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幼儿依恋行为

2018-02-25

关键词:爷爷奶奶小朋友幼儿园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幼儿园 江西九江 332900)

案例背景:

幼儿园开学季,孩子们笑着,闹着……一片热闹非凡。那独特的风景线当属新生颇多的小班了,孩子、家长、老师齐聚一堂,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此起彼伏,家长们难分难舍的眼神焦灼不安,老师们左手抱一个,右手牵一个,嘴巴还在不停地安慰站在面前不停唠叨:“我要回家”,“我要妈妈”,“给我打电话……”的孩子们。和蔼可亲的笑容里既透着爱意、苦口婆心的言语中又流露出疲惫……

个案表现:

炜炜小朋友的哭闹声,折腾劲是最让老师揪心的。每天早晨爷爷奶奶送他入园,他总是愁眉紧锁,老师主动将他从爷爷奶奶手里抱过来,这下可不得了,张开嘴就大哭,还动用了小手和小脚,对老师拳打脚踢,为了不让自己的宝贝孙子受委屈和哭闹,爷爷奶奶总是大半个上午陪着,在老师的劝说下,才狠心将炜炜交给老师。在爷爷奶奶放手的那一刻,他那折腾劲又来了,全然不顾老师的拥抱,“扑通”倒在地上,不停蹬这小脚,舞动着双手,“呜呜”地唱着属于他的歌曲,游戏活动不参加,中饭也不吃,午觉也不睡,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其他的孩子。

个案分析:

对3岁幼儿而言,刚入幼儿园,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会本能地产生不安全感,看着父母离去,幼儿会产生心理恐惧,认为“妈妈离开了,会再也看不见了。”或者认为“妈妈不要我了”,由于害怕与父母的分离而产生分离焦虑。每一个孩子到了3岁都要经受这一考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勇敢闯过关,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没有这样的依恋和焦虑行为,有的孩子在一周就可以适应,还有的需要一个月的适应期。倒是有的家长心太软,舍不得放手,还有的家长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哭哭啼啼,便于心不忍,三天打鱼两天网,反而延长了孩子的适应期。炜炜小朋友是在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关怀下成长,有很强的依恋行为,娇生惯养,性格倔强。

案例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一、与家长密切沟通

孩子上幼儿园、是迈入集体生活的第一步,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和信心。与炜炜爷爷奶奶谈心,告诉他们不仅宝宝要有入园的心理准备,作为长辈的他们同样也要有思想准备,宝贝在慢慢长大,温室里的花经不住风霜雨雪,做家长的你们要学会“狠心”和“放手”,宝宝上幼儿园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所以要欢天喜地地带孩子入园。当孩子抱着你的脖子央求“奶奶,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时,你首先不要掉眼泪,也不必许诺:“奶奶第一个来接你。”孩子对大人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你的不坚强会传染给他,更令他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可以妥协,不必中途来看望。必须天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

二、了解孩子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让炜炜克服依恋及焦虑情绪,向炜炜的家长了解孩子的自理能力怎样,有哪些习惯、爱好,告诉我们孩子的乳名等,我们心里有了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照顾和教育孩子,也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老师。告诉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不安的神情,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有关心你的老师,有许多一起玩耍的小朋友和好玩的玩具。

三、多和孩子聊天

家长和孩子聊聊他的午餐,聊聊其他的小朋友,强化孩子与幼儿园的积极联系。同时我们也积极在园以朋友和亲人的角色和孩子聊天。记得有一次午餐散步后,孩子们陆续走进午睡室,只有他还想依偎在老师身边。(为了不让他哭闹影响其他孩子午休,我们在前段时间已经给予他特权坐在老师身边,没有午睡)我想今天一定得让他有午睡的习惯,于是说:“每个宝宝都必须睡觉,睡觉才能长得高,才会越来越能干……”,一听见睡觉,他“哇”地哭喊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要打电话。”我说:“睡好了,妈妈和奶奶会第一个来接你回家。”他还是一个劲哭喊着,我拿起了电话,问:“炜炜小朋友,你妈妈QQ号吗”,他睁大眼睛,停止了哭声(现在的孩子对手机和电脑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说:“有”,“那毛老师就加你妈妈好朋友,我们和妈妈说话好嘛”,在孩子不知道QQ号的情况下,我任意点击我的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好朋友充当炜炜的妈妈和他进行语音聊天,效果可真好,炜炜在和“妈妈”交谈后主动要求睡觉了。那天起床后,我当着全班小朋友表扬他。在孩子离园时与他的妈妈说起了中午的事,他的妈妈欣慰地笑了,表示要和我一起来掩藏这个善意的谎言。

案例结果:

在家长配合,我们的精心呵护下下,炜炜坚持每天上幼儿园,经过近两个星期的教育,炜炜笑了,乐意上幼儿园,还帮助其他小朋友。家长很放心将自己的宝贝送到我们手中,我们也为孩子的一天天进步而感到自豪!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小朋友幼儿园
我的爷爷奶奶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爱“上”幼儿园
我的爷爷奶奶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