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多重障碍聋生的课堂支持策略

2018-02-25

关键词:师者聋生同伴

(湖南省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长沙 410000)

一、情感支持策略

诚心以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多重障碍的学生虽然在智力、情绪、行为等方面有别于普通的学生,但他们在情感上的需求是一样的,甚至更强烈。因此,老师要想多重障碍的聋生适应课堂并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首先要得到孩子的信任。这一点对于接手新班级的老师尤其重要,不管是一位多么资深的教师,只要面对的是多重障碍的聋生,那么放下身段,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反之,就算是顶着至高无上的光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绘声绘色,这一切的语言和行为对于多重障碍的聋生来说都是无效的,是无效的教学。当然放下身段,不是低声下气,更不是毫无底线,个中尺度,老师要把握适度。这也在无形中对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1]

二、情境支持策略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点,对于多重障碍的聋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单纯的助听器或者是人工耳蜗,是完全不能满足多重障碍聋生在课堂上的需求的。相比单纯的听障学生,多重的聋生需要更多的辅助工具。例如,学生张红(化名):重度听力障碍、脑瘫造成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走路不稳,步伐成跃马式;手不能有力握笔),目前佩戴人工耳蜗,效果一般。那么这类的学生在课堂中,就需要更多的情境支持,比如换一把适合该生的椅子,让其坐得更稳当一点、舒适一点,那么课堂上坚持下来的时间自然就久一些;有条件的情况下,准备一个合适的握笔器,在教生字词的书写时,可以让握笔器辅助其进行书写,这一方面减少了他们在课堂中的无所事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多重障碍地聋生也就自然地适应了课堂。

三、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策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在聋生课堂中,由于学生听不见的原因,那么老师的个人魅力就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多重障碍的聋生,这就不仅仅是老师个人语言或教态的魅力,还需要有更多能吸引他们的武艺。那么现代信息技术自然是教师们完美的搭档。例如学生李九(化名):重度听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轻度脑瘫。那么在教学语文看图识字、看图说句时,教师便可采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采用图片和文字互相连线、带图片回家等方式,让这类学生上台动手连一连、找一找。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增加了此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在课堂中找到存在感。其次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分不同的关卡,既适合普通的聋生参加,又能适合多重障碍的聋生参加。例如数学课中,可以制作闯关课件,设置不同的难度环节,让愿意上台的同学扮演守关员,其他同学一起来闯关。这中间既可以让多重障碍的学生做守关员,也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多重障碍聋生的习题,让他们来闯关。从而可以轻松地让多重障碍聋生融入课堂。

四、同伴支持策略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多重障碍的聋生由于身体缺陷的原因,比普通的聋生更渴望友谊,渴望关爱。在课堂中,同伴的支持和鼓励会让他们更快更舒适地融入课堂。其次,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点对于多重障碍的聋生来说,更是重要。再者,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多重障碍的聋生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设计同伴支持的课堂教学活动,能更有效地延长多重障碍学生的课堂参与时间,提高课堂质量。[2]

五、家长支持策略

多重障碍的聋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容易自卑、焦虑、情绪控制力差,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因此,有时候,即使教师在课堂中做了许多的努力,可依旧没有办法让其适应课堂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建议家长陪同。家长的陪同会让小孩的胆量放大,行为放松,这有利于课堂的有效进行;其次是家长的陪同,可以跟进教学内容,进行课前课后的辅导,这也就增加了多重障碍聋生的自信心,更乐意地参与课堂活动。

六、医教结合策略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即使拥有十八般武艺,但也不是万能的。多重障碍聋生,原本就不是教育能改变的事情,在这些孩子进入校园之前,他们就已经属于病患,是需要医生和药物的。因此,进入校园后,有些孩子的药物是不能间断的,例如:听力障碍兼精神病学生。因此,作为多重障碍聋生的师者,不仅要有师者的专业知识,还要懂点医技之道。能根据不同障碍聋生的特点和程度进行不同的课堂教学设计,对症下药。

总而言之,多重障碍聋生的课堂教学既需要情感的注入,也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并且因人而异。培养他们较好的信心、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以平和的心态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多重障碍的聋生从生理到心理能够轻松、舒适地适应课堂。

猜你喜欢

师者聋生同伴
师者,值得人间敬爱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