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理论课基地院校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0)

为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针对性,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感知相结合以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9号)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一种独特的场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开展的重要平台,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中明确要求“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此,建立一批相对稳定、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也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重要平台与基础。[1]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1.基地建设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有效地遵循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条件。同时,基地建设也应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了解社会、探索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需要,建设一批深受大学生喜欢并能充分挖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基地。[2]

(2)特色性原则。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所在地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历史建筑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及创新创业资源等,富有区域资源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充分挖掘这些地域特色资源,建设一批让大学生触手可及、置身其中的实践教学基地,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运用。[3]

(3)双赢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共享学校、基地、政府及社会组织等的重要纽带与平台,要实现彼此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机制。高职院校有人力资源及学术专业优势,基地有实践平台优势,政府及社会组织有政策导向及服务资源优势,采取多方互动、合作共赢、各取所需的共建原则将是基地建设与维护的优选方案。

2.基地建设的分类

(1)德育类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德育类教学基地能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需求。德育类教学基地包括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爱国志士故居、法制教育基地等。此类教学基地一般以学生参观学习为主,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历史革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品德。

(2)改革类教学基地。随着改革开放迎来40年之际,改革开放所惠及的第一二三产业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改革开放典型地区如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园区、多元化服务行业企业的走访及调研,能让大学生接触到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成就与变化,感受到改革创新精神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变。

(3)服务类教学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让大学生在服务中了解社会、提升自己。服务类教学基地包括“三下乡”实践教学基地、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社区服务中心等,该类基地多为高职院校与当地的民政部门、妇联、工会、团委等合作共建,不定期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周边地区服务,具有安排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大学生志愿者也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4)校企类教学基地。该类教学基地主要依托高职院校各专业领域的实践、实习教学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建设,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致力于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接受企业文化、公德意识、职业涵养的熏陶,在实际锻炼中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3.基地建设的选择

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基地的选择首先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相匹配,能充分满足课程内容要求,并为课程实践要求服务,所以在选择基地前要进行深入调查,对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评估后,再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其次,基地的选择要从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优先考虑功能齐全、特色性强、可参与性、具备接待能力的基地,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元素增强基地的吸引力,发挥基地可持续服务的功能。最后,基地的选择应遵循就近原则,选择离高职院校距离近、学生方便前往的基地,如果基地离学校过远,校方会出于距离及学生安全的考虑而减少前往次数,让实践教学大打折扣。[4]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模式

无论是既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或是新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一律采用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共建”是指基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双方就基地的性质、内容布局、使用流程、合作方式与方法共同协商、按需操作、协调共进。基地共建能在实践的源头上作好布局与安排,双方须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职责与义务,让基地在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下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共享”是指双方的利益、效果共同分享,包括主体双方内部相关部门共同需求、目标指向的分享。高职院校的出发点是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基地的出发点是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能充分调动学校学生与师资的资源,并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解决基地一些实际的问题,提升基地的整体内涵。如针对目前大多数地方博物馆的反馈,博物馆不缺乏参观的学生人员,而需要地方高职院校通过组建项目及项目团队,协助博物馆针对某项活动调查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及数据统计,生成调研结果,而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项目实践的方式,用生动活泼的的方式与市民、博物馆工作人员、团队成员形成多向互动,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1.健全管理机制

建设科学、合理、规范、严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需要高职院校领导层面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成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专项领导小组,由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思政课教学机构共同组建。专项领导小组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充分的认识,对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全盘的布局,并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定期组织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听取思政课教学单位、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制定出适合本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案。[5]

2.规范制度机制

为让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常态性的发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需要规范相关的制度建设,让制度保障基地的规范化运行。实践基地的相关制度要求应遵循整个实践教学的制度体系,通过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实践内容制度、基地建设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基地建设的有效运作。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已有基地的维护、新建基地的开发等具体问题,由此,还要细化基地建设制度的相关细则,制定出已建基地的维护要求、待建基地的新增规范、新增基地的完善要求等具体的规章制度执行办法。

3.加强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费保障,其他专业课可以通过技术换资金、科研换资金的合作方式解决经费投入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与专业课相比,只能通过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才得以维护。高职院校应划拨出相应的专项经费,根据实践教学计划每年给予拨款,并实行基地建设专款专用、不予挪用,定期还要针对经费的使用作监督检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向的是全校学生,基地建设的数量及运行所需的费用是高职院校专项经费无法满足的,可通过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机构共同合作的方式筹集部分经费。

4.完善评价机制

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育人功能,必须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可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基地建设的功能、基地建设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首先,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应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需要,符合实现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其次,基地的建设要发挥基地自身的教育功能,可从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的方面进行检验;最后,基地建设是否达到预期双方互惠互利的效果,包括师生通过基地实践是否有所收获,基地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基地建设是否产生了社会效益等都可作为评价项目。

猜你喜欢

理论课基地院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