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思想政治学科素养:须变革学业评价方式

2018-02-25梁焱萍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意价值观学科

梁焱萍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西藏 林芝)

企业系统输出的终端产品是商品或服务,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把教育系统比作企业系统,学生学业就是教育系统输出的终端产品,对学校教育的结果——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评价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管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设施、教学、评价等,这众多的因素共同服务于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离不开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说明:“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之一是: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在当前课程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了八轮,教师培训从“国培”到“省培”到“市陪”,对各级各类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洗礼,可以说育人的教学载体和实施主体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唯独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导向作用的评价方式变化不大: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领头羊作用的中小学升学考试依然是传统的纸笔检测。传统的纸笔检测不仅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甚至成为教学改革中的“短板”,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本质上试图回答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学科素养是指经历了“特定的学习方式”后形成的学科知识、观念、思维模式和技能。学生核心素养总要依托一定学科课程而达到,学科素养是学生素养的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学科确定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素养就是要培养有政治立场、有思辨理性、有规则意识、有责任担当的智性的守法的负责公民。对某一学生来说,学习结果不是简单的、具体的、特定的,而是复杂的、抽象的、宽泛的。要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就必须把学生学习结果复杂的分解化、抽象的具体化、宽泛的细化。

一、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评价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

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03年版)》为例,在课程目标部分包含了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评价意义部分有对知识目标的评价,对能力目标的评价,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三方面的意义表达。可见,从静态来看,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是由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操作规范,更包含着个人进行社会参与时所蕴含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考评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要立足于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整体,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还要考查学生的情意状况。传统的纸笔测验一般擅长于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对学生实际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情感的测量则“爱莫能助”。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评价要求部分,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在高中阶段最具权威性、导向性的终结性评价的结业考试和升学考试都还是传统的纸笔测验,这种考评方式在评价学生情意方面的表现时就充分显露出了其不足和不能的缺憾。而表现性评价则比较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档案袋评价长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的全面性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范围。评价方式方法是为达成评价目标服务的,只有与评价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素养水平。如果评价方式选择不当,则可能使评价者获得的信息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素养水平,形成不当的评价。当这种评价结果发挥作用时,只能导向学生学业质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走向与教育目标指向相差的歧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价应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状况,不能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

二、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评价要求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

个体具有的知识、能力或技能、情意是内隐的。只有通过人为创设的或自然的特定情境,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使内隐特质体现出来,基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内隐特质作出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推测,才能把推测的“实然”表现与“应然”表现相对比来判定学生的素养水平。思想政治课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过程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活动过程中形成、内化,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外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考评应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产生的行为表现,特别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传统的纸笔测验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对事实信息、基本概念和简单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高品质的思维、人格的完善、情意等方面的考评则基本上是无效的。

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着的世界,随着个体自身实践的变化,在变化发展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政治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要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关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在考虑思想政治素养评价时,既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看成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还要把评价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要求评价方式更注重情意领域

在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情意领域的目标受到高度重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指品行、性格。恩格斯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都内在地包含着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情意目标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情意与思想形成后,它对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甚或说是决定作用。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时不仅仅只有认知、能力、技能在起作用,情意也在起作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认知、能力和情意是一体的,它们共同决定人的行为。情意领域的兴趣、动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对智力的发展起到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等多种作用。如果忽视情意领域的培养与评价,就会造成学生发展失去动力系统的支持,也很难发现制约学生发展的深层因素。加强对情意、思想领域的评价可以有效地落实教育目标,监督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要求评价方式侧重诊断、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不仅具有导向、督促、诊断、激励和发展等功能,还具有甄别、选拔等功能。基于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学业评价是为了督促、指导教育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其目的是诊断、激励和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为了保障人才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如果说在核心素养中只能选择某一类学科素养进行培养和考核,那首选的一定是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评价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评价的导向、监督、促进、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以促使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和优化。

“当前,评价驱动着教育。它是一股最为强大的力量,不但控制、主导着学校里的各种行为,而且抵制着任何试图超越标准框架和先前定义的变化。”评价存在的对教育教学的客观性导向作用在教育领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和学业质量评价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相互促进。

猜你喜欢

情意价值观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我的价值观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文字让情意轻舞飞扬
李忠宪:“绿叶”对“根”的情意
“超学科”来啦
心愿之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