学生德育教育需求着眼,以文化育人为导向,以创新型教育方法为载体,营建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能在文化供养下,提高德育品格,提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以“爱国敬党”为主题开展“文化周”活动,该活动可分设以下几个模块: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黑板报,并进行评选,营建浓郁的文化育人氛围;二是组织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诠释“爱国敬党”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德育教育主体,提高人化育人成效;三是创设“爱国敬党”小剧场,引导学生通过改编历史事件创设剧本再现经典,其中有的学生在扮演董存瑞、黄继光等人物过程中深受感染,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敬佩之情,观看表演的同学有许多落下感动的眼泪,这些泪花是文化育人结晶,是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成功的收获,体现文化育人氛围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工作质量若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提升其文化修养,转变教学思想,丰富德育教育手段,营建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能参与到德育教育进程中,在落实小学德育工作目标同时达到文化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